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隋朝是怎样建立并完成统一的?
隋朝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温故知新
北魏
北齐
陈
宋
齐
梁
东魏
北周
西魏
隋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目
录
隋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壹
肆
叁
贰
隋朝的灭亡
隋文帝
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
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思考: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起到什么样作用?
作用: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2.大运河的开凿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605年
隋炀帝
永
济
渠
渠
通
济
沟
邗
河
江
南
一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二长:2700多千米
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
涿郡
北京
余杭
杭州
通
济
渠
隋朝大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4、地位: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早、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探究活动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比较四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哪些不同?你同意哪一种?你是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的?
3.科举制的创立
正式形成科举制
开科举制先河
隋文帝 隋炀帝
纵 览 隋 朝 科 举 制
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开始科举
隋炀帝:创设进士科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科举制的影响
隋朝二世而亡
暴政
万里长河成岂易
巡游江都
隋炀帝征高丽
618年隋朝灭亡
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旧唐书 李密传》
营建洛阳
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多次巡游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开始科举
隋炀帝:创设进士科
隋朝统一南北
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隋朝的灭亡
一点:洛阳
两端:涿郡 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
大运河的开凿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1.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
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
A.文明初露曙光
B.繁荣与开放
C.由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B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C
C
3.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
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
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
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
式创立于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B
5. 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
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
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
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勾画出江南
“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
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