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第一周周末作业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
如下图,分别在A、B、C三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力的作用点B.
力的大小C.
力的方向D.
力的三要素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如图所示,队员们拿着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向前直冲。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龙舟B.
水C.
运动员D.
船桨
以下关于力的概念中,不正确的是
A.
力不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B.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C.
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D.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下列事例中,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A.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B.
将铅球从手中抛出,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C.
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能够向上跳起D.
火箭升空时需向下喷出燃气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力的现象的描述,其中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A.
图甲,穿着旱冰鞋的小红用手向前推墙后,她由静止开始向后退
B.
图乙,分别在A、B、C三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在A处更容易将门推动
C.
图丙,在两个靠的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松手后两个小车都向后退
D.
图丁,人坐在小船上,用力向前推开另一艘小船,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B.
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
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盘面垂直
D.
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增加一倍,它的长度增大一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
蹦床比赛中,运动员站在蹦床上时,蹦床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蹦床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能促进运动员向上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站在滑板上的张明用力推墙,结果张明离墙而去。这说明张明和墙发生了力的作用。如果以张明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
,受力物体是______
。
心肺复苏是有效的急救手段。在胸部按压时对施救的位置要求非常准确,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
有关;按压时双臂须伸直,下压程度至少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
唐代杜甫诗中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吹起茅草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这个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
。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一根弹簧原长10cm,把它竖直挂在支架上,在下方挂重的钩码,弹簧长度为11cm,如果撤去钩码,改用的力沿竖直方向向下拉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变为______
cm,钩码受到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钩码对弹簧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
实验表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形变伸长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叫弹簧的劲度系数,该规律称为胡克定律。一根原长4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为8N时,长度变为6cm。则当弹簧长度变为11cm时弹性限度范围内,其所受拉力是______
。
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按吹起的气球,气球发生______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这时手会感觉到气球对手有一个______的作用,以上事例还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
15在图中,请画出物体受到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推力F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小华用绳拉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请画出绳对小车拉力F的示意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B
【分析】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的应用,会判断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属力学基础题。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用船桨奋力向后划水时,水也给船桨一下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带动船前进,故使龙舟向前直冲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故选B。
3.【答案】D
解:A、力不能离开物体独立存在,至少有两个物体,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故B正确;
C、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两个磁铁不接触也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
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放在墙角的篮球与竖直墙壁之间就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正确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要产生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力分接触力与非接触力;力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考查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力分接触力与非接触力,注意天平是测量物体的质量的,而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
4.【答案】B
【试题解析】
解:
A、手和脚向后划水,同时水也会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使人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将铅球从手里抛出去,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符合题意;
C、人跳高时,要向下方蹬地,同时地面也会给人向上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
D、火箭向下喷出燃气,火箭对燃气有一个向下的推力,同时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上的推力,从而使火箭升空,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5.【答案】B
解:
A、穿旱冰鞋的女孩小红用手推墙,她在推墙时会感到墙在推她,她自己也会后退,因为手给墙施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符合题意;
C、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产生的力使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三要素这两个知识点,该题所举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学会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6.【答案】D
略
7.【答案】形变;?
运动状态
解:运动员对蹦床施力的时候,蹦床会发生弯曲,蹦床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蹦床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将运动员弹起,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形变;运动状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答案】墙?
张明
解:张明用力推墙,结果张明离墙而去,如果以张明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墙,受力物体是张明。
故答案为:墙;张明。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可解答此题。
9.【答案】力的作用点?
形状
解:
在胸部按压时对施救的位置要求非常准确,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按压时双臂须伸直,下压深度至少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点;形状。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被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通过心脏复苏考查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体现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0.【答案】风?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风吹起茅草,对于茅草,施力物体是风,茅草受到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生活现象,体现了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11.【答案】;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弹簧测力计的知识。
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该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解答】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其分度值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故答案为:;。
12.【答案】15?
弹簧?
钩码
解:在弹簧下方挂重的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用拉弹簧时,拉力是的5倍,因此弹簧的伸长量也应该是1cm的5倍,为5cm,因此弹簧的长度变为;
弹簧下挂钩码,钩码受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钩码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中钩码受弹簧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而钩码对弹簧的弹力的施力物体钩码。
故答案为:15;弹簧;钩码。
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明确第二次弹簧所用拉力是第一次的几倍,弹簧的伸长也应该是第一次的几倍;
根据题目中的实际情况做好受力分析。
在解有关弹簧伸长与拉力关系的题目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弹簧的伸长”与“弹簧的长度”的不同,然后根据弹簧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关系进行推算。
13.【答案】28N
解:原长为,
受到的拉力时,弹簧长为,
则8N的拉力伸长,
根据知,
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长度变为时,伸长量,
所以拉力。
故答案为:28N。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制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14.【答案】弹性?
弹力?
相互
解:小明用力按吹起的气球,气球发生弹性形变,这时手会感觉到气球对手有一个往外鼓的作用,即受到了弹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弹性;弹力;相互。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撤掉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是弹性形变。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题考查形变类型的判断和力的作用,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解:过物体重心,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并注明,如图所示:
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16.【答案】如图所示
第6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