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万国尽征成,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知道“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及其影响。
2.了解黄巢起义及其后果。
3.知道五代十国名称及大致位置。
4.知道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的时期是处在分裂割据状态。
学习要求
阅读课文P23-24,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一、安史之乱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安史之乱?
说说其过程。
2.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
3.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后果?
安史之乱:
755--763年,
由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知识小链接: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设置大都督。唐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故称“节度使”。
710年,唐睿宗正式设节度使。唐玄宗时,边境设置10个节度使。
安禄山
阅读课文P23-24,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一、安史之乱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安史之乱?
说说其过程。
2.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
3.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后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河北
长安
潼关
洛阳
阅读课文P23-24,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一、安史之乱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安史之乱?
说说其过程。
2.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
3.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后果?
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历史事件,其起因本来就应是相当复杂的……安史之乱的爆发,不存在任何偶然性,完全是历史的必然。
——王素《略谈安史之乱》
课本P23
【相关史事】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们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阅读课文P23-24,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一、安史之乱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安史之乱?
说说其过程。
2.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
3.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后果?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年被平定。
阅读课文P23-24,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一、安史之乱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安史之乱?
说说其过程。
2.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
3.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后果?
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使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课本P24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
一坨又一坨的
藩镇
一、安史之乱
2原因:
(1)爆发:
(2)路线:
3.影响:
(1)唐玄宗追求享乐,不理朝政
(2)社会矛盾尖锐
(3)节度使势力膨胀,外重内轻
(4)安禄山兼任三镇节度使,扩张势力
(1)经济:
(2)政治:
755年,安禄山、史思明改动叛乱。
河北
洛阳
潼关
长安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过程
(3)结束:
763年,被评定
阅读课文P24,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第一单元
1.黄巢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结果如何?
2.唐朝是怎样灭亡的?
唐朝末年8个皇帝,有7个是宦官根据自己的需要拥立的。“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一般,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了宦官手中的驯服工具。所以,宦官专权,加深了政治的黑暗,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唐末地方藩镇割据形势图
宦官专权
统治腐朽
藩镇割据
兼并战争
阅读课文P24,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第一单元
1.黄巢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结果如何?
2.唐朝是怎样灭亡的?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不第后赋诗
百姓生活
连
年
灾
荒
生活困苦
赋役繁重
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怨不得理,屈不得申”
“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并说:“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
不相救。百姓有冤,诉于州县。州县不理,诉于宰相。宰相不理,诉于陛下。陛下不理,何以归哉!”
——唐末刘允章《直谏书》
阅读课文P24,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第一单元
1.黄巢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结果如何?
2.唐朝是怎样灭亡的?
朱温
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
朱温,后投降唐
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
压了
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
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
年,
朱温建立了
后梁
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填一填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1)原因:
(2)结果: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地方藩镇割据兼并战争;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失败,但给唐朝以致命打击
2.唐朝灭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时间:
907年
标志:
朱温建立后梁
阅读课文P25,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第一单元
1.五代分别是哪五个朝代?集中在哪个区域?五个朝代之间是更迭还是并立?
2.十国是指哪十个政权?集中在哪个区域?
五代十国时期有何历史特征?
阅读课文P25,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第一单元
1.五代分别是哪五个朝代?集中在哪个区域?五个朝代之间是更迭还是并立?
2.十国是指哪十个政权?集中在哪个区域?
五代十国时期有何历史特征?
课本P25
【相关史事】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的钱塘江带遭到海潮侵袭,成千上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谬组织人力修筑海塘堤坝,汹涌的海水再不能逞凶,钱塘江附近变成富庶的农业区。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北方政局动荡
南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第一单元
北宋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2)北方政局动荡
(3)南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2.特征:
1.政权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后梁
→
后唐
→
后晋
→
后汉
→
后周
五代:
十国:
南方九个,北方一个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唐朝建立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
(致命打击)
五代十国
618年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907年
唐朝灭亡
960年
贞观之治
1.【2020贵州中考】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C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真题再现】
2.【2020湖南中考】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D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3.【2020四川中考】
读如图,图中内容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C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4.【2019吉林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五代的五个政权都在黄河流域
B.十国都在南方地区
C.这一时期南方地区经济有一定发展
D.北汉政权地处黄河流域
D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