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代诗歌五首
1
2
4
D
C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5
6
3
7
示例:有的激昂澎湃 有的含苞欲绽
chuàng tì liǎo zì dài tún hào yín jí
(1)眼泪。
(2)聚集。
(3)终当,终要。
(4)因为。
(5)落花。
C
(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8
C
9
10
12
13
14
15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6
17
综合实践·素养练
11
18
19
20
21
22
24
23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怆( )然 涕( )下 青未了( )
决眦( ) 岱( )宗 足鸡豚( )
浩( )荡 吟( )鞭 即( )天涯
?
?
?
?
?
?
?
?
?
chuàng
tì
liǎo
zì
dài
tún
hào
yín
jí
2. 下列诗句的书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飞来山上千浔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独怆然而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缘身在最高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泪。
?
?
?
?
聚集。
终当,终要。
因为。
落花。
?
?
?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代文学家
B.《望岳》——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C.《游山西村》——陆游——北宋爱国诗人
D.《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C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及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征蓬”指远行之人,“大雁”“青鸟”指信使,“阴”指山北水南。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中的“布衣”,意思都是平民,指没有功名或没有官职的人。
C.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绝句每首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绝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6. 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中考?黑龙江龙东】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达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人生遭遇困境时,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时候。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中考?浙江金华改编】春去春回几番景,花开花落总关情。龚自珍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赋予了落花别样的情意。[《己亥杂诗(其五)》]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7. 联系上下文完成一本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登幽州台歌》一诗所表现的不只是天地的浩渺,更有诗人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情绪。诗歌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极富感染力。
B.《望岳》不仅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泰山之顶的决心,更写出了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了诗人的伟大抱负。
C.《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两句,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第二句实写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出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D.《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两句写出了农家人热情、淳朴、好客的性格特点。
(一)【中考?广西桂林改编】
一、诗歌品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9.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营造了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诗人把个人置于广阔无垠的天地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天地无穷、人生有限的苍茫的孤独感。
10. ★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天地苍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二)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作者的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D.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12. 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示例一:“钟”是“聚集”之意,表现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形。
示例二:“割”是“分”的意思,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1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化用了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用在这里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
(三)【中考?湖北襄阳】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4.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15.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诗句寄寓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四)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 本诗的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山西村的?
优美的自然景色,淳朴的乡村民俗。
17. ★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无时”一词写出诗人时时都想去山西村,表达了诗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喜爱山西村的真挚情感。
(五)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 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途穷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19. ★三、四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二、拓展阅读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②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20. 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杏花花影相映、鲜艳绚丽的形象。傍水而开的杏花,妖娆美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相映生辉,饱含着浓郁的春意。
21. ★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主要运用对比(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般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作者想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于污浊。
(七)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①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②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③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④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②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③百年:这里借指晚年。④繁:众多。
2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B.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这些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
C.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常作客”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
D.本诗通篇对偶,不仅每一联的上下两句成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首联前一句“天”对“风”,“高”对“急”,读来富有节奏感。
23. 本诗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诗名句,请从写景的角度进行赏析。
①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②俯仰结合,描绘出秋天萧条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寓情于景,诗人将自己浓烈的情感蕴含于景物之中。
24.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下面的诗词句分类整理,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③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
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通过这次诵读比赛,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