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3 21:4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设计
课题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法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过程和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表格归纳总结,认识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及其影响;搜集有关清朝文字狱的故事,理解文化专制对清朝社会的影响,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史料研读、合作探究,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和感悟分析,认识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重点
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
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清朝时期与徽商齐名商帮是?
(2)请列举清朝时期著名的商业城市。
(3)请你简要分析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导入新课
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泄露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你知道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什么吗?
学生齐读诗歌,体悟情感。
倾听,思考
渲染气氛,放松学生心情。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军机处设立的目的与职责
2.知道大兴文字狱的史实,掌握清朝实行文化专制的目的、表现和危害
3.了解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4.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及清朝实行该政策的原因、表现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材料分析:
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思考:(1)请结合教材说说军处处设立的背景。
教师提示:清初,沿用明朝的官制,在中央设立内阁和六部,但保留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严重阻碍了中央集权
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怎样的权力,它对皇权有威胁吗?
教师总结: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它不仅使内阁形同虚设,最主要的是它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相关史料——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
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分析:(1)军机处的职责有哪些?
(2)军机处的设立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期索性被撤销。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军机处的设立有何影响?
教师提示: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辩论台——
关于军机处的设立,有以下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观点?以组为单位交流,并在全班汇报。
观点A: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观点B: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
教师提示:军国事务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和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有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扼杀了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
目标导学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出示文字狱示意图,给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问题?
什么是文字狱?
教师提示: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案
清朝设置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
2.相关史料——
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
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思考:(1)文字狱的设置有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请列举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
教师提示:秦朝——焚书坑儒……
目标导学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史料分析: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分析:(1)请简要分析当时社会矛盾产生的背景。
教师提示: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场上贿赂成风,结党营私……
(2)想一想,吏治的腐败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社会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过渡:出示君臣对话图:这体现当时的什么政策?
目标导学四:闭关锁国政策
阅读教材,分析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
教师提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根本原因)
小组讨论:闭关锁国的措施有哪些?
教师总结:(1)顺治时期
颁布“禁海令”,还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
(2)清朝在台湾设立建制后
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做出严格限制
(3)1757年
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知识拓展:
中西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
18世纪时,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市场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迫切需求。英国殖民者在控制了印度等地以后,更加垂涎富饶的中国,因此他们积极要求开放中国的市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而当时的中国,仍处在封闭的状态中,以农业为主的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中,此消彼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分析:(1)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它有何影响?
教师提示: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拓展延伸:
联系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提示:吸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教训,应广泛与世界各国交往。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如:康熙帝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南书房……
学生举手汇报,如: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学生总结:就是说军机大臣的任务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小组讨论后汇报,如: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被撤销……
学生尝试进行辩论,如:军机处的设立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它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学生读图,结合教材分析,如:文字狱。
学生交流,如:文字狱是为了加强专制,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尝试交流,如:明朝——八股取士;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教材分析,如:各级官吏,敲诈民众;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读图并思考。
学生分析原因,如: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学生交流如: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并回答,如: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
明确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读和小组交流,初步感知本节主要内容,便
于下面教师进行讲解。
在介绍军机处设立及职现作用时,采用材料分析的方法,利用真的军机处史料,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军机处的职责及作用。
关于军机处的评价,采取辩论的方式来理解,旨在通过辩论,使学生对军机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展示当时文字狱的图片,使当时的时代背景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自然的引出文字狱及其目的。
通过《四库全书》的史料,使学生加深对文字狱影响的理解。
在介绍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时,通过大家熟知的和珅弄权史料,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当时社会矛盾产生的背景。
引出下一目内容。
在介绍闭关锁国的措施环节时,对于重点知识——根本原因,教师适时进行提示并强调;
请学生归纳闭关锁国的措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知识拓展,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中西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从而自然地引出闭关锁国的影响及评价。
复习巩固
1.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光绪
2.下列有利于加强我国古代封建君主集权的措施是
(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 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3.清朝初年,掌握实权的是(???)
A.内阁??
?B.六部?C.议政王大臣会议???D.宦官
4.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的事件是(

A.清军雅克萨之战
B.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29条
C.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
D.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5.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被迫开放五处通商
C.坚持重商抑农政策
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萌芽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以组为单位交流。
通过复习巩固环境,检测本节课的教与学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了解了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理解了清朝实施文字狱的影响及闭关锁国政治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我们要认识到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板书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