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二)内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二)内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1-02 10:38:48

文档简介

22.填表题:
在下列空格中填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言论的代表著作
学派 代表人物 言论代表著作
《论语》
孟子
道家
庄子 —————————————
《墨子》
《韩非子》
兵家
23.图中读史:
(1) 图中等号的左边是什么人?
(2)这个等式反映了什么问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
材料二: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牛尊”。
请你把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结合起来,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什么问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 李太守是谁?他是什么时期哪国人?
(2) 李太守主持修筑了一个什么样的工程?该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3) 伯禹是谁?为什么把他与李太守相提并论?
26.阅读下列材料: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请回答:
(1)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
(2) 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他的作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7.环境能源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二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人类只有善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下去。
请回答:
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提出了保护自然的思想,他是谁?属于哪家学派?
这种观点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请你说一说,今天我们在利用资源方面应该怎么办?
www.xkb1.com ( http: / / www.xkb1.com / )22.识图填空题:
下图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一是___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遗址。
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居住________式的房子。
活动在________流域。
(2) 图片二是___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遗址。
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居住________式的房子。
活动在________流域。www.xkb1.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3.填表题: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比较: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使用石器 火的来源
北京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山顶洞人
24.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民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5.材料解析:
1937年清明节那天,毛泽东派人到黄陵县祭奠黄帝,并献上他写的祭奠黄帝陵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蛾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请回答:
(1)文中的“始祖”指的是谁?

(2)“始祖”有哪些贡献?

(3)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26.材料解析: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而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白虎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神农氏“教民农作”的原因是什么?请说说从事“农作”的条件有哪些?
(2)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27.材料解析: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请回答: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

(2)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xkb1.com
(3)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