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分数
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教学的,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学生记住和应用算法也不难。但是,理解为什么可以分子相乘作积的分子、分母相乘作积的分母,却很不容易。教学中充分发挥图形直观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推理,探索计算法则,体会算法的合理性。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练习。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先教学分数乘分数的算法,然后将分数乘整数作为分数乘法的特殊情况,纳入分数乘分数的算法中,形成更有概括性的计算法则。
学生在例4中首次接触分数乘分数,需要感知它的意义和算法。例题先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它的1/2,再画斜线分别表示1/2的1/4和1/2的3/4,让学生在直观图上体会数量关系,明白1/2的1/4和1/2的3/4都把1/2作为单位“1”,把1/2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和3份。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列出算式,感悟运算的含义,同时借助直观看出结果。例题依次安排三项教学活动:第一项活动是分别说出两个长方形里画斜线部分各占1/2(涂色部分)的几分之几,引出新的数量关系。学生能够看出每个长方形里都把1/2平均分成4份,斜线画了其中的1份和3份,得出这样的1份是1/2的1/4,这样的3份是1/2的3/4,发展了对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认识。第二项活动根据1/2的1/4、1/2的3/4列出相应的算式。例题要求每个长方形里画斜线部分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数学问题分别是1/2的1/4是多少、1/2的3/4是多少。根据初步的分数乘法概念,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推理得出1/2的1/4可以用1/2×1/4计算,1/2的3/4可以用1/2×3/4计算。学生在写两道乘法算式时,体会“一个数”不仅可以是整数,而且可以是分数,这就进一步完善了分数乘法的概念。第三项活动从图画里看出两道算式的积。因为1/2的1/4是长方形纸的1/8,1/2的3/4是长方形纸的38,所以1/2×1/4=1/8、1/2×3/4=3/8。在看图写出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分子相乘的得数是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得数是积的分母。
例5继续研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材直接给出两道算式2/3×1/5、2/3×4/5,还在两个长方形里涂色表示了2/3。第一项学习活动在长方形里画斜线,以得出两道算式的积。画斜线前应该先想乘法算式的意义。算式2/3×1/5是求2/3的1/5是多少,要把表示2/3的那个涂色部分平均分成5份,并用斜线画出其中的1份。这1份刚好占长方形的2/15,所以2/15就是2/3×1/5的积。类似地,2/3×4/5是求2/3的4/5是多少,要把表示2/3的涂色部分平均分成5份,用斜线画出其中的4份,由此得到2/3×4/5的积是8/15。第二项活动要求在教材里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积,感受积的分子是两个乘数分子的乘积,积的分母是两个乘数分母的乘积。
例4和例5都是教学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它们的教学线索不同,学生的认知程度也不同。学生在例4中经历“看图——写式——求积”的过程,感受“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可能性;在例5中通过“看式——画图——求积”体验“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合理性。两道例题都让学生感受分数乘分数的算法,有助于他们形成计算法则。
【学习目标】
1.学生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分数式题。
2.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观察、比较、猜想、验证、抽象、概括、归纳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活经验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一起来看。
8米的是多少米? 12升的是多少升?(学生口答列式)
2.追问:为什么这两题都用乘法计算?
指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二、直观演示,建立模型
1、教学例4。
(1)提问:这是一张长方形纸,如果把这个长方形纸看作单位“1”,涂色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提问:如果把其中的一份平均分成4份,再在一格里画上斜线,画斜线的部分占的几分之几?()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再次追问:这里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示:
明确:是呀,画斜线的部分占的。
(2)提问:这是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如果在这里画上斜线,画斜线的部分占的几分之几?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示: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再次追问:这里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明确:是呀,画斜线的部分占的。
(3)思考:那的和的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你能列出算式并看图写出结果吗?在书上34页例4自己写一写。
汇报: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结果是多少?(根据学生列式板书:×=)
追问:为什么用乘法?结果为什么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汇报: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你是怎么列式的,结果又是多少?
根据学生列式板书:×=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交流,知道了的是,的是,我们发现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2、教学例5。
出示:根据乘法算式在图中画斜线表示计算结果,再填空。
×= ×=
提问:×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引导:你能在图中分别表示出的和的各是多少吗?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例5,先在图中画斜线表示结果,再完成填空。
汇报: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结果是多少?
3、引导归纳。
(1)提问:观察例4、例5中每个算式和它们的计算结果,你认为分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交流: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4、完成“试一试”。
(1)做“试一试”第1题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说明: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通常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2)做“试一试“第2题
出示:请用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 4×=×=
学生尝试解答。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又是怎么想的?
质疑: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乘整数吗?为什么?
小结: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分数乘整数也可以看成分数乘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整数。
三、巩固练习,运用模型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看图说说算式的意思,并说说可以怎样算?
明确: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完成练习六第1题
先读题,然后在图中表示出来,列式计算。
交流:你是怎样在图中表示的?说说你的想法。
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
说明:计算的结果和图上表示的相同,说明在计算分数乘分数时,要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完成练习六第3题
提问:这两题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追问:在计算分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4、做练习六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提问:比较每组两道题,想一想,分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整数要和分母约分,分数和分数相乘时,分子、分母要分别相乘,而同分母分数相加,只要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作业:练习六第2、5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