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 1982 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制定,在其引导下,我国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并通过。这条路线是在科学分析国情、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目前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
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⑤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4、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
谈话内容
邓小平和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交谈
邓小平南巡期间视察深圳
邓小平考察上海
“南方谈话”
(1992年)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意义,作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意义)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992 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评价邓小平(地位)
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②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⑥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易错警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包括: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一国两制”构想等等。
◆释疑解难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相关史事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关 史事
中共十七大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指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十八大内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中共十九大: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但是我国在地域上、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国家调整国家政策,促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共同富裕。
中共八大: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原因: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
说出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九大召开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联系中共八大与十九大召开的背景,思考回答为什么主要矛盾变化了。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名称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重要意义
闸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奋斗的行动指南
◆知识拓展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意义。
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和根本,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制定其他一切具体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都把党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这不仅为维护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重要准则。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指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4)党中央作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6)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引导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经济特区崛起、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提高等。
1.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道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B
2.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C
3.1980年1月,邓小平说:“现在,特别是青年当中,有人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一定要大力纠正。”他说这段话的意图是( )
A.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B.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要求清除“文革”思想的流毒
B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思想
时间
会议
中心内容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92年
南方谈话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
中共十五大上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思想
时间
会议
中心内容
“三个代表”
2002年
中共十六大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
2007年
中共十七大
提出科学发展观
2012年
中共十八大上
科学发展观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 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上
1.确立了新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 中共十一届三中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
2、 1982 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5、1992 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6、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本节小结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⑤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初,邓小平
谈话内容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意义,作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意义)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地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中共十七大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十八大内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年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