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章末整合提升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性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向溴乙烷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
C.均为正四面体结构
D.苯的邻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完全相同
2.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物;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乙烯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
3.下列氯代烃中不能由烯烃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得到的有(
)
A.氯代环己烷
B.2,2-二甲基-1-氯丙烷
C.2-甲基-2-氯丙烷
D.2,2,3,3-四甲基-1-氯丁烷
4.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属于乙烯的同系物
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5.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弱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源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化烷具有酸性
6.在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可能是(??
)
A.14
B.18
C.20
D.24
7.已知:等都属于离子型化合物;碳化钙和水发生反应制备的方程式如下:。请通过制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
A.水解生成乙烷
B.水解生成丙烷
C.水解生成丙炔
D.水解生成乙烯
8.某气态烃0.5
mol能与1
mol
HCl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
mol
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
A.
B.
C.
D.
9.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一种具有潜力的纳米电子学材料—石墨炔,图中丁为它的结构片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分子中的6个溴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
B.丙的二氯代物有2种
C.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石墨炔和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10.某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其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6
B.分子中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7
C.分子中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6
D.分子中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4
11.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2.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有3种杂化轨道类型的碳原子
B.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4
C.分子中的苯环由单双键交替组成
D.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两种产物
13.一硝基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一硝基甲苯(包括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
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混酸);
②在三颈烧瓶里装15
mL甲苯(密度为);
③装好其他药品,并组装好仪器;
④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混酸,并不断搅拌;
⑤控制温度,反应大约10
min至三颈烧瓶底部有大量液体(淡黄色油状)出现;
⑥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一硝基甲苯共15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在30℃左右,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产生等副产品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简述配制混酸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3)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进水口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甲苯与混酸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离产品方案如下:
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经测定,产品2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峰,它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一硝基甲苯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2-甲基-1,3-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甲基-1,3-丁二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①完全加成所得有机产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生1,2-加成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发生1,4-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B为含有六元环的有机化合物,写出2-甲基1,3-丁二烯与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
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填序号)。
A.加成反应
B.氧化反应
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
(4)X的分子式为,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X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聚丙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溴乙烷和硝酸银不反应,无法生成淡黄色沉淀,故B错误;甲烷和四氯化碳都是正四面体结构,由于CF键、CCl键的键长不同,是四面体结构,但不是正四面体结构,故C错误;苯的邻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键都相同,故D正确。
2.答案:C
解析: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氯代物,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乙烯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烷,使得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属于加成反应;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属于加成反应,B不符合题意。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水蒸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C符合题意。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褪色,属于萃取;乙烯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溴水褪色,D不符合题意。
3.答案:BD
解析:烯烃与氯化氢加成,产物中与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必有氢原子,B项,2,2-二甲基-1-氯丙烷[结构简式为]中2号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故不可能通过烯烃与HCl加成直接得到;D项,2,2,3,3-四甲基-1-氯丁烷[结构简式为]中与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故无法由烯烃与HCl加成直接得到。
4.答案:D
解析:根据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故A项错误;分子中含有连有3个碳原子的饱和碳原子,这4个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故B项错误;该物质含有2个碳碳双键和碳环,与乙烯的结构不相似,故C项错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饱和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可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呈无色,A正确;水与钠的反应比乙醇与钠的反应剧烈,所以乙醇分子中的氢比水分子中的氢的活性小,B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和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C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甲烷和HCl,其中HCl溶于水显酸性,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D错误。
6.答案:C
解析:在分子中,左侧甲基中C原子处于苯中H原子的位置,通过旋转碳碳单键,甲基可以有1个H原子可处在苯环平面内,苯环平面与碳碳双键所在平面可以重合,乙炔是直线形结构,所以最多有12个C原子(苯环上6个、甲基中2个、碳碳双键上2个、碳碳三键上2个)共面。所有碳原子共平面时,两个甲基上分别有1个氢原子可能在该平面上,苯环上4个氢原子和双键上2个氢原子一定在该平面上,得到可能共平面的原子总计有20个,故选C。
7.答案:C
解析:等都属于离子型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类比与水的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得,所以另一种产物为,A项错误;与水反应生成,根据原子守恒得,所以另一种产物为,B项错误;与水反应生成,根据原子守恒得,所以另一种产物为,C项正确;与水反应生成LiOH,根据原子守恒得,所以另一种产物为,
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0.5
mol烃能与1
mol
HCl加成,说明烃分子中含有1个键或2个键,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
mol
完全取代,说明0.5
mol氯代烃中含有3
mol
H原子,因有1
mol
H原子是加成上去的,则0.5
mol烃分子中含有2
mol
H原子,即1
mol烃分子含有4
mol
H原子,并含有1个键或2个键,符合要求的为,C正确。
9.答案:AB
解析:苯环为平面结构,故甲分子中的6个溴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A项错误;丙分子中只有6个碳碳三键端碳上的氢原子可被氯原子取代,且这6个氢原子等效,类比苯环上二氯代物有3种结构,可知丙的二氯代物有3种,B项错误;丙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正确;石墨炔和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D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双键碳原子和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三键碳原子和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则分子中,1、2、3、4、5、6号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1、2、3号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直线上,
A正确。
11.答案:D
解析:在溴化铁催化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气体,烧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在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既便于混合液流下,又可避免a中因压强过大发生危险,A正确;苯与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而且溴易挥发,挥发出的溴蒸气被b中四氯化碳吸收,故b中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B正确;难溶于四氯化碳的溴化氢由b中逸出,c中碳酸钠溶液用于吸收溴化氢,防止污染空气,倒置漏斗既能加快吸收溴化氢,又能起防倒吸作用,C正确;反应后的混合液主要含有生成的溴苯、未反应完的液溴和苯,可先加稀碱溶液除去液溴,再通过水洗除去水溶性杂质,后经干燥、蒸馏即可得到溴苯,D错误。
12.答案:A
解析:该分子中甲基碳原子为杂化,苯环碳原子为杂化,三键碳原子为sp杂化,A项正确;苯环为平面形结构,乙炔为直线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甲基中有1个H原子可与苯环共平面,则该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5,B项错误;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
C项错误;因没有指明反应条件,不能确定取代产物的种数,
D项错误。
13.答案:(1)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
(2)取一定量浓硝酸于烧杯中,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球形)冷凝管;a
(4)
(5)蒸馏;邻硝基甲苯
(6)7.5%
解析:(1)因为甲苯可以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或三硝基甲苯,则温度过高,会产生二硝基甲苯或三硝基甲苯等副产物。
(2)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时应将浓硫酸加入浓硝酸中,具体过程为取一定量浓硝酸于烧杯中,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仪器A为(球形)冷凝管,从a口进水。
(4)甲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30℃下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和水,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5)分离互溶的有机化合物,应利用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有机混合液中主要有甲苯、邻硝基甲苯、对硝基甲苯,其中邻硝基甲苯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
(6)甲苯的质量为,根据方程式分析理论产生的一硝基甲苯的质量为;则硝基甲苯的产率为。
14.答案:(1)①2-甲基-1,2,3,4-四溴丁烷
②(或)
③
(2)
(3)AB
(4)
解析:(1)①2-甲基-1,3-丁二烯与溴水完全加成所得产物为,名称为2-甲基-1,2,3,4-四溴丁烷。
②2-甲基-1,3-丁二烯与溴水发生1,2-加成所得产物为(或)。
③2-甲基-1,3-丁二烯与溴水发生1,4-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甲基-1,3-丁二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含有六元环的有机化合物,则B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故AB正确。
(4)根据信息,2-甲基-1,3-丁二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和
HCOOH(HCOOH可以继续被氧化为二氧化碳),X的分子式为,则其结构简式为;
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