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七单元化学学习情况了解(2011.12.16)
班级 学号 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用嘴吹灭蜡烛灭火原理是( )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2.汽油属于易燃物,敞口放置一瓶汽油,虽然与空气接触,但并未燃烧,这是由于( )
A.汽油具有挥发性 B.汽油的着火点较低
C.与汽油接触的氧气少 D.周围环境温度低于汽油的着火点
3.在实验室打翻酒精灯着火时,最迅捷的扑灭方法是( )
A.用水冲熄 B.用湿抹布盖灭
C.把酒精灯扔到窗外 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4.夜间发现家里煤气泄漏,应首先做的是( )
A.拨打“110”电话报警 B.开灯检查漏源
C.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D.向屋里泼水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O C.KClO3 D.CH3COOH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③氧气用于气焊
④干冰用作制冷剂 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7.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水为原料制取氢气 B.用空气为原料制取氧气
C.用煤为原料制取煤气 D.用石墨为原料制取金刚石
8. 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
核能比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要大得多。1kg氘和氚的混合物发生核聚反应放出的能量,
相当于10000多吨标准煤放出的能量。已知氘、氚和氢是同种元素,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10. 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11. 下列物质中,被称为最清洁的能源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无烟煤 D.石油
12.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现已证实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O2 B.N2 C.H2O D.CO2
1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15.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64%,将该混合气体5g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气体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 ) A.5g B.10g C.15g D.20g
16.在常用的化石燃料中,常温下为固态的是 ,液态的是___,气态的是____。
17.使可燃物的燃烧火焰熄灭,可以采取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方法。常用灭火材料有水、泡沫灭火器、沙子等,用水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用沙子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
18.在氢气、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填空:最清洁的燃料__________;有剧毒的气体__________;能灭火的气体__________;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___;和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爆炸的气体__________;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19,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②天然气燃烧: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④酒精燃烧: .
⑤镁和盐酸反应: .
20.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 ②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21.上图所示为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它的性质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的名称是 和 。
(2)若用装置B检验二氧化碳,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用C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装置C中可盛放的试液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造成环境污染。东北某城市冬季取暖约150天,每天消耗含硫1%的煤200吨,计算该城市一冬天向空气中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