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是
(
)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某次会议,通过的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文件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
A.
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
新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的自主的国家
D.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意味着()
A.
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废除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D.
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
开国大典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西藏和平解放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回顾西藏自古以来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汉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B.
唐玄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C.
元朝设西域都护,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D.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下图纪念章反映的历史事件()
A.
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
推翻了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
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0年11月,美国骑兵第一师师长在与一支中国军队交手后,这样评价对手:“他们没有航空火力支援,也没有远程炮火支援,他们手里拿的是日本二战时的简易武器,但他们在穿插分割中动作极其勇猛。”这支中国军队的名称是()
A.
中国人民解放军
B.
中国工农红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国民革命军
美国将军克拉克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里的“停战协定”签署是在
(
)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A.
朱德
B.
毛泽东
C.
林彪
D.
彭德怀
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
A.
雷锋
B.
彭德怀
C.
邱少云
D.
黄继光
美国一本陆军官方战史说:“中共一个引人注目的收获是,从去年(指1950年)冬天的战斗胜利中得到的。这些胜利提高了毛泽东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与这场战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战争
D.
万隆会议外交上的空前成功
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69.2
103.1
130.4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
土地改革完成
B.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解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问题的法律文件是()
A.
《农业合作化报告》
B.
《朝鲜停战协定》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西藏和平解放
C.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2年底,某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
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
参加了开国大典
C.
坐上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
D.
创办了农村乡镇企业
1950-1952年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其历史意义的是( )
A.
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件事在历史上有何意义?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它有什么意义?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一历史事件的我军直接领导人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这一时期的英雄人物?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精神?
(3)这一事件的结果怎样?在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中农,却总共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编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个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么高兴啊!……我们这个理想现在实现了……现在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现在劳动果实完全为自己所得了。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辽宁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理想所采取的措施。
(3)联系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准备与建立】1949-1956年在中国现代史上属于过渡时期,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准备和建立时期,以下时间轴上的事件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一起来对这些时间节点进行分析和认识。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2)请写出①②③④时间段所发生的事件名称,并说说①②对于新中国的成立、对于③④分别有什么意义?
(3)过渡时期从哪些方面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充分准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1)材料一中描绘的是什么事件?五星红旗在哪一次会议上被定为国旗?“28响”含义的起止时间、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所有国家都吃了大亏,只有美国发了战争财,本土没有遭到破坏,所以美国当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敢碰美国人。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而且至少在军事上也没有被打败,和美国人坐在谈判桌上平等对话。
(2)材料二所述“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的这“一仗”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二说说这“一仗”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3)依据材料三,指出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如何变化的。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①②③④.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故①②③④正确。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故排除⑤。
???????故选A。
2.【答案】A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故选择A项。
3.【答案】B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择B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结合教材可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故选择C项。
5.【答案】B
【解答】
A.写于1933年土地革命时期,反映了土地革命时中共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_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故A项错误。
B.“归人民’“庆新生’,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故B项正确。
C.“千家饭”?“公社”?反映了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吃大锅饭,一?切生产生活资料归公社所有。故C项错误。
D.“储米十余担”“存款上千元’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收入迅速增长。故D项错误。
???????故选B。
6.【答案】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B符合题意。
7.【答案】D
根据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这是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故D符合题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商讨的是建立新中国的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故B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亡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答案】D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故选择D项。
9.【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故选C。
10.【答案】C
?结合教材可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故这支中国军队的名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故选择C项。
11.【答案】D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据题干“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朝鲜战争的描述。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美国战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故D正确。
ABC.三项时间不正确,排除。
???????故选D。
12.【答案】D
【解答】
D.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故D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
故选D。
13.【答案】D
【解答】
D.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故D正确。
A.雷锋与抗美援朝无关。故A错误。
BC.两项所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C错误。
故选D。
14.【答案】C
【解答】
C.依据“从去年(指1950年)”“这些胜利提高了毛泽东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斗指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战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故C正确。
A.1949年,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故A错误。
B.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故B错误。
???????D.1955年,万隆会议外交上的空前成功。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A
本题切入点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表中数据显示粮食、棉花产量不断增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故选择A项。
16.【答案】A
由表格中的时间信息及地主阶级的变动情况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17.【答案】C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符合题意,故选择C。
18.【答案】C
【解答】
C.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故C正确。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与中国社会性质无关,故B错误。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中国社会性质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9.【答案】A
本题考查新中国土地改革,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农民的幸福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故A正确。
B.本项出现在1949年。故B错误。
C.本项所述是一五计划的成就之一。故C错误。
???????D.本项出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故D错误。
故选A。
20.【答案】C
【解答】
C.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属于私有制。农业合作化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故C不属于其历史意义。
ABD.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故ABD属于其历史意义。
故选C。
21.【答案】(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2)抗美援朝;彭德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有助于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
22.【答案】(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彭德怀;黄继光,邱少云;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影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3.【答案】(1)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
(3)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24.【答案】(1)筹建新中国
(2)名称:①土地改革;②抗美援朝;③第一个五年计划;④三大改造。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3)在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国家制度、经济恢复、法制建设等全方面为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设做了充分准备。
25.【答案】(1)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抗美援朝。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
(3)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