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课件共38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课件共38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04 16:32: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自然环境(1)教案
主备人:阳金芳
审核人:向剑平
日期:2021.02.20
本章课时序号:1


自然环境(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识记亚洲的重要地形,掌握亚洲的地势特点;2.
能识记亚洲的重要河流;3.
学会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4.
了解亚洲地理集锦(之最);5.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复习判读地形地势的知识,为学习亚洲地形铺路架桥;通过学生读图和ppt展示重要内容,认识亚洲地形地势特点;通过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理解亚洲的河流特征;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课堂总结,梳理知识要点,将知识系统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地理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作为亚洲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亚洲的地形、地势;理解亚洲的河流特征。
教学难点
从亚洲的地形图获取地形和河流相关信息。初步学会根据地形地势分析河流特征的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图片等资料,制作ppt教学课件;选编习题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讨论法、归纳法




一、情景展示,温故导新(一)复习铺垫说一说:1、
判读地形、地势的地图有哪几种?学生交流回答,教师用ppt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如何根据颜色判断海拔高度?学生回答,教师用ppt展示:根据图例颜色的海拔高度判读不同范围对应的海拔高度。3、
陆地表面的地形有哪些类型?怎样区分?学生回答,教师ppt演示: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高,内部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4、
请学生再次欣赏:七年级上册中五种地形图。(二)引入课题1、
情景导入:有一首歌:“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歌叫做《亚洲雄风》。
多么豪迈,多么激昂!
我们亚洲简直是一幅山河壮丽的画卷!2、
揭示课题(1)提出问题怎样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怎样简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指导学法?认识一个地区地形、地势、河流、气候等特点;?分析一个地区是地形、地势对河流、气候的影响;?与同类地区进行比较,把握自然环境的差异;?了解地区的地理集锦,把握地区地理之最。二、教学新知,启智赋能(一)判读亚洲的地形地势1、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形,怎样把握一个区域的地势?学生联系前面复习的有关地形判读方法回答,教师展示:根据等高线地图或分层设色地图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形。根据地形变化判读地势变化的趋势。运用地形剖面示意图,直观清晰地认识地势变化情况。2、
读“图6.8亚洲地形图”——归纳地形、地势特征(1)判读中部的高原、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2)判读四周较低的地形单元①北部从西往东依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②东部从北往南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③南部由西往东依次是: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3、
读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分析亚洲地势。4、
归纳:?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二)读“图6.8亚洲地形图”——归纳河流特征
1、
启发师:有一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根据亚洲的地形、地势,你能知道亚洲的大河大多发源于哪些部位吗?会往什么方向流向哪里吗?
2、
学生读图,找出亚洲的大河(PPT展示)(1)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2)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黄河、长江、湄公河等(3)注入印度洋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3、
归纳
?亚洲河流众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呈放射状分布?流向四周的大洋。?有的消失于沙漠或内陆湖泊(三)阅读“亚洲地理集锦”,了解亚洲“之最”1、
学生阅读(教师提示分类记忆、比较记忆)2、
教师检查,师生多边活动3、
概括记忆方法
分类记忆:如分山脉高原、半岛群岛、湖泊比较记忆:如最大、最高与最长,亚洲之最与世界之最,淡水湖与咸水湖等(四)活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1、
活动: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1)读图,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①读图6.11,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海拔。生答: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位于北美洲的西部,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大平原位于北美洲的中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在北美洲的中部,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之后ppt展示)②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部分,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生答: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地和高原,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脉和高原。(之后ppt展示)③读图6.12,指出北美洲的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变化的特点。出示图片学生回答,教师用ppt展示:由西到东,北美洲地势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①在图6.11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标出它们的流向。生:先找密西西比河及支流,然后根据周边地形和海拔判断河流的流向师:指名回答,并用ppt展示:答: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由东、西两边向中间汇入干流,干流由北向南流入墨西哥湾。流向如图所示。②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学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分析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得出结论,并用ppt展示:答: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势影响。北美洲东、西两边是较高的山地、高原,中间是海拔较低的平原,所以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向中间汇入干流。由于中部平原的南面的海拔比北部更低,所以干流由北向南流入墨西哥湾。三、课堂练习,固基提能1.
(绥化中考)亚洲地势起伏很大,其特点突出地表现为(

A.
东南高,西北低
B.
中部高,四周低
C.
西高东低
D.
南北纵列分布【答案】C【解析】亚洲中部有高俊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所以,中部高,四周低。故选C.
2.
关于亚洲河流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向东流入太平洋
B.
全部向南流入印度洋C.
全部从不同方向流入各大洋
D.
恒河流入印度洋
【答案】D【解析】亚洲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但有的河并不注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内陆湖泊中,所以A、B、C错误,故选D.3.
(铁西区月考)下列有关亚洲之最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B.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C.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D.
贝加尔湖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答案】A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所以B,C,D均错误,故选A.4.
读右边“亚洲的范围”图,回答问题:⑴亚洲东临
洋,南临
洋。⑵将图中字母所代表是地理事物名称填在后面的横线上。山脉:A
,B
.高原:E
,F
.河流:C
,D
.(学生认真读图,师生订正)【答案】(1)太平洋,印度洋(2)A:喜马拉雅山脉,B:乌拉尔山脉,E:伊朗高原,F:青藏高原,C:勒拉河,D长江。【解析】仔细观察,可对照课本图6.8作答。四、梳理知识,总结提高1、
你能简述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吗?2、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哪里?流向哪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出发,先复习判读地形的依据和方法等基础知识,然后组织学生读“图6.8亚洲的地形”,引导学生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图例,判断亚洲各个部位的地形,从图中找出主要的高原、山地,并结合“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分析亚洲的“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河流的发源地及流向,得出了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流入大洋等结论。然后,展示“亚洲地理集锦”,学生了解了亚洲的世界之最和亚洲之最。最后,通过活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地势及河流流向,通过横向比较,进一步强化了对亚洲地形、河流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了解了北美洲的地形、地势以及河流的特点,学会了用地形分析河流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以教材为蓝本,以学生读图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读地图,用地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根据地理知识解释和分析地理自然环境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过程环环紧扣,教学效果较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第一节自然环境(1)
2021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
能识记亚洲的重要地形,掌握亚洲的地势特点;
2.
能识记亚洲的重要河流;
3.
学会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4.
了解亚洲地理集锦(之最);
5.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
判读地形、地势的地图有哪几种?
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如何根据颜色判断海拔高度?
根据图例颜色的海拔高度判读不同范围对应的海拔高度。
3.
陆地表面的地形有哪些类型?怎样区分?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高,内部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请你再次欣赏:七年级上册中五种地形图。
有一首歌:“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歌叫做《亚洲雄风》。
多么豪迈,多么激昂!
我们亚洲简直是一幅山河壮丽的画卷!
怎样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
认识一个地区地形、地势、河流、气候等特点
分析一个地区是地形、地势对河流、气候的影响
与同类地区进行比较,把握自然环境的差异
了解地区的地理集锦,把握地区地理之最
如何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形,怎样把握一个区域的地势?
根据等高线地图或分层设色地图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形。
根据地形变化判读地势变化的趋势。
运用地形剖面示意图,直观清晰地认识地势变化情况。
读亚洲的地形图,填空:
对照图例可以看出亚洲:
中部
,四周

中部以
高原和
高原最为高俊,其中
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青藏
帕米尔
喜马拉雅
图6.8
亚洲的地形
读亚洲的地形图,填空:
亚洲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北部有:



东部有:


图6.8
亚洲的地形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读亚洲的地形图,填空:
亚洲南部由东向西有:




图6.8
亚洲的地形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印度河平原
伊朗高原
运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沿地形剖面线的地势变化。
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说一说由西到东,亚洲地势是如何变化的?
说一说:
由西到东,亚洲地势呈现出
“低——高——低”的变化!
有一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根据亚洲的地形、地势,你能知道亚洲的大河大多发源于哪些部位吗?会往什么方向流向哪里吗?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流长。
读亚洲的地形图,填空:
图6.8
亚洲的地形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


等。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读亚洲的地形图,填空:
图6.8
亚洲的地形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


等。
黄河
长江
湄公河
读亚洲的地形图,填空:
图6.8
亚洲的地形
注入印度洋洋的河流有:

等。
恒河
印度河
读亚洲的地形图,填空:
图6.8
亚洲的地形
消失在沙漠或最终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有:


等。
塔里木河
阿姆河
锡尔河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86米。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亚洲之最)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阅读材料
亚洲地理集锦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
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世界陆地最低点。
由于湖水含盐量大,人可以轻松地漂浮在水面上。
(如右图)
阅读材料
亚洲地理集锦
死海
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中部是
高俊的高原、山地,四周是较低的地形单元。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
状流入
四周的大洋,源远而流长,有的消失在沙漠或内
陆湖泊中。
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
1.
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在右图(图6.11)中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图6.11
北美洲地形
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
答:(1)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位于北美洲的西部,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大平原位于北美洲的中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在北美洲的中部,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图6.11
北美洲地形
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部分,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
答:(2)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地和高原,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脉和高原。
图6.11
北美洲地形
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
1.
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3)读下图(图6.12),指出北美洲的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变化的特点。
图6.12
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形剖面图
由西到东,北美洲地势呈现出
“高——低——高”的变化!
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
2.
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在图6.11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标出它们的流向。
(2)结合图6.12,分析这些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图6.11
北美洲地形
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
2.
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图6.11
北美洲地形
答:(1)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由东、西两边向中间汇入干流,干流由北向南流入墨西哥湾。流向如图所示。
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
2.
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图6.11
北美洲地形
答:(2)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势影响。北美洲东、西两边是较高的山地、高原,中间是海拔较低的平原,所以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向中间汇入干流。由于中部平原的南面的海拔比北部更低,所以干流由北向南流入墨西哥湾。
北美洲的地形:呈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大的山地、高
原,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脉;
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从东西两边汇入中间平原,流向墨西哥湾。
1
C
【解析】亚洲中部有高俊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所以,中部高,四周低。故选C.
1.
(绥化中考)亚洲地势起伏很大,其特点突出地表现为


A.
东南高,西北低
B.
中部高,四周低
C.
西高东低
D.
南北纵列分布
2.
关于亚洲河流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向东流入太平洋
B.
全部向南流入印度洋
C.
全部从不同方向流入各大洋
D.
恒河流入印度洋
D
【解析】亚洲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但有的河并不注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内陆湖泊中,所以A、B、C错误,故选D.
3.
(铁西区月考)下列有关亚洲之最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B.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C.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D.
贝加尔湖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A
【解析】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所以B,C,D均错误,故选A.

A
B
C
D
E
F
4.
读“亚洲地形图”回答问题:
⑴亚洲东临
洋,南临
洋。
⑵将图中字母所代表是地理事物名称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山脉:A

B
.
高原:E
,F
.
河流:C
,D
.
勒拉河
太平
印度
喜马拉雅山脉
乌拉尔山脉
伊朗高原
青藏高原
长江
1.
你能简述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吗?
地形:

地势:

以高原、山地为主
中部高,四周低
2.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哪里?流向哪里?
答: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大洋,有点消失在沙漠中或内陆湖泊中。
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
地势起伏大
河流众多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分布
流向四周海洋,有的消失在沙漠湖泊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