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05 00:0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弹力
1.(2020湖南邵阳中考)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2.(2020独家原创试题)“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古代“君子六艺”,其中如图7-2-1所示的“射”指的就是“射箭”,拉弓射箭时,弓弦发生形变后会对________产生弹力,这个力的方向与手的拉力方向________
(选填“相同”或“相反”)。制作射箭所用的弓,选用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知识点二
弹簧测力计
3.(2020山东临沂沂水期末)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时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B.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C.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D.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测量范围的力
4.(2018河北秦皇岛海港期中)如图7-2-2所示,某同学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则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图中所测力的大小为________
5.(2020广东深圳一模改编)小明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拉力
的关系”实验。如表是小明同学收集的实验数据。
(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表中的空白处。
(2)在坐标系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
(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支持你上述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一个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对本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你觉得运用图像分析的优点有哪些?(说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模拟全练
6.(2020山东滨州无棣期末,8,★★☆)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各用力5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
A.10N
B.5
N
C.O
N
D.上述均不对
7.(2019河北石家庄行唐期末,6,★★☆)如图所示,A、B、C、D顺序表示了射箭的整个过程,运动员先将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弓,将弓拉满后松手,箭疾驰而去,在以上过程中,弓的弹力最大的时刻是
(
)
8.(2019河南郑州二模,6,★★☆)小欣给爸爸拿图7-2-5所示的茶杯,不小心失手,茶杯盖和茶杯同时掉落地
上。若忽略空气阻力,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二者之间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
弹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9河南大学附中期中,19,★★☆)如图7-2-6所示,手用10N的力压气球,气球会变形,画出气球对手的
弹力的示意图。
图7-2-6
五年中考全练
10.(2019台湾省中考,8,★★☆)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
弹簧悬挂重量为W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及W2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7-2-7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则W1:W2应为
(
)
A.1:2
B.2:1
C.2:3
D.3:2
11.[
2020广东中考,16(2),★☆☆]图7-2-8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检查指针、弹簧与外
壳之间是否________,指针是否________。
12.(2018湖南株洲中考,25,★☆☆)一弹簧测力计如图7-2-9所示,其刻度________(填“是”或“不是”)均匀
的,量程为________N,分度值为________N,读数为________N。
核心素养全练
13.(2020安徽C20教育联盟一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如表记录了某根弹簧弹性限度内所受拉力与弹簧长度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格空格处应填________
14.(2018山西中考)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制作一个简易
测力计。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
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1N、2N、3N、4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
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7-2-10中绘制出△L-F图像。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
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一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N的刻度,在0刻度线与4N刻度线之间分成4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
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2节
弹力
知识能力全练
1.B
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B符合题意;其他三个现象中发生形变的物体均不能恢复原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2.【答案】手
相反

【解析】拉弓射箭,弓弦受力发生形变,弓弦发生了弹性形变,弓弦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手)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手拉弓弦的力与弓弦对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弓弦对手的弹力方向与手的拉力方向相反。弓弦放手后要恢复原状才能多次使用,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制作弓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弹性。
3.B
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否则会造成测量错误,故A正确;为测量准确,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所以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测量,也可以倾斜测量,故B错误、C正确;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会造成测量不准,甚至损坏弹簧测力计,故D正确。
4.【答案】0~5N
0.2N
2.8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5N,故量程为0~5N;每一大格为1N,每一大格又分为5小格,每一小格(分度值)为0.2N指针指在“2”后第4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0.2N×4=2.8N
5.【答案】(1)3.6
(2)如图所示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4)图像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5)弹簧测力计
(6)用图像分析实验数据更直观明了(或可以了解变化趋势;可以得到其间任意伸长量对应的拉力大小等)
【解析】(1)通过观察表格中数据可知:拉力每增加0.5N,弹簧的伸长量就增加1.2cm,则当拉力为1.5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3.6cm;(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描点连线即可;(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4)由图像可以看出,弹簧的伸长量与
拉力的关系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正比例函数图像;(5)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此验结论应用在我们所学过的弹簧测力计这一测量工具中;(6)用图像分析实验数据更直观明了;可以了解变化趋势;可以得到其间任意伸长量对应的拉力大小等。
三年模拟全练
6.B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挂钩一端受到的拉力大小由题知,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受的力均为5N,处于静止状态,挂钩一端受的力为5N,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7.C
拉弓时,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将弓拉满,弓的弹性形变最大,弹力最大。
8.【答案】没有二者之间没有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也就没有弹力【解析】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二者没有发生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二者之间没有弹力。
9.【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气球对手的弹力垂直接触面向上作用点在手和气球接触部分的中点。
五年中考全练
10.B
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
=,解得
=
11.【答案】卡住
调零
【解析】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首先应轻轻拉动几次,目的是检查指针、弹簧与外壳之间是否卡住,避免造成测量不准,其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需要调零。
12.【答案】是
0~5
0.2
2.6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刻度是均匀的;从图可以看出,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量程是0~5N,此时指针指到第13个格,故示数为13×0.2N=2.6N。
核心素养全练
13.【答案】7.8
【解析】本题考查了“数据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推理能力”。由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可知,弹簧原长l0=3.0cm;当拉力F2=0.3N时,弹簧的伸长量△l2=l2-l0=4.2cm-3.0cm=1.2cm;当拉力F5=1.2N时,弹簧的伸长量
△l5=l5-l0=l5-3.0cm。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可得到关系式=,即=,解得:l5=7.8cm
14.【答案】(1)如图所示
(2)方案一,理由为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但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采用描点作图绘制出△L-F图像。
(2)从方案一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橡皮筋伸长量与拉力不成正比,标注的刻度应该是不均匀的,所以应选择方案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