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一课一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习题-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一课一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习题-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4 16:0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不能确定
2.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这个平行四边形的(  )条高.
A.1
B.2
C.无数条
3.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
A.用上面4根小棒可以围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B.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对边依然平行且相等,周长也不变.
C.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D.以AB为底,OM为高,只能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用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沿对角线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相比,周长____,面积____,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是(  )
A.不变
不变
B.不变
变大
C.变大
变小
D.不变
变小
5.下面错误的是(  )
A.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B.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
C.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D.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无数条高
6.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  )条垂直线段.
A.1
B.2
C.无数
7.如图是学校的沙坑,A点是苹苹跳远时脚后跟落人沙坑的点,哪条线段的长度表示她的成绩比较合理?(  )
A.线段AB
B.线段AC
C.线段AD
8.在正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相交
9.一张圆形的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的折痕(  )
A.一定互相平行
B.一定互相垂直
C.可能互相平行,可能互相垂直
10.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条.
A.1
B.2
C.3
D.无数
11.把一个四边形撕成了三部分,其中两部分如图,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梯形
12.下面的图形中,属于平行四边形的共有(  )个.
A.1
B.2
C.3
D.4
13.下列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平行线延长也可能相交
B.梯形有无数条高
C.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4.延长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它们(  )
A.永不相交
B.相交
C.无法判断
15.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形状 
 ,周长 
 .
A.相同
B.不一定相同
C.相等D.不一定相等
二.填空题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 
 ,长方形的两条邻边互相 
 .
2.教室黑板的两组对边分别 
 ,且长度 
 ,邻边互相 
 .
3.如图,春光小学的伸缩门应用了平行四边形 
 的特点.
4.如图.
(1)如果把梯形记作:梯形ABDC,那么请你在图中再找一个梯形,用这种表达方式记作:梯形 
 .
(2)如果把梯形AEFC的上底记作:AE,那么下底记作 
 ,高记作 
 .这是一个 
 梯形.
5.图形中有 
 组平行线, 
 组垂线.
三.判断题
1.如图中共有3组平行线. 
 (判断对错)
2.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不易变形的特性.(

3.画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时,只用量角器就可以画出来.(

4.这样的四根小棒可以围成许多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5.我们平常见到的电动伸缩门就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稳定性的特点.(

四.操作题
18.画出如图各图形所给底边上的高.
2.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先从如图中任意选出两点画出一条直线.
②再通过第三点画出它的平行线和垂线
3.过A点作对边的垂线和平行线.
五.解答题
1.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若你把一个梯形两腰的中点进行连结,得到的这条线段就是这个梯形的中位线.
(1)试画出这个梯形的中位线.(用铅笔和直尺作图)
(2)量一量中位线的长度,再量一量这个梯形上底和下底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写在下面?
3.在如图中找出一组平行线,用实线画出来.
4.在图中画出和AB平行的线段,和DC垂直的线段.
5.过B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6.在图中找出一组平行线,用实线画出.
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D.4.D.5.B.6.C.7.B.8.B.
9.B.10.A.11.D.12.D.13.A.14.A.15.B.
二.填空题
1.平行,垂直.
2.平行,相等,垂直.
3.易变形.
4.AEFC;CF,EF,直角.
5.两,3.
三.判断题
1.×.2.×.3.×.4.√.5.×.
四.操作题
1.解:画法如下:
2.解:
3.解:过A点作对边的垂线(红色)和平行线(绿色).
五.解答题
1.解:画图如下:
2.解:(1)如图所示:
(2)我的发现:梯形中位线=上底和下底的和的一半.
3.解:
4.解:
5.解:作图如下:
6.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