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4 20:4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入新课
从前面的课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宋代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从这幅《清明上河图》中,你能感受到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吗?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学习目标
1.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
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
其词风的特点,知道司马光和《资
治通鉴》
3.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
代表人物与作品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大都市
南宋 临安
宋元时期的商业发达,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北宋开封大相国寺
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的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探究一:什么是“瓦子”“勾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娱乐演出
瓦子
勾栏
出现原因:
繁华的都市生活——杂剧
杂剧陶俑
宋元时期戏剧的主要表演形式——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兴盛。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吹口哨和舞蹈
吹笛和击节板
探究二:欢乐竞猜——这是什么节日?
一位白发老人用红色、火光和炸响驱走了“年”这头怪兽,以后每到过这个节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放爆竹,并且灯火通明。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春节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
欢乐竞猜——这是什么节日?
元宵节
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在平定了“诸吕之乱”后登基。他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了与民同乐的节日,那天家家要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欢乐竞猜——这是什么节日?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除了吃月饼,这一天,人们还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烧塔等。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中秋节
欢乐竞猜——这是什么节日?
一位爱国诗人,在流放途中听说楚怀王客死他乡和郢(Ying)城被攻破的噩耗后,投入了汨(Mi)罗江中,后来人们把食物投入到江中,以便诱食蛟龙水兽,使他的尸体免遭伤害。我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端午节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长短不一,唐朝时已出现,流行于宋。常用的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等。很多宋词中都体现了关心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的主题。



二、宋词和元曲
1、可以唱的文学——宋词
人物
时代
特点
苏轼
北宋
词风豪迈而飘逸,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李清照
两宋
之交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辛弃疾
南宋
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3)代表
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关汉卿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元杂剧、散曲和南戏等称元曲。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等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
“元曲四大家”
2、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曲
探究四: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
元曲中的悲剧大师——关汉卿
关汉卿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窦娥冤》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在刑场的唱词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探究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
政治家
2.《资治通鉴》
(1)体例: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纵贯中国16个朝代
(3)书名内涵: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司马光
(4)地位: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
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
称为“史学两司马”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都市生活
文学艺术
娱乐:大相国寺和瓦子勾栏
杂剧:形成于宋代,
兴盛于元朝
传统节日:春节等
宋词:苏轼、李清照、
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与《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随堂训练
1.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B
2.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声声慢》 B.《资治通鉴》
C.《念奴娇》 D.《窦娥冤》
D
3.连线题。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