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下 第八单元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下 第八单元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07 14:0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药与急救
课题
用药与急救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2.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了解急救应注意的问题。
3.说出出血的急救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以及模拟处理急救,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安全用药,加强自我保健的科学意识,学会关注生命、热爱生命。
2.通过参与急救行动,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会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知道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2.准确归纳急救三步骤;模拟练习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教学难点
1.熟记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
2.模拟练习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有个头疼脑热时,家长通常给我们吃点药就好了,这样做可以吗?当然可以,但前提是家长要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一旦用错药,不仅耽误治病,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显然,做到安全用药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呢?
认识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举例说明用错药的严重后果。
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经历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拓展
1.药物的不良反应
(1)副作用:指药物在正常治疗剂量下使用时所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较轻微。例如,麻黄碱在解除支气管哮喘时,也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引起失眠。
(2)过敏反应:指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如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时,轻者会出现皮疹及哮喘发作,严重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3)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过于敏感而产生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一般较严重。如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溃疡、出血或穿孔。
知道什么是安全用药。
了解几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视频介绍什么是安全用药。
拓展几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4)致畸作用:指有些药物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而导致畸胎。如沙利度胺会导致胎儿四肢短小。
提示:“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
2.药物分类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项目
处方药
非处方药
概念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适用疾病类型
病情较重、需要医生确诊
小伤小病
疾病诊断方式
医生
患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
取药凭据
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
不需处方,自行购买
简称
Rx
OTC
举例
青霉素、阿奇霉素等
阿司匹林、板蓝根颗粒等
3.安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对症下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不良反应(副作用)、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应特别注意适应症、有效期和注意事项。
拓展:药品有效期的识别
(1)根据药品标明的有效期识别。如标有“有效期:2019年7月”的药,该药可用到2019年7月31日。
(2)根据药品标明的失效期识别。如标有“失效期:2019年10月”的药,该药只能使用到2019年9月30日。
(3)根据药物的生产批号识别。国产药物的生产批号一般由6~8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生产年份,紧接的后两位表示生产月份,最后2~4位表示该药是第几批。例如,批号为180108,有效期为2年,表示该药是“2018年1月生产的第8批,可使用至2020年1月31日”。
4.识别药物说明书
我们平时使用的各种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附带有药品说明书。一般来说,药品说明书中的以下几项内容非常重要,使用之前要仔细阅读。
(1)主要成分
指药物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如果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药用植物、动物、矿物中获取的,则属于中药;如果有效成分主要由化学物质合成,则属于西药。
教材第88页“讨论”
①提示: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药用植物、动物、矿物中获取的;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物制剂。
(2)作用与用途(功能主治或适应症)
主要说明药物对哪些病起作用,即能治疗何种病症。
知道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相关知识。
学习安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药品有效期的识别。
根据实例识别药物说明书。分析了解药品说明书中的各个项目。
图文介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相关知识。
图文介绍安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拓展药品有效期的识别。
引导根据实例识别药物说明书,分别介绍药品说明书中的各个项目。
(3)用法与用量
“用法”主要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如有些药是口服的,有些药是外用的,有些药是针剂等;服药时间分为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等。“用量”是指“用药的多少及用药次数”,有些时候必须与药品规格结合起来确定。
注意:如果没有特殊说明,说明书中的用法与用量是针对成年人的。如果儿童服用,应遵医嘱。
(4)注意事项
指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事项,如有些药物注明了“禁用”“慎用”“忌用”或“遵医嘱”等。
(5)贮藏
指药物的贮藏方法及条件。一般为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6)药物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在有效期内的药物可以使用,过了有效期的药物就不能再使用了。不同药物的有效期不同,一般来说,药物的有效期为1~5年,没有规定或标明有效期的药物,有效期一般按5年计算。我们可以根据药物的生产日期来判断是否过期。
(7)执行标准和批准文号
说明该药物经过国家检验合格,否则为非法药物,不能使用。
教材第88页“讨论”
②使用说明中的药物名称、作用类别、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③药物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会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药效。
④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5.家庭小药箱
(1)配备原则
①根据家庭人员的组成和健康状况:如有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准备他们用的药。家里有高血压病人、结核病人、冠心病病人、癫痫病人等,治疗这些病的药物应常备不断;家庭药箱严禁混入家庭成员过敏的药物。
②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有些药的毒副作用已得到充分暴露,一般说明书上都有明确说明,容易发现和预防。有些新药由于使用时间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反应,不适于家庭备用。
③选择疗效稳定、用法简单的药物:尽量选择口服药、外用药,少选或不选注射药物。
④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用药。
(2)注意贮藏
备用的药物应放在干燥、通风、阴暗处及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
(3)定期检查药物质量
看其是否过期、霉变、失效等。
(4)常备药物
①内服药:感冒冲剂——治疗感冒,阿司匹林——解热镇痛,黄连素——急性肠炎。
②外用药:酒精——消毒、杀菌,碘伏——杀菌、清洗伤口。
③医疗用具:棉签、纱布、胶布、创可贴、体温计等。
(5)特殊药物
硝酸甘油——心脏病急救。
6.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
(1)目的要求:通过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学会把用药常识应用到生活中。
完成讨论。
知道家庭小药箱的配备原则和贮藏等知识。
尝试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
指导完成讨论。
自学家庭小药箱的配备原则和贮藏等知识。
指导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
(2)药物清单(仅供参考):根据教材中的提示,旅行时需要携带的药品有:防止腹泻的吡哌酸片等;治疗感冒的新速效感冒片或速效感冒胶囊等;退烧的阿司匹林泡腾片等;用于外伤的创可贴等。如果晕车还要带乘晕宁,如果有患心脏病的人要配备硝酸甘油。还要根据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准备。
注意:①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要根据旅行人员的健康状况及体质来设计。
②药箱中所带药物要少而精,且所带药物应当用法简单、携带方便、疗效确切。
③旅途中一旦发生了不能靠小药箱中的药物救治的意外伤害或疾病,要及时找当地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探究二、急救步骤
1.判断并确认环境安全、伤势或病况(意识、呼吸心跳)
2.紧急呼救 (详细地址、伤者或病人情况、受伤的原因)
3.现场救护 (心肺复苏顺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注意:(1)引导学生明确急救的顺序。讲解并示范辨别心跳的方法——触摸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触电现场的急救电话内容,归纳拨打120时电话内容中必须包含的信息。
(3)展示有关资料,讲授黄金4分钟,强调在黄金4分钟内实施救护的重要性。
阅读教材P90~91内容,试着归纳急救步骤。
尝试找到颈动脉并感受颈动脉的搏动。
通过实例归纳拨打120急救电话时电话内容中 必须包含的信息。
认同在危急的事故现场,时间就是生命。熟记心肺复苏的正确顺序。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并对一些急救常识进行归纳小结,形成较为系统化的急救知识,掌握急救的步骤。
通过资料分析加强学生对黄金4分钟的认识,认同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探究三、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1.播放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视频,提醒学生关注操作要点。
2.提出问题:心肺复苏有哪些操作要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用图示进行小结:
(1)胸外心脏按压①按压位置②双手放置方式③施救者的位置和身体姿势④按压频率和按压深度
(2)人工呼吸①开放气道②清理口腔异物③口对口吹气
3.进行课堂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模仿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观看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视频。
回答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现场模仿。
由一名学生带领,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
先通过观看视频进行直观感受,再通过要点小结加深理性认识,然后通过模拟练习进行实践体验,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强化本节课的重难点——心肺复苏操作,从而实现难点的突破。
探究四、出血和止血
1.三种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思维训练:课件展示三种外出血的情况,包括血液颜色、流量与流速,要求学生识别出“何种血管受伤出血”。
2.止血方法
加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远心端止血。
(1)强调大静脉和动脉出血的危害性和及时止血的紧迫性。
(2)讲解动、静脉止血部位的不同,并用课件展示不同血管出血的不同止血方法。
(3)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止血活动,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点拨、点评和激励。
拓展:课件补充展示其他的急救方法(如骨折、煤气中毒、触电等的急救方法),提供可进一步学习的网址。
延伸:提出倡议:热爱生命,在遭遇意外事故时,要沉着冷静,运用学到的急救知识进行自救、互救。伸出双手,挽救生命!
识别判断外出血:观看课件,联系七年级的血液循环的知识,分辨并判断三种血管的出血情况。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动、静脉止血部位的不同,了解不同血管出血的不同止血方法。
由一名学生进行现场的止血操作示范和要点讲解。
小组活动:模拟实施止血。各小组使用所给材料在组员模特身上完成三种外出血的止血任务并进行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进行纠错与补充。
进一步了解其他的急救方法。
响应倡议,感悟生命的珍贵,激发自救、救人的勇气。
通过回顾旧知、重点讲授出血类型和止血方法,突出学习重点。
通过学生引领示范和小组模拟止血包扎活动,使学生把教材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既巩固了止血方法,又训练了实际操作能力。
开阔学生视野,为进一步学习提供可能。
进行情感教育,深化学习效果。
三、课堂小结
用药与急救了解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安全用药分清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对症下药用法用量按说明书或遵医嘱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常用急救方法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出血护理毛细血管出血→消毒包扎即可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远心端止血骨折急救方法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四、当堂演练
1.安全用药是为了 ( A )
A.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及危害 B.调节生理功能
C.增强体质 D.以上各项都是
2.下列做法哪些不符合安全用药的要求 ( A )
A.患同样的病,吃同样的药 B.患病时,请医生诊断后用药
C.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 D.药物密封保存
3.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模拟训练中,李明同学采取了如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B )
A.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流通的场所 B.让被救者侧卧、头后仰
C.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D.捏住被救者鼻孔,口对口用力吹气
4.下列情况发生后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抢救的是 ( D )
A.溺水 B.煤气中毒 C.触电 D.肋骨折断
5.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出血的血管可能是 ( C )
A.大动脉 B.小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
6.小明一家人准备到北京观看奥运会,由于他的奶奶有心脏病、妈妈晕车、爸爸有胃病,为了能够照顾好家人,他的旅行小药箱里配备的常用药必须要有 ( D )
A.晕海宁、珍视明、咽喉片 B.止痛素、止泻灵、感康
C.乘晕宁、胃安、白加黑 D.硝酸甘油、乘晕宁、胃长宁
7.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据此请分析回答:
(1)健胃消食片的药盒上有“OTC”标志,这表明它属于  非处方  药,这类药物适于消费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健胃消食片说明书注明的主要成分有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这表明健胃消食片是  中药  (填“中药”或“西药”)。某人因消化不良口服健胃消食片,为了好得快,超过规定用量服药,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  不对,过量服用药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
(2)对心脏骤停患者,应争分夺秒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救护者需在患者的  一侧  ,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压患者的  胸骨下端  ,使其下陷至少  5  厘米,然后放松。?
(3)如图a所示的出血现象是鲜红色的血液从伤口喷出,图b所示的出血现象是暗红色的血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据此可知a、b两图所示受伤血管分别是  动脉、静脉  ,止血方法是用手指或止血带压迫a图所示受伤血管的  近心端  ,压迫b图所示受伤血管的  远心端  。?
【课堂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安全用药和急救的方法,关键在于实际训练和应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带一份药品说明书,并清楚上面提供的各项信息,课后作业就是清理自己家的药箱,清除过期的、不合格的药物,重新进行更科学的摆放。以实践创设情境,学习急救措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更容易掌握一些有关急救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