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17.壶口瀑布
zhù
gǔ
chán
sǎng
chěng
wō
jìn
zhá
诫
霎
霭
迂
zhá
yà
gá
è
jié
铸造
踌躇
田畴
D
【解析】D.“勇往直前”的意思是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常用作褒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河南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B.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解析】A.缺少主语,去掉“由于”或“使”;C.搭配不当,应把“探询”改为“探索”;D.语序颠倒,应该把“推广”和“通过”调换顺序。
B
5.(原创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
开封__①__因黄河而兴起,鼎盛时期成为世界级的繁华大都市,__②__因黄河多次被淹没于滚滚泥沙之中。__③__,他们用奉献传承精神,在长达70年的岁月中,默默坚守在黄河岸边,让黄河成为岁岁安澜的平安河和景美岸绿的幸福河。
(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既 ②也 B.①不但 ②而且
C.①虽然 ②但是 D.①尽管 ②还
A
(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分)
示例:于是产生了这样一批“守黄人”
shà
è
(2)依次填入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震 ②隧 ③倾
B.①震 ②邃 ③顷
C.①振 ②邃 ③倾
D.①振 ②隧 ③顷
B
2.综合性学习。(共10分)
某班拟开展“走近母亲河——黄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根据你对“黄河精神”的理解,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耸峙的奇峰,曾经阻挡过你决胜千里的蹄踏,是你挥舞怒涛的巨斧,凿开通往天堑的道路。
示例:逶迤的峻岭,曾经阻挡过你震天撼地的嘶鸣,是你扬起飞瀑的利刃,劈开锁住关峡的门闸。
(2)认真观察漫画《黄河纤夫》,描述漫画的内容,然后谈谈你的感受。(4分)
内容:黄河的河床完全干涸、龟裂,纤夫们把圆木放在船下,在河床上拉着船前行。感受:漫画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黄河断流的忧虑,告诉我们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3)保护黄河是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请针对黄河污染严重这一生态危机,写一则公益广告,并说明创作理由。(4分)
广告示例: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 理由示例:以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比作母亲,激发亲情意识,从而让人们更关爱黄河。
壶口的黄河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是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王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①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作者:肖铁。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3.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2分)
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进而阐述观点: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4.第④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4分)
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
5.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顺序: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
6.第⑧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①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②壶口的黄河激流澎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③壶口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