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4 16:1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算式中,积最小的是( )。
A.3.6×0.12 B.0.36×12 C.360×0.012 D.36×0.0012
2.下面图形只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
A.正方形 B.等腰梯形 C.等边三角形 D.长方形
3.把36分解质因数,正确的是( )。
A.36=3×3×4 B.36=3×2×3×2×1 C.36=2×3×3×2
4.质数和质数的乘积一定是( )。
A.质数 B.奇数 C.合数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D.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一定完全相等
6.爸爸用两根同样长的木条,一根做成了一个长方形框架,一根做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要给这两个框架配上玻璃,两块玻璃的大小相比( )。
A.长方形的大 B.平行四边形的大 C.同样大 D.无法判断
7.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是(  ).
A.
B.
C.
8.有一个油桶最多能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油桶。
A.14 B.13 C.12
二、填空题
9.根据算式25×37=92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5×3.7=(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0.925
10.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
① ②
11.在( )里填上“>”“<”或“=”。
0.5÷0.9(________)0.5 16.5×0.99(________)16.8 6.4÷0.01(________)6.4×100
12.边长是(________)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平方千米相当于(________)公顷。
13.在“41、12、2、11、1、30、57”中,质数有(________),合数有(________);奇数有(________),偶数有(________);(________)同时是2、3、5的倍数。
14.苗苗、笑笑和花花3个同学排成一行进行合唱,可以有(________)种不同排法:如果把苗苗固定在中间位置领唱,其他任意排,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排法。
15.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三、看图列式
16.看图写出方程,不解答。
17.看图写出方程,不解答。
四、作图题
18.(1)画一个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小方格边长是1厘米)
(2)将三角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将旋转后的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
19.医院里某位病人6—8日体温变化情况统计表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位病人6-8日体温最高是( )℃,最低是( )℃,相差( )℃。
(3)你从统计图中观察7日和8日这位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你有什么发现?
20.春节快到了,超市购进440只小中国结,比购进的大中国结的4倍少60只,超市购进多少只大中国结?(写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1.防疫期间某工厂制作口罩,原来需要5.3元/包的材料。后来改进了制作方法,每包可以节省0.3元的材料。原来准备做90包口罩的材料,现在可以做多少包?
22.某停车场收费标准:第1个小时每辆车收费10元;1小时后,每辆车每半小时收2.5元。(停车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陈叔叔共交了35元,陈叔叔的汽车在停车场最多停了多少时间?
23.一张指示牌的形状是一个组合图形,求它的面积。
六、口算和估算
24.直接写得数。
3.2÷0.8= 0.24×3= 6.3÷0.07= 5.8+3.2= 0.18÷0.6=
12-1.2= 8÷0.4= 1.2×50= 3.9÷0.1= 3.5×0.2=
七、竖式计算
25.笔算下面各题。
5.48×3.5= 2.52÷1.8=
八、解方程或比例
26.解方程。

九、脱式计算
27.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01-1.9+4.99 56.9×1.01-56.9
参考答案
1.D
【分析】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据此算出各选项的积,比较即可。
【详解】
A. 3.6×0.12=0.432;
B. 0.36×12=4.32;
C. 360×0.012=4.32;
D. 36×0.0012=0.0432。
最小的是36×0.0012=0.0432。
故答案为:D
【点睛】
关键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D
【分析】
轴对称图形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各选项图形对称轴数量即可。
【详解】
A. 正方形,4条对称轴;
B. 等腰梯形,1条对称轴;
C. 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
D. 长方形,2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D
【点睛】
关键是掌握轴对称,熟悉平面图形的特征。
3.C
【分析】
求一个数分解质因数,要从最小的质数除起,一直除到结果为质数为止。分解质因数的算式叫短除法,和除法的性质差不多。
【详解】
,36=2×2×3×3=2×3×3×2。
故答案为:C
【点睛】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4.C
【分析】
质数的特点是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奇数是自然数中不是2 的倍数的数。合数是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至少有三个因数的数。可以依次举反例进行推导求解。
【详解】
A:2和3都是质数,2×3=6,6是合数,不正确。
B:2和3都是质数,2×3=6,6是偶数,不正确。
C:不管是哪两个质数的乘积,都至少有这两个质数以及1作为其因数,因数数量超过2,所以一定是合数,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需要掌握基本的质数和合数以及奇数的概念。
5.C
【分析】
本题可从平面图形的切拼、直角三角形的高的认识及三角形的面积这些知识点去考虑,并做判断。
【详解】
A.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两个三角形是不能够拼成平行四边形的,A错误;
B.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只不过直角三角形的高有两条与直角边重合了,B错误;
C.三角形面积公式就是底×高÷2,所以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D.如下图,拼成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不是完全相等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我们在纸上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平行四边形的拼组,以及三角形高的画法。这样能更好地掌握其中的规律,并加以利用。
6.D
【分析】
本题用两根同样长的木条,做成长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框架,会有多种选择。因为木条长20厘米,所以做成的四边形的一组邻边之和就是10厘米。可采用假设法,来进行验证。
【详解】
由分析得:
假设木条长20厘米,则做成的四边形相邻的边之和为20÷2=10(厘米)
①10=1+9
S长方形=9×1=9(平方厘米)
②10=3+7
因为不能准确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此时面积也不能够准确求出。但依据图示可知,此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底为7厘米,高为2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但小于底为7厘米,高为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
③10=4+6
S长方形=6×4=24(平方厘米)
如果是①和②相比,S长方形<S平行四边形;
如果是②和③相比,S长方形>S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可转化为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大小。如果是一个长方形框架被拉长成为平行四边形框架,则面积肯定会变小,因为此时,平行四边形的底没变,而高变矮了。但本题中的两个图形的元素变化的范围不是固定的,故无法判断。
7.B
【详解】

8.A
【详解】

9.9.25 0.25 3.7
【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多少倍;现在是两个因数都变化了;
若两个因数都扩大,积肯定扩大,把扩大的倍数都乘起来,就是积的变化;
若两个因数都缩小,积肯定缩小,总共缩小的倍数就是乘起来的倍数。
2.5与原数相比缩小了,3.7与原数相比缩小了,它们的乘积与原数相比就会缩小,是9.25;
乘积0.925与原来的乘积相比缩小了,则两个因数的小数点一共要向左移动三位。此题答案不唯一。
【详解】
由分析得:
根据算式25×37=92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5×3.7=(9.25) (0.25)×(3.7)=0.925
【点睛】
整数乘法中的积的变化规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且多表现在小数点的移动上,故要把积的扩大与缩小与小数点的移动相对应起来。
10.见详解
【分析】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不够商1,0占位。
【详解】
① ②
【点睛】
关键是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1.> < =
【分析】
根据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数大;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计算得解。
【详解】
0.5÷0.9>0.5 16.5×0.99<16.8 6.4÷0.01=6.4×100
【点睛】
关键是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2.100 100
【分析】
根据1公顷的定义进行填空,根据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继续填空。
【详解】
1平方千米=100公顷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点睛】
课本上的内容,多看书,建立面积单位的标准。
13.41;2;11 12;30;57 41;11;1;57 12;2;30 30
【分析】
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因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
偶数:是2的倍数。
2,3,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得:
在“41、12、2、11、1、30、57”中,质数有(41;2;11),合数有(12;30;57);奇数有(41;11;1;57),偶数有(12;2;30);(30)同时是2、3、5的倍数。
【点睛】
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合数时,可用数字2、3、5、7、11分别去除这个数,如果能够整除,就是合数,反之就是质数。且在判断质数的时候,不用考虑数字1,1既不是指数也不是合数。
14.6 2
【分析】
共左、中、右,三个位置,先确定一个位置上的人,其他两人交换,每人在固定位置有两种排法,共2×3种排法;苗苗位置固定,其他两人只能交换一次即可。
【详解】
苗苗、笑笑、花花
苗苗、花花、笑笑
笑笑、苗苗、花花
笑笑、花花、苗苗
花花、苗苗、笑笑
花花、笑笑、苗苗
3个同学排成一行进行合唱,可以有6种不同排法。
笑笑、苗苗、花花;花花、苗苗、笑笑,如果把苗苗固定在中间位置领唱,其他任意排,共有2种不同的排法。
【点睛】
关键是先确定一个位置,按一定顺序和规律去排。
15.25
【分析】
看图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5×5=25(平方厘米)
【点睛】
关键是看出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16.x+2.7=6.9
【分析】
由图示可知,这根6.9米长的木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长为2.7米,另一部分长为x米,则可列方程为x+2.7=6.9。
【详解】
由分析得:
看图可列方程:x+2.7=6.9。
【点睛】
本题图示相对较为简单,就是一根木条被分为2.7米的一部分和未知的一部分,故可有数量关系式未知部分长度+2.7=全长,再把相对应的数字、字母代入即可。
17.4x+4=36
【分析】
看图可知,爸爸年龄是小明的4倍多4岁,用小明年龄×4+4=爸爸年龄,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列方程为:4x+4=36
18.见详解
【分析】
(1)画出的平行四边形,底=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即可;
(2)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3)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连点-连接对应点。
【详解】
作图如下:
(平行四边形画法不唯一)
【点睛】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19.(1)6
(2)39.5;36.7;2.8
(3)体温逐渐正常,病情稳定,逐渐好转(答案不唯一)
【分析】
(1)观察横轴,求出相邻两个时间的差即可;
(2)观察统计图,数据点最高的体温最高,数据点最低的体温最低,求差即可;
(3)虚线左右是正常体温,据此解答。
【详解】
(1)12-6=6(小时)
(2)39.5-36.7=2.8(℃),这位病人6-8日体温最高是39.5℃,最低是36.7℃,相差2.8℃。
(3)开始高烧,后面温度逐渐正常,说明病情稳定,逐渐好转。
【点睛】
折线统计图能够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20.大中国结数量×4-60=小中国结数量;125只
【分析】
设超市购进x只大中国结,根据大中国结数量×4-60=小中国结数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大中国结数量×4-60=小中国结数量。
解:设超市购进x只大中国结。
4x-60=440
4x-60+60=440+60
4x÷4=500÷4
x=125
答:超市购进125只大中国结。
【点睛】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解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
21.95包
【分析】
用原来每包价格×原来包数,求出原来的费用,用原来的费用÷现在每包费用,结果用去尾法保留近似数即可。
【详解】
5.3×90÷(5.3-0.3)
=477÷5
≈95(包)
答:现在可以做95包。
【点睛】
关键是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2.6小时
【分析】
先从总费用里减去10元,35-10=25(元),则这25元是1小时后停车的花费。由题意,再用25元除以2.5,25÷2.5=10,即最多停了10个半小时,再除以2,10÷2=5(小时),就是后来最多停车5小时,最后加上开始的1小时,得到6小时。
【详解】
(35-10)÷2.5÷2+1
=25÷2.5÷2+1
=5+1
=6(小时)
答:陈叔叔的汽车在停车场最多停了6小时。
【点睛】
审清题意,读懂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并且不要忽略1小时后,每辆车每半小时收2.5元。
23.300平方厘米
【分析】
由图可知,指示牌是由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底是20厘米,高是10厘米的三角形组成,长方形面积=长×宽,三角形面积=底×高÷2,以此解答。
【详解】
20×10+20×10÷2
=200+100
=300(cm2)
答:组合图形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应用。
24.4;0.72;90;9;0.3
10.8;20;60;39;0.7
【详解】

25.19.18;1.4
【分析】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3)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小数除法运算法则:除数是小数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详解】
5.48×3.5=19.18 2.52÷1.8=1.4

26.x=5;x=6.41
【分析】
①可依据除法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来解答;
②先计算小数乘法,再依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38.4,再依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6,得到方程的解。
【详解】

解:x=12.5÷2.5
x=5
解:6x=38.4+0.06
6x=38.46
x=6.41
27.8.1;0.569;4.35
【分析】
①可利用交换律,将能够凑整的小数放在一起,注意要连同数字前面的符号一块移动;
②可逆用乘法分配律,将56.9提取出来,并把剩下的部分相减,再乘56.9;
③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
5.01-1.9+4.99
=5.01+4.99-1.9
=10-1.9
=8.1
56.9×1.01-56.9
=56.9×(1.01-1)
=56.9×0.01
=0.569
=1.45×[7.2÷2.4]
=1.45×3
=4.3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