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分与合
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是掌握10以内加法、减法计算的基础。“10的分与合”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学习2、3、4、5、6、7、8、9的分与合基础上进行的。10的分与合在以后计算进位加、退位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给学生打好此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能比较熟练地说出10的分与合。
2、使学生在经历分与合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有序思考,进一步感悟分与合的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等思想能力。
3、使学生再进一步经历分与合的对立、统一观点的熏陶;进一步体验合作、交流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在探究活动中获得学习成功的感受。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合作掌握10的分成和组成。
教学难点:
有序记忆10的分与合。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魔术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放了一些糖果,请一个小朋友从盒子里拿出几块糖果,老师不用眼睛看,就能正确地说出他拿走了几块,谁想来试试?(指定二人上台拿一拿,老师猜)
2、提问: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快又正确?你能猜出其中的秘密吗?(学生猜一猜)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分与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魔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习的起始阶段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初步感知:
现在老师用10根小棒来代替盒子里的10块糖果,如果要把它们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
除了这种分法,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像这样分,10的分成一共有几种情况呢?
2、动手操作:
请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块糖果,在自己的桌面上按顺序一边分一边说说分合式。
指名上台演示,边分边说10的分合式。(投影展示)
3、谈话:老师今天还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几个,你们数一数。(学生数出,各有10个)
师: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不同?(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41页,用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
看到10的这五种涂法,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另外的四种涂法)
4、活动小结:刚才小朋友学得真不错,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写一写,说一说,知道了10的分与合,更重要的是通过动脑筋找到了有序记忆的好办法。
5、合唱儿歌:
用一首有趣的儿歌来表扬一下大家,学会了就可以把10的分与合很快记住,想学吗?(出示儿歌,学生跟老师边拍手边唱)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合成一双手。
【设计意图】在探究新知阶段,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探索精神。同时,结合情景,巧设疑问,引发学生对有序思考的探索,在讨论比较、操作感知中初步感知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渗透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另外通过儿歌,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
三、 游戏活动,巩固应用:
1、师生对口令。
2、摘桃子:
谈话:今年果园里的桃子丰收了,猴妈妈去摘桃子,我们一起去帮帮她好吗?
3、开火车:
谈话:一列火车从远方开过来,到站时,车箱上的数少掉了一些,你能把帮它找一找吗?注意观察火车头上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的关系。
想想填填:
看到小朋友表现的这么棒,小动物们都来祝贺你们,同时他们也
带来了一些难题,想和大家比一比。你们有没有信心战胜他们。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游戏为主的练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促进所学知识的内化,提高了练习的效率。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们是怎么记住10的分与合的?如果这节课满分10分,你将给你和你的同桌打几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