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4 14:5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背景
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1971 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发挥了重要作用。
意义
结果
相关史事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兴得跳起舞来。11月15日, 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
“乔的笑”
提示:可以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霸权地位削弱,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等方面来分析。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它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对美国的影响︰它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
(3)它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通过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从此,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美、中日建交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中美建交原因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因为越南战争,军事、经济实力受到削弱。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严重威胁了美国的全球利益及自身安全。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经济实力的增强,使美国已不能无视中国的作用。美国尼克松政府试图借助中国的力量,扭转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的被动局面。而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特别是1969年珍宝岛事件的爆发,构成了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毛泽东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角度出发,为集中力量抵制苏联霸权主义,开始考虑改善对美关系。中美关系由此出现转机。
相关史事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此时,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了。中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作出了积极的反应。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 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小球转动大球” 的“乒乓外交”
①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 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美建交过程
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2年周恩来在机场接见尼克松
1979年,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会见美国总统卡特
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
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中日建交过程
中美、日建交影响
中国和日本应如何全面发展两国关系?
对中国而言,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对日本而言,应正视历史,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
全方位外交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①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外交策略
②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策略
③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④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外交策略
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②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③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外交成果
大国小国
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等
全方位
(一)全面推进与主要大国关系
(二)巩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三)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四)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五)在热点和全球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六)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七)依法全力保护我国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
(八)积极宣传我国内政外交方针政策
习近平宣布“一帶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外交活动
主要表现
对中国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推进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意义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21个成员。中国参加了西雅图峰会、茂物峰会、大阪峰会等多次峰会,同时,中国还分别在上海、北京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知识拓展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的英文全称是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是英文缩写。它成立于1989年,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于1991年加入后,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等19位领导人出席,江泽民主席发表了讲话。这是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这次会议是亚太合作进入历史新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美苏争霸的僵持   B.中苏的同盟关系
C.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D.中美关系正常化
2.尼克松在回忆录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了当时( )
A.中美双方积极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
B.中美两国已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谋求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是美国单方意愿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受到阻挠
C
A
3.下图是“中美建交纪念馆瓷盘”,瓷盘上标有“1979年”字样。该时间( )
A.尼克松访华的时间
B.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时间
C.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D.该瓷盘的制作时间
C
4.如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苏联解体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
5.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D
6.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交,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又一个重大成果。回顾中国外交历程,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D
7.(2018·福建)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是( )
①“乒乓外交” ②蒋介石阻止了中美交往 ③中美关系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成立于____年,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背景
______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发挥了重要作用。
意义
概况
1945
1971
知识小结
中美建交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中美建交原因
背景
①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②1972年,______访华。毛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9年,中美____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美建交过程
尼克松
正式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过程
中美、日建交影响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全方位外交
奉行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①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外交策略
独立自主的和平
②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策略
③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④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布局。
②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③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外交成果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意义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