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4 18:5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3.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4.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段落分明。
5.朗读、背诵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难点
1.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2.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设计意图:
先结合实例归纳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再由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顺序来验证这一阅读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在体会人物内心的语言实践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小组讨论阅读方法。
(1)教师明确学习任务:读读“交流平台”,看看其中介绍了哪几种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画出关键语句并作批注。
(2)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并作批注,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板书:动作 语言 神态)
(4)教师小结:阅读文章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不仅能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还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结合课外阅读,拓展阅读方法。
(1)启发学生思考:你读过的课外书和文章中,有哪些描写人物的片段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是怎样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的?
(2)教师提示学生回忆写人、写事的文章,全班交流。
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
1.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回顾阅读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想法,这样的句子在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很多。请选择一两个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人物的哪些内心活动?是怎样体会到的?
(2)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①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
预设: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
②教师小结:在体会人物内心时,抓人物描写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体验等,都可以帮助我们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生自读“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题,明确要求。
3.引导学生通过例句体会人物内心。
(1)小组讨论:从这三个例句中,你分别体会到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板书。
预设1:从第一个例句中的“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等动作描写,能体会到毛主席的悲痛。
预设2:从第二个例句中的“愤怒地注视”“转过身来坚定地”等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能体会到黄继光的英勇无畏。
预设3:从第三个例句中的“喉咙哽了一下”“停了一下”等动作、语言描写中,能体会到将军复杂、感动的心情。
4.引导学生选择一种情境仿写。
(1)出示三种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在生活、影视作品中所见的情境,想想焦急地等人(或期待落空,或久别重逢)时,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一般会有哪些举动?表情如何?会说些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站在路边“焦急地等人”时,心情必是急躁的,一般会有“探头张望”“眼睛死死地盯着远方”等动作,脸上满是焦急却极力掩饰;还可能是打电话催促对方“你怎么还不过来”……
(3)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情景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写好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是否准确表达出人物内心”这一标准展开评价。
课时目标
1.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2.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段落分明。
3.朗读、背诵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找相同。
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都写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2.比一比,悟效果。
(1)删去“平时的表现”部分,与原句进行比较,说说效果有什么不同。
预设1:写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更能凸显他此时的震撼,以及对病人的心疼与担忧。
预设2:有了“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这句话,更能凸显这件事对“我”的影响之大。
(2)小结:运用对比手法,可以使语言更有感染力。
3.说一说,学运用。
(1)选择内容练习,照样子说句子。
①从“强调动作迅速、强调心情激动”中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说一说。
②自由选择内容,照样子说一说。
(2)集体交流,评议。
板块二 书写提示
1.回顾旧知,前后衔接。
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书写段落的方法,大家还记得有哪些注意点吗?(结合学生交流,呈现方法: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2.自主学习,明确要点。
(1)书写整篇文章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读一读著名作家刘湛秋先生的这首现代诗《帆》,看看旁边的提示。
(2)集体交流,明确书写篇章的基本格式。
要点一: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独立成行,居中写。
要点二:段落要分明——每段开头空两格。
3.结合作业,释疑解惑。
(1)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就在练习誊写作文。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有关书写方面的困难和疑惑?
(2)集体交流,释疑解难。
预设1:标题的书写方式。
一个字的标题居中写;两个字的标题连写显得拘束,中间可空一格;三个字以上的标题可连写。如果标题的字数过多,也可分成两行写,但在转行时,要保持词或词组的完整;还要在字数上搭配均匀,两行略有错落,会显得更醒目美观。对偶性的标题,中间可空出一格。
预设2:标点的占位方式。
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其中,点号主要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点号不可写在一行的开头。如果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正好占去一行末尾一格,那么书写时,须把最后一个字向左靠紧一点,把点号加在这一行的最后。
板块三 日积月累
1.勾连旧知,自主学习《凉州词》。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古诗三首》中的“孤城、仞、玉门关”等旧知识点,自主学习诗文。
(3)集体交流,补充资料解决疑难。
要点一:凉州词。乐府有《凉州歌》,是唐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采集进献给朝廷的,王之涣等诗人大约就是为《凉州歌》写词而题为《凉州词》的。
要点二:联系“羌笛”“闻”等词语,理解此处的“杨柳”指的是《折杨柳》曲。
要点三:借助背景资料,理解“春风”即为朝廷的关怀。
(4)各种形式诵读,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2.以练导学,合作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表格,梳理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人物
关系
事件
时间
地点
出发地:              目的地:
  要点:紧扣“西辞”和“下扬州”,理解孟浩然乘着船自西向东顺江而下扬州(即广陵)。
(3)同桌合作,想象画面。
合作学习提示:
第一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第二步,用“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的句式把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同桌听一听。
(4)集体交流,聚焦矛盾。
据资料记载,唐朝时期,长江是河道交通的主干道之一,其上来往的船只何止千万,可李白却用了“孤帆”一词,这是为什么?
(5)多种形式诵读诗文,尝试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