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散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涵泳阅读性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4、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重点、难点:
1、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我们大家都会有亲情的甜蜜,那么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则广告(ppt请同学们说说从这个广告里面感受到了什么),广告非常感人,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味。同样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散步》,去体味他所感受到的浓浓亲情。(板书:题目,作者。同时打开幻灯片)
2、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莫怀戚,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集:《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彩”。本文的创作源于两大契机,一是作者全家三辈四口人一次真实的“散步”;二是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对中国孝道的看法触发了作者的创作念头。作者与柯尔特先生相熟以后常就中西文化进行交谈,于是也有了写作的念头。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完后整理字词(让学生注意生字词,有些重点字词在黑板上板书,注意区别。)
散步(sàn) 熬 (áo)
咕咕(gū) 分岐(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lín)
拆散(chāi) 酷冬(kù)
嫩芽(nèn)
(2)其他同学们思考:(快速抢答)
⑴散步的地点?
⑵散步的季节?
⑶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关键人物是谁?
(4)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5)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矛盾?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6)结果如何?体现了一家人的什么感情?
(7)用一句完整的句子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田野
初春
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我
母亲的,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走大路 委屈儿子 顺从母亲——尊老 母亲决定:走小路 疼爱孙子——爱幼 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融洽
文章交代一家人祖孙三代来到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期间波澜起伏而又爱意深沉的散步经过,巧妙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总结:通过这件事,颂扬了什么美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家庭观念?
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情感美 互敬互爱,互相理解,和睦相处,尊老爱幼。
4、难点探究:
(1)文中说“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同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而“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和取向影响着民族的命运和社会发展。因为一切取决于“我”。 “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处理不好,别别扭扭会影响家庭的和睦;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它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感到责任重大。
(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问题:“不算重”、“轻”与“整个世界”矛盾吗?为什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分别背着家庭中的上一代和下一代人越过那“走不过去的地方”,因此,用了三个恰当的形容词:“慢慢地”言其速度慢,“稳稳地”说明脚步沉重而有分寸,“很仔细”形容走路很留神。好像……整个世界”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抒发了“我”和妻子的这种对生活的使命感。“不算重”、“轻”是指母亲和儿子的体重,“整个世界”是说母亲和儿子在我和妻子心目中的分量,因而并不矛盾。我背上的是母亲,代表过去;妻子背上的是儿子,代表未来,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我和妻子背的可就是整个世界了。
5、美点寻踪(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散步是多么平凡的生活小事,而作者却抓住了瞬间的美丽,感受了特有的温馨和美好。你有发现美的眼睛吗?请你找出你认为文中最美、最能表现亲情、最有深意的句子。
1、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读一读。
2、采用句式:“我喜欢的是......因为它美在(写出了)......”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举例:我喜欢的是文中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句话,因为它美在整齐匀称,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和音乐美,增强了文章整体的表达效果。
学生可能想到的句子:
南方初春的田野 新绿 嫩芽 咕咕的冬水
金色的菜花 桑树 水波粼粼的鱼塘
作用:美丽的景色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也是作者庆幸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的心情的写照。作者从春景联想到生命,希望母亲也像这春天里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希望母亲健康长寿。
韵律美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从文中找出对称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作用:整齐匀称,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和音乐美。增强了表达效果。
6、课堂活动: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请你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你将献给谁?
学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可以献给文中的“我”,因为他孝敬老人,有家庭责任感,在处理家人的分歧时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②可以献给文中的“妻子”,因为她贤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③可以献给文中的母亲,母亲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④可以献给文中的孩子,他聪明活泼,也很懂事。
7、拓展延伸,拥抱亲情
我们知道尊老爱幼这个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现在看看这两幅图片,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说说你家中的亲情故事
8、小结
本文通过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和睦融洽的关系的描写,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六、布置家庭作业
假如你是文章中的“我的儿子”,要解决散步时发生的这一分歧,你将对文章作怎样的修改?
附板书:
母亲------走大路------平顺------最终决定走小路------疼爱孙子(爱幼)
整个世界 妻子------听我的------我感到责任重大
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顺从母亲(尊老)
儿子------走小路------有意思(聪明可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