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运动员质量为M,吊椅的质量为m,且M>m,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当运动员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
与吊椅一起以加速度大小为a加速上升时,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FT及运动员对吊椅
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的压力FN分别为
汽车从静止开始
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与车相距x=20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
mtm(a+g)
分)
2
1)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6
B
F=)tmg
试判断人能否追上车
(3)若人能追上车,则求经过多长时间人才追上车;若人不能追上车,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M-m)(g-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6.(9分)抛体运动在各类休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氏球的发球问题,设球台长
3.(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
网高h,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
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转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应该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沿相同方向拉
1)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高度为h1处以
(填“同一”或“不同”)位置
)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讨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橡皮条
速度t1被水平发出,落在球台的P1点(如
图中实曲线所示),求P1点距O点的距离
填字母代号)
(2)若球在O点正上方以速度2水平发出,恰好
A.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取得越大越好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要尽量与木板平行
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落在球台的P2点(如
C.两细绳必须等长
图中虚曲线所示),求2的大小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用铅笔画出两个定点的位置时,应使这两个点的距离尽量远些
14.(8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车打点计时器
17.(10分)如图所
条长L=17mn的浅色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37°,以v=2
的速度顺时
针匀速转动.现将一个木炭包放在传送带的底端A处,使木炭包从静止开始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直到顶端
B,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段黑色的径迹,木炭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知
(1)以小车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满
(1)木炭包从底端A到顶端B的时间
(2)木炭包在传送带上留下黑色径迹的长度
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
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
5.08cm
4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a
图线
(11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长L=1.9m,在斜面底端l上方的O点将一小球以速度
3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释放在斜面顶端的滑块,经过一段时问后小球恰好能垂直斜面击中滑块,小球和
滑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
1)抛出点O与斜面顶端的高度差
1.4
].0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4)根据a-M图线求得合外力大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