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专题五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桃花源记》
1
2
3
1
2
3
《小石潭记》
《核舟记》
《庄子》二则
(一)
(二)
1
2
3
4
1
2
3
4
4
4
5
5
1
2
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礼记》二则
(一)
(二)
《马说》
1
2
3
4
1
2
比较阅读
1
2
3
3
4
5
1
2
3
4
一、《桃花源记》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缘溪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着,顺着
新鲜美好
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
?
?
?
?
?
尽
?
(6)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初极狭,才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黄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仅仅,只
开阔敞亮的样子
整齐的样子
?
?
?
?
?
?
类
?
?
?
?
?
?
田间小路
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13)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乃不知有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同“邀”,邀请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竟然,居然
?
?
?
?
?
?
不要说,更不必说
?
?
?
?
不值得,不必
(19)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算,计划
随即,不久
邀请
?
?
?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________”同“__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
要
邀
邀请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论魏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鲜美好
?
?
?
?
?
?
?
?
(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交错相通
指运输事业
妻子儿女
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
这里面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世人一样。老人和孩子个个都很快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石潭记》
凉
?
?
?
?
?
?
静止不动的样子
凄凉
停留
2.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向西
?
?
?
?
?
?
?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悲伤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下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相呼应。
幽美
四面竹树环合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5.《小石潭记》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的名篇,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抒发了作者贬官后的失意、凄苦、孤寂之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有所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珠可历历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核舟记》
大约
?
?
?
?
?
说话
类似
分明的样子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可二黍许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靠近
?
?
?
比较,较量
大约
表示同意
挑选
简单
3.一词多义。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__________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窗而观____________________
奇妙
零数、余数
连词,表示并列
连词,表示顺承
?
?
?
?
4.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左手倚一衡木
“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衡
横
横着的
5.
断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四、《庄子》二则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志怪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翼若垂天之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抟扶摇而上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载
?
?
?
?
好像
离开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
盘旋飞翔
(6)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北冥有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亦若是则已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选择
?
?
?
?
气息,这里指风
同“溟”,海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
?
?
这样
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翔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3.
本文写“鹏”“野马”“尘埃”的目的是什么?
用对比说明无论是大鹏还是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有所依凭的,看似逍遥,却没能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
4.
文中大鹏的形象对中国文化影响广泛,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自己的抱负。此外,与大鹏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也为我们所熟悉。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鲲鹏展翅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请循其本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____________________
追溯
?
?
已经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您本来就不是鱼,您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3.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这表现了他愉悦的心境。
(一)阅读《虽有嘉肴》,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学相长也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学半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礼记》二则
味美
?
?
?
?
反思
推动、促进
同“敩”,教导
2.
古今异义词。
(1)不知其旨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味美
?
?
意义
困惑
疲乏想睡
(3)然后能自强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督促
?
力量大,势力大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4.说说你从文中受到的启发。
示例:①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②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尽力去教他们,这样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提升自我。
(二)阅读《大道之行也》,回答问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讲信修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
?
?
?
?
?
?
培养
同“举”,推举
因此
财物
(6)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男有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女有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以……为亲
?
?
?
?
?
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兴起
同“鳏”,老而无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3.由选文可知,“大同”社会有以下特征: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人都能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全社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_____________
(4)执策而临之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马说》
犹,尚且
?
?
?
?
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通晓
面对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食之不能尽其材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
?
?
判断动词
同“饲”,喂
吃
3.一词多义。
之: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______
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___________
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语后置的标志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千里马
助词,补充音节,不译
?
?
?
?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它。
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还)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本文开篇出人意料地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这一有悖于常理的论断,意在说明什么?
意在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是因为没有伯乐发现、赏识,暗示缺少伯乐时千里马被埋没的必然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练习。
七、比较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注释】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贬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荒之地的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险。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骚文十数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格外
忽然
穿透
轻快迅疾的样子
?
?
?
创作或书写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2)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执掌朝政。
3.
【甲】文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①“全石以为底”,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水中鱼儿像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日光直照到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
4.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甲】文中“凄神寒骨”的原因。
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②被贬之地荒远。③小石潭环境凄清。
【乙参考译文】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执掌朝政,两人尤其器重柳宗元,把他和监察御史吕温一起秘密召入宫中,一起商讨国家革新大事。柳宗元转任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任职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和七名同辈一同被贬。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再次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遭遇贬逐之后,又经历蛮荒之地的瘴疠之苦,加上道路崎岖艰险,内心积聚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把一切都寄寓在诗文中。他写了十多篇骚体文,读过的人都为之凄婉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