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芳香烃 同步提升【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3 芳香烃 同步提升【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04 15:2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芳香烃
1.下列事实中能充分说明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不含有一般的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的是(
)
A.苯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C.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2.苯有多种同系物,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则它的名称为(
)
A.2,4-二甲基-3-乙基苯
B.1,3-二甲基-2-乙基苯
C.1,5-二甲基-6-乙基苯
D.2-乙基-1,3-二甲基苯
3.下列关于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A.甲苯通过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甲苯燃烧时产生浓烈的黑烟
D.1
mol甲苯可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4.苯的同系物,在溴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代物的是(
)
5.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
B.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点燃这种液体,然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D.先加足量的酸性髙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6.分子式为的芳香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烟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反应④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发生加成反应,因为苯分子中含三个碳碳双键
8.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原理为。在生成和纯化硝基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9.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被称为“隐形杀手”,这是因为涂改液里主要含有二甲苯等烃类物质,长期接触二甲苯会对血液循环系统产生损害,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综合征(白血病的前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B.二甲苯和甲苯是同系物
C.二甲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1
mol二甲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
10.美国马丁·卡普拉斯等三位科学家因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们模拟出了1,6-二苯基-1,3,5-己三烯的分子模型,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化合物属于芳香烃,官能团为碳碳双键
B.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1
mol该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最多能与3
mol
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11.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溴苯
密度/
0.88
3.12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_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
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③向分液分离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25
mL
B.50
mL
C.250
mL
D.500
mL
1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为,该反应在温度稍高时会生成间二硝基苯,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溶解性

5.5
80
0.88
难溶于水
硝基苯
5.7
210.9
1.205
难溶于水
间二硝基苯
89
301
1.57
难溶于水
浓硝酸
-42
83
1.4
——
浓硫酸
10.4
338
1.84
——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及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100mL烧杯,将20mL浓硫酸与18mL浓硝酸配制成混合酸,将混合酸小心加入B中;
②把17.73mL(15.6g)苯加入A中;
③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合酸,边滴边搅拌,混合均匀,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将反应液冷却计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5%的NaOH溶液、水洗涤并分液;
⑤向分出的产物中加入无水颗粒,静置片刻,然后倒入蒸馏烧瓶,弃去,进行蒸馏纯化,收集205~210℃的馏分,得到纯硝基苯18.45g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混合酸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所得到的硝基苯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B
解析:无论苯的结构中是否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一元取代物都无同分异构体,所以不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A错误;若苯的结构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两种(即取代在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和取代在碳碳单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两种情况),但实际上无同分异构体,所以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B正确;无论苯的结构中是否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都无同分异构体,所以不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C错误;无论苯的结构中是否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都无同分异构体,所以不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D错误。
2.答案:B
解析:以苯为母体,将苯环上最简单的取代基(甲基)所连的碳原子编号为“1”,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编号,尽量使取代基位次和最小,B正确。
3.答案:A
解析:苯与硝酸在50~60℃下反应生成硝基苯,甲苯约在30℃下就能与硝酸反应生成邻硝基甲苯或对硝基甲苯,继续升高温度可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甲苯比苯容易发生取代反应,所以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故A符合题意;甲苯可看作是中的1个H原子被取代,苯、甲烷不能被酸性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甲苯能被酸性溶液氧化为苯甲酸,苯环未变化,侧链甲基被氧化为羧基,说明苯环影响甲基的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燃烧产生浓烟说明甲苯含碳量高,不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苯和甲苯都能与发生加成反应,体现的是苯环的性质,不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苯的同系物,在溴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溴原子主要取代烷基邻、对位的氢原子。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代物的是而,一溴代物种类均不止一种,D正确。
5.答案:B
解析: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发生甲苯的硝化反应,但甲苯少量,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现象,难以证明甲苯是否存在,A项错误;先加足量溴水,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混有甲苯,B项正确;二者均可燃烧,点燃这种液体,然后观察火焰的颜色,无法确定甲苯是否存在,C项错误;己烯和甲苯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髙锰酸钾溶液褪色,再加入溴水无法确定甲苯是否存在,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分子式为的芳香烃,当只有一个支链时,该支链为正丙基或异丙基,有正丙苯和异丙苯2种结构;当有两个支链时,支链为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有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当有三个支链时,三个支链均为甲基,有连三甲苯、偏三甲苯和均三甲苯3种结构,共有8种结构,故选D。
7.答案:B
解析:反应①苯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的密度大于水,A项错误;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烟,B项正确;反应③为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硝基苯是烃的衍生物,C项错误;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所含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装置A为制备硝基苯的装置,Δ项错误;本实验无需灼烧固体,B项正确;洗涤产品时需进行分液,C项错误;分离沸石和干燥产品后分离出干燥剂可用到过滤,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二甲苯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三种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二甲苯和甲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个一个原子团,所以它们是同系物,故B正确;苯环及与苯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二甲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C正确;二甲苯的分子式为,
1
mol二甲苯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故D不正确。
10.答案:AD
解析:该物质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且只含C、H两种元素,属于芳香烃,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故A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故B错误;其结构中只有碳碳双键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1
mol该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最多能与3
mol
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苯环上的H原子可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加成反应,故D正确。
11.答案:(1)HBr;吸收HBr和
(2)②除去HBr和未反应的;③干燥粗溴苯
(3)苯;C 
(4)B
解析:(1)
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溴化氢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小液滴,故装置a中有白色烟雾产生;装置d中装有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HBr和。
(2)②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HBr和,生成易溶于水的盐,所以用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HBr和未反应的。
③无水氯化钙作干燥剂,干燥粗溴苯。
(3)苯与溴苯互溶,经过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无法除去苯,所以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苯;苯与溴苯互溶,可以根据苯与溴苯的沸点不同,用蒸馏法分离,故选C。
(4)根据题意,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液溴滴完后,又向a中加入10
mL水,此时a中液体总体积接近30
mL,故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50
mL。
12.答案:(1)分液漏斗;冷凝回流
(2)不能;容易发生液体飞溅
(3)水浴加热
(4)洗去残留的NaOH及生成的钠盐
(5)75%
解析:(1)B为分液漏斗,C为冷凝管,苯与浓硝酸都易挥发,则C起冷凝回流作用,提高原料利用率。(2)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如将浓硝酸加入浓硫酸中,浓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大量的热释放不出来,可能会导致液体飞溅。(3)反应在50~60℃下进行,低于水的沸点,可以利用水浴加热。(4)第一次水洗除去浓硫酸、浓硝酸,再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溶解的少量酸,第二次水洗除去未反应的NaOH及生成的钠盐。(5)苯完全反应生成硝基苯的理论产量为,故硝基苯的产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