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冀教版(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冀教版(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4 11:39:45

文档简介

课题
1
口算加减法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体验算法多样化。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体验口算方法的多样化。3、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理解口算加法中把一个加数看成整十数相加,要把多加的数减去;理解口算减法中把减数看成整十数相减,要把多减的数加上的算理。
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创设情境36+10=
57+30=54-6=
75+9=80+10=
68-40=二、探究体验课件出示50页服装店购物主题图。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物品,价钱分别是多少。2、引导学生根据了解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3、组织学生解决问题(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该怎样列算式?怎样口算?(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4)组织学生解决其它数学问题。4、归纳口算加减法的方法。三、实践应用1、完成“试一试”。2、完成练一练1、2、3题。四、全课小结
学生抢答。学生独立观察,可能说出:图中有半袖衫54元、短裤36元、书包28元、运动鞋39元。学生可能提出:(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3)买一件半袖衫和一条短裤要花多少元?(4)一件半袖衫比一双运动鞋贵多少元?……学生可能说出:54+28=82(元)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算法,可能说出:(1)用摆小棒的方法算(2)50+20=70(元)4+8=12
(元)
70+12=82
(元)(3)54+20=74(元)74+8=82(元)(4)54+30=84(元)84-2=82(元)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算法。班内交流时学生到前面给大家讲解,可能说出:算式:54-28=26(元)算法:(1)54-20=34(元)
34-8=26(元)(2)54-30=24(元)24+2=26(元)(3)54-24=30(元)
30-4=26(元)(4)用竖式计算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回答。学生提出问题并口算出结果,记录在“自主小天地”里。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学生汇报本课学习收获。
除了书上提出的数学问题,只要学生提的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口算加减法(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54+28=82(元)想:
50+20=70(元)
54+20=74(元)
54+30=84(元)4+8=12
(元)
74+8=82(元)
84-2=82(元)70+12=82
(元)(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54-28=26(元)想:
54-20=34(元)
54-30=24(元)
54-24=30(元)34-8=26(元)
24+2=26(元)
30-4=26(元)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课???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主备人
教者
?
课???

新授课
课时
1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2.能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体验算法多样化。3.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习重点
学生形成自己的口算方法,并熟练地进行口算。
学习难点
1.理解口算加法中把一个加数看成整十数相加,要把多加的数减去的算理;2.理解口算减法中把减数看成整十数相减,要把多减的数加上的算理。
自主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
个案补充
一、情境引入师:光头强开了一个微信图书店铺,为了让大家了解他的图书,在朋友圈开展了集赞活动,凡在今天的活动中口算快、口算方法描述准确的同学即可积攒一枚。师:第一轮口算比赛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口算抢答:40+50
43+50
70+25
96-70
75-40
83-50师:大家为什么算的这么快呢?这些算式里的数有什么特点?生:<整十数>师:35+9呢?生:把9看成10去计算,比较快。师: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二、探究新知1.老师带你走进光头强的书店出示商品及价格,学生说了解到的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我们今天选择两个数学问题来解决。预设:(1)加法问题《成语故事》和《三毛流浪记》一共多少钱?54+28=
(元)生:先算50加20等于70,再算4加8等于12,最后算70加12等于82生:先算54加20等于74,再算74加8等82生:把28看成30,先算54加30等84,再算84减去2等于82(2)减法问题
《三毛流浪记》比《成语故事》贵多少钱?54-28=
(元)生:先算54减20等于34,再算34减8等于26生:先算50减20等于30,再算30减8等于22,最后算22加4等于26生:把28看成30,先算54减30等于24,再算24加2等于26(3)小组展示
全班交流各自的算法,只要学生的方法正确合理,就给予鼓励。重点指导把28看成30的算法。加法中为什么要减去2,减法中为什么要加上2.<在交流的过程中,抽象出“拆”与“凑”的方法,并板书>3.试一试(抢红包游戏)全班抢答,并说一说口算方法。三、巩固学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23+65
56-24
47+36
35-26
27+18
56-37
100-45<开火车汇报答案>2.
小刚收集了72张邮票,小明比小刚少46张,小明和小刚一共收集了多少张邮票?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方法和结果,并说明口算方法3.小小售货员
你能根据上面的物品价格,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并列算式计算。<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全班交流>四、总结反思师:你有哪些收获?师:你有哪些不足呢?以后要怎样做?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转化

拆课题:《口算加减法》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口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实验层
能把自己成功的方法分享给同学。
稳定层
能用多种方法口算两位灵敏加减两位数。
基础层
能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体验算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
实验层
能自主探究不同种方法并与人分享。
稳定层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老师的引领下去探究不同方法。
基础层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层
对自主探究有兴趣,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稳定层
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对自主探究有兴趣,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基础层
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体验一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米尺,折尺,卷尺,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测量结果记录表,宽1厘米的纸条,一卷绸带。
教学课时
1




二次备课
第一环节:诱趣激学
学生活动
关爱分层
同学们你们能快速地口算出得数吗?相信你能行。老师出示口算题
7+8
6+7
5+9
3+8
15-9
11-8
12-7
让学生说一说过程例如
7+8七加三得十,八给七一个三,得十,然后再加上剩下的五,得十五。减法15-9
先用十减九得一,然后再加上五得六
基础层稳定层
第二环节:顺思导学
学生活动
关爱分层
二次备课
看多媒体,读题,然后自己说想买哪丙样,列式。说算法第一种
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第二种
先算第一个数加第二个数的十位,再加个位上的数。第三种
把接近整十的加数看成整十数,然后减去相差数。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减第二小题读题,列式
让学生说一说方法方法一
把减数分成两个数,分别减第二种方法
凑整法
基础层稳定层实验层
第三环节:参与助学
学生活动
关爱分层
老师总结
概括加法和减法的几种算法,关键是凑十法,可以举例说明。
基础层稳定层实验层
第四环节:应用促学
学生活动
关爱分层
老师出题
23+28
74-39
小组做完后,说一讲用了什么方法,一个题一个题地说。然后请学生站起来回答。
基础层稳定层实验层
第五环节:实践延学




46+54
72-28
45+17
100-37
老师巡回检查。
针性达标练习
24+16
39+52
42+47
100-64
64-25
78-49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2
-
-
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0、5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寻找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其能够正确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的题目,体验算法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口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美好情境。
1、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服装店)都去过吗?你们知道怎样选购衣物吗?选好后你会结帐吗?这么能干!那就来帮帮老师吧,好吗?
课件出示服装店购物的情景图,让学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
美好知识
1(1)知道的信息有:一件半袖衫(
)元,一条短裤(
)元,一个书包(
)元,一双鞋子(
)元。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先看看图上哪些数学信息?再填好美好知识第一题的第1小题。
师: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1)服装店一件半袖衫54元;
(2)一条短裤36元;
(3)一个书包28元;
(4)一双鞋子39元。
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共花多少元?
(2)一件半袖衫和一条短裤共花多少元?
(3)一个书包和一双鞋子共花多少元?
(4)一条短裤和一个书包共花多少元?
(5)一条短裤和一双鞋子共花多少元?
……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但时间关系我们只能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来研究。
二、美好预学与展示。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美好知识
(2)问题(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
(3)列出算式:(

出示问题(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齐读)
师:好!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呢?谁来把信息补充完整读一遍?
师:这个问题求什么?怎样列式?(54+28)
美好知识
(4)口算方法一:
先算50+20=
再算4+8=
最后算
+
=
口算方法二:
先算54+20=
再算
+8=
口算方法三:
先算54+30=
再算
=
想一想:在口算方法三里为什么要减去2呢?
(5)算一算:买一件半袖衫和一双鞋子一共要花多少元?
师:这是几位数加几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我们已经学会了笔算,但今天我们要用口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指导学生自学。
师:54+28怎样口算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填一填美好知识第一题的第(4)和第(5)小题,有不懂的地方打开课本50页,看看课本上是怎样做的。
个别汇报。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美好知识
(6)问题(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7)列出算式:(

出示问题(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师:好!我们来看第下一个问题。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呢?谁来把信息补充完整读一遍?
师:这个问题求什么?怎样列式?(54-28)
美好知识
(8)口算方法一:
先算54-20
=
再算
-8
=
口算方法二:
先算54-30=
再算
=
(9)算一算:一件半袖衫比一双鞋子贵多少元?
指导学生自学。
师:54-28怎样口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再完成美好知识卡第一题的第(8)和第(9)小题,有不懂的地方打开课本51页,看看课本上是怎样做的。
个别汇报。
3、试一试,巩固算法
美好知识的第2题的练习。
美好知识
2.根据服装店商品的信息,再提问题并口算出结果。
我提的问题是:(

我的口算: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个别口答。
三、美好检测。
(一)课本练一练第1、2、3题。
(二)补充
1.算一算。
6340=
3640=
5220=
3850=
268=
437=
368=
587=
25308=
36207=
56207=
42304=
2.接力赛。
3.
(1)一本《西游记》比一本《格林童话》多多少元?
(2)我有70元,想买一本《阿凡提的故事》和一本《成语故事》,够吗?
(3)用100元,买一本《格林童话》和一本《成语故事》,还剩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没有疑问?
五、美好拓展。

)+34=70 
40-(
)=32
  (
)+53=86 
87-(
)=50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
(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54+28=82(元)
54-28=26(元)
分别加

50+20=70
连续减

50-20=34
4+8=12
34-8=26
70+12=82
多减后加

把28看作30
连续加

54+20=74
54-30=24
74+8=82
24+2=26
多加后减

把28看作30
54+30=
84
84-2=82
27
15
24
30
17
28元
36元
17元
45元小学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列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用,而且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计算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设计了服装店购物的情境,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要进位的两位数加法口算,第二个问题是要退位的两位数减法口算。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归纳总结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情分析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开始时学生可能比较慢,所以最初的练习要保证正确,不要强求速度,可以适当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步骤,通过一定数量,一段时间的多种形式的练习之后,逐渐形成技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会用学过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寻找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其能够正确口算和,差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题目,体验算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以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口算和,差在100以内的两为数加,减两位数。
难点
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口算。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现代教学理论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这一课中我通过让学生充分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达到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5分钟
一、
导谈话导入:同学们,现在是美丽的春天,春暖花开,花红柳绿,多美啊!再过一段时间夏天就到了,女生就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了。今天,老师就领着大家一起去商场逛一逛,好不好?二、学请学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观察这一组图片,你能说一说都有哪些漂亮的衣服及些数学信息吗?学生举手回答:服装店里一件半袖衫54元,一条短裤36元,一个书包28元,一双鞋子39元。1、请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加法问题。(1)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一共多少元?(2)一件半袖衫和一条短裤一共多少元?(3)一个书包和一双鞋子一共多少元?(4)一条短裤和一个书包一共多少元?(5)一条短裤和一双鞋子一共多少元?(6)一件半袖衫和一双鞋子一共多少元?老师随机板书下其中的一个问题、列出算式: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一共多少元?54+28=82(元)观察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它们都是几位数?引出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2、思考怎么口算54+28学生汇报,老师板书下来:第一种:整十加整十,个位加个位4+8=12(元)50+20=70(元)12+70=82(元)第二种:拆数法54+20=74(元)74+8=82(元)第三种:变整十法54+30=84(元)84-2=82(元)3、请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减法问题。(1)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2)一件半袖衫比一条短裤贵多少元?(3)一个书包比一双鞋子便宜多少元?(4)一条短裤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5)一条短裤比一双鞋子便宜多少元?(6)一件半袖衫比一双鞋子贵多少元?老师板书下一个问题、列出算式: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54-28=26(元)4、思考怎么口算54-28学生举手回答,师板书下来:
第一种:拆数法54-20=34(元)34-8=26(元)第二种:变整十法54-30=24(元)24+2=26(元)比较这几种算法异同。(5)小结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方法比较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三、
检25+19=
68-56=
38+62=82-39=
43+28=
100-45=
学生观察画面举手回答出数学信息:服装店里一件半袖衫54元,一条短裤36元,一个书包28元,一双鞋子39元。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并思考口算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各种口算方法。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全班齐读交流展示老师给与评价或一句鼓励的话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表达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宽松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给学生宽松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能否提出多样化的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多想问题这个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便于学生理解,藉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须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课堂小结2分钟
这节课我们通过看图提问题、解答问题的内容。引导我们根据信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提出不同的加减法问题,善于思考各种口算的方法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算法。
布置作业1分钟
练一练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一共多少元?54+28=82(元)第一种:整十加整十,个位加个位4+8=12(元)50+20=70(元)12+70=82(元)第二种:拆数法54+20=74(元)74+8=82(元)第三种:变整十法54+30=84(元)84-2=82(元)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54-28=26(元)第一种:拆数法54-20=34(元)34-8=26(元)第二种:变整十法54-30=24(元)24+2=26(元)
教学反思
设计这堂课时想让学生达到学习的激情,但效果不是太好。一、运用教学语言不够熟练。设计的教学内容有点偏多。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没有强制学生要怎样去做,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想一想、说一说,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衡。三、尊重学生,倾注更多的人性关怀尊重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整节课,我以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动作、眼神,每一句话。以上是我这次课后的简短反思,有反思才会有进步。每一次公开教学对我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我会认真反思,会在各位有经验老师的指点下,不断改进教学,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