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侵略与反抗史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2、3课,第二单元5、7课(1课时)
课标要求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学习目标
1、列举近代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名称、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影响、两次农民反抗运动的名称。
2、准确说出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目的、罪行、反侵略爱国将领;简述《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3、列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建都、全盛、由盛转衰、失败的标志事件;准确说出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抗争事例、结果、性质。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一 (检测目标1)
2.完成任务二 (检测目标2)
3.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列强的侵略史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史,侵略史由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组成;反抗史由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官兵的反抗斗争和两次农民运动组成。
2、本单元以选择题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复习情况。
学习过程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1、3、5、7课和时间轴,列举近代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名称、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影响、两次农民反抗运动的名称。(指向目标1)
任务二:1、阅读教材第1、3、5、7课和表格,准确说出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目的、罪行、反侵略爱国将领。(指向目标2)
2、阅读教材第1、3、5、7课和表格,简述《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指向目标2)
任务三:1、阅读教材第2课和线索图,列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建都、全盛、由盛转衰、失败的标志事件。(指向目标3)
2、阅读教材第7课和问题,准确说出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抗争事例、结果、性质。(指向目标3)
当堂检测
1.(2020.滨州中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 (检测目标2)
A.虎门销烟 B.武昌起义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2.(2018.白银中考)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中说:“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该材料描述的是( ) (检测目标1)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20.云南中考)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国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检测目标2)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2020.齐齐哈尔中考)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 ) (检测目标3)
A.洪秀全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
5.(2020年·自贡中考)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检测目标3)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近代探索史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7课,第三单元8——11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1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
1、列举近代化探索的四个事件的名称,准确说出洋务运动创办军事、民用企业的名称,简述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准确说出戊戌变法的序幕、口号、时间、代表人物、维新团体及报刊、影响;准确说出兴中会、同盟会成立的相关知识;列举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代表人物、旗帜、主要内容、地位,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一 (检测目标1)
2.完成任务二 (检测目标2)
3.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史,探索史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组成,中国人先学习西方的技术(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的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学习西方具是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特点。
2、本单元以选择题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复习情况。
学习过程
任务一:1、阅读教材第4、7、9、12课和时间轴,列举近代化探索的四个事件的名称。(指向目标1)
阅读教材第21页和表格,准确说出洋务运动创办军事、民用企业的名称。
阅读教材第22页,简述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指向目标1)
任务二:1、阅读教材第6课和表格,准确说出戊戌变法的序幕、口号、时间、代表人物、维新团体及报刊、影响。(指向目标2)
2、阅读教材第39—41页和表格,准确说出兴中会、同盟会成立的相关知识;(指向目标2)
3、阅读教材第44、46页和表格,列举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指向目标2)
4、阅读教材第45页,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指向目标2)
任务三:1、阅读教材第56—58页和表格,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代表人物、旗帜、主要内容、地位。(指向目标3)
2、阅读教材第58页,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指向目标3)
当堂检测
1.(2018年.青岛中考)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 (检测目标1)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2.(2020年.潍坊中考)梁启超提出:“三代(夏商周)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其意图是( ) (检测目标2)
A.振兴洋务 B.倡导变法 C.批判孔教 D.维护共和
3.(2020.台儿庄模拟)如图所示报刊于1905年11月创刊于东京,它是哪一个组织的机关报( ) (检测目标2)
A.强学会 B.兴中会C.同盟会 D.华兴会
4.(2019?泸州中考)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检测目标3)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