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 乙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乙烯的来源和用途;能写出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能说出乙烯的物理性质能写出乙烯典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 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
[板书]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 乙烯
[提问] 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板书] 一、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1、主要来源:石油
2、用途:(1)植物生长调节剂
(2)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投影]课本制取烯烃装置图
[演示实验]
1、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2、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点燃,观察现象。
[提问] 现象?
[板书] 1、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
3、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提问] 由实验现象可知,乙烯有着与烷烃不同的性质,这是什么决定的呢?
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 结构决定性质!
[观察]乙烯的分子模型
[提问] 乙烯的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板书] 二、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
空间构型:平面型分子,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120°
[小结] 1、烯烃的概念: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叫做烯烃。
2、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思考]已知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615KJ/mol)小于碳碳单键的键能(348KJ/mol)的2倍,同时双键中两个键的键能也不相等。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讲解] 说明碳碳双键中有一根键容易断裂,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提问]试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1、氧化反应
(1)被氧气氧化(燃烧)
(2)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本身被氧化成CO2
2、加成反应
[观看动画]模拟加成反应
[讲述]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板书]
[讨论]1、与H2、HCl、H2O(H-OH)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子之间也可以相互加成,得到什么产物呢?
3、加聚反应
[板书]
[实践活动] 乙烯的催熟
[小结]
[作业]
【当堂检测】
1、在1.01×105Pa、150℃条件下,某烃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烃可能是( )
A.CH4 B.C2H6 C.C2H4 D.C2H2
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最好的方法是(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 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 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3、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B. 能在空气中燃烧
C. 能使溴水退色
D. 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4、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 CH3CH3 B. CH3CHCl2
C. CH3CH2OH D. CH3CH2Br
【答案】 BC、B 、B 、 AC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冒出黑烟
C.乙烯可作香蕉等果实的催熟剂
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2、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再与氯气彻底取代,两个过程共用氯气( )
A.1mol B.4mol C.5mol D.6mol
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四氯化碳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黄绿色消失
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答案】D、C、C、C
临清一中 王珍学校:临清一中 学科:化学 编写人:高泽岭 审稿人:高泽岭
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使学生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
通过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
4、通过烷烃分子通式的总结推导过程,学会用“通式思想”认识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解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2、从甲烷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教学难点: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投影】:几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式
师:在有机物中,有许多物质具有与甲烷相似的结构,如投影中A组物质。也有许多物质结构与甲烷不相似,如投影中B组、C组、D组物质。请同学通过对比找出A组物质在结构上有别于其他几组的特点。
请同学阅读课本54-55页烷烃概念。
一:烷烃:
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生:由甲烷CH4,乙烷的C2H6和丙烷的C3H8,可以推出对n个碳原子,烷烃的通式:CnH2n+2 (n≥1)
小结: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①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
碳原子数1-10: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碳原子数在11以上,用数字来表示,如:十二烷:CH3(CH2)10CH3
②相同碳原子结构不同时如:CH3CH2CH2CH3(正丁烷)CH3 CH(CH3) CH3
同系物的定义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强调“结构相似”和“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
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
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师: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 CnH2n+1- )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师:请写出C4H10的结构简式? CH3
生: 练习写出 CH3-CH2-CH2-CH3 CH3- CH-CH3 (讨论写出)
正丁烷 异丁烷
正丁烷和异丁烷虽然组成和分子量相同,而结构不同造成的。造成其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可见,由于碳原子既可形成直链,又可形成支链,所以分子式相同的烷烃,可形成多种不同物质。这种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这些化合物之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然后阅读教材并比较异同。)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以C5H12为例)
(1)先写出最长的碳链:C-C-C-C-C (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
(2)写少一个C的直链,把剩下的C作支链加在主链上,依次变动位置。
C-C-C-C C-C-C-C
C C
这两种结构相同,为同一种物质。
(3)写少两个C原子的直链,剩下的2个C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C-C-C 但与(2)中C-C-C-C 为同一种结构
C C
C
剩下的2个C原子分成2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C
C-C-C
C
(4)分别加上氢原子,得三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知识拓展】
师:很显然,碳原子多一些,使用正、异、新的命名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碳原子数增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多。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通用的命名法则,从而可以叫出各种烷烃的名称。
【板书】烷烃的命名
师: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化学会议上,拟定了有机物系统命名原则,叫做“日内瓦命名法”。它解决了命名的困难,使有机物的命名得到统一。我国一方面采纳“日内瓦命名”原则,同时考虑我国的文字特点,制订有机物的命名法。
三: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命名步骤:
①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②把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依次编号
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③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直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取代基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例题剖析】
【例1】
CH3-CH-CH2-CH2-CH3 2-甲基戊烷
CH3
④相同的取代基,将取代基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在用于表示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用“,”隔开;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
例2 . CH3
CH3-CH2-C-CH3 2,2一二甲基丁烷
CH3
例3. CH3-CH2-CH2-CH-CH-CH2-CH3 4-甲基-3-乙基庚烷
CH3 CH2
CH3
【投影】1.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板书】四、烷烃的通性:
【多多媒体】常见烷烃的物理性质比较表
名称 结构简式 常温时的状态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甲烷 CH4 气 -182 -164 0.466*
乙烷 CH3CH3 气 -183.3 -88.6 0.572**
丙烷 CH3CH2CH3 气 -189.7 -42.1 0.5853***
丁烷 CH3(CH2)2CH3 气 -138.4 -0.5 0.5788
戊烷 CH3(CH2)3CH3 液 -130 36.1 0.6262
癸烷 CH3(CH2)8CH3 液 -29.7 174.1 0.7300
十六烷 CH3(CH2)14CH3 液 18.2 287 0.7733
十七烷 CH3(CH2)15CH3 固 22 301.8 0.7780
【板书】1.烷烃的物理性质:
(1)熔、沸点有规律递变:
a.随碳原子数目增多,熔沸点升高。
b.C原子数目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2)烷烃的密度随C原子数目增多而增大,但密度均小于1,比水轻。
(3)烷烃均不溶于水,液态烷烃和水混合会分层,且均在上层。
(4)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板书】 2.烷烃的化学性质:
⑴.烷烃化学性质较稳定,常温不和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4和溴水褪色。
(2)烷烃的可燃性
CnH2n+2+O2 → nCO2+(n+1)H2O
(3)光照下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下面阅表比较“四同”问题
定 义 分 子 式 组 成 结 构 性 质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种物质
【例题剖析】
【例1】下列物质属同分异构的是____,属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属同系物的是____。请同学们说出理由。
【例2.】乙烷(C2H6)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假设生成了分别有1、2、3、4、5、6个Cl原子的6种取代产物,且物质的量都相等。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CH3CH3与Cl2的体积比是几比几?
答案:CH3CH3与Cl2的体积比是2∶7
例3.在101.3kPa、473K条件下,十一烷以及分子中碳原子数比它小的烷烃均为气态。以下变化中,最初与最终均维持这种条件。A、B、C三种烷烃(气)分子中碳原子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取等体积的三种气体,分别跟30mLO2(过量)混合引燃,充分反应后发现:A与O2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B与O2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增加了4mL;C与O2反应后气体总体积为反应前的1.25倍。试求:
(1)A的分子式及相对分子质量。
(2)原任意一种烷烃的体积及B、C的分子式。
【课堂小结】在学习了甲烷的主要性质和结构之后,再来讨论烷烃的性质和结构就类似于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通过由典型到一般的学习和讨论方法,这在有机物的学习中也是一种常见且很重要的方法。在本节教学中,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烷烃分子结构的认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竞赛的形式亲自制作各种分子的模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本节的重点“烷烃的性质”在教学中注重运用了比较、解析、自学讨论等方法,以利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用橡皮泥、小木棒等自己动手制作常见烷烃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互相交流,评比。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烷烃的系统命名等问题。
3. 现在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些小球,(黑色稍大球代表碳原子,红色稍小球代表氢原子)和小棍,要求按照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来制作含有五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的可能结构的球棍模型,并根据自己所制作的模型写出对应的结构式和分子式,看看哪个小组又准又快。
21世纪教育网
(异丁烷)
1 2 3 4 5
4 3 2 1
7 6 5 4 3 2 1
比较
概念学校:临清一中 学科:化学 编写人:高泽岭 审稿人:高泽岭
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有关实验的结论,了解取代反应;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表、图片、甲烷、烷烃的多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 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甲烷的结构、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教具准备: 多多媒体、两试管SO2气体、试管、水槽、烧杯、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品红试液、KMnO4溶液、溴水。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导课] 多多媒体展示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
【动画】由“碳”“氢”两个字的底部偏旁组成“烃”。
[新闻导课]
1.2005年月日,我国某地小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件。 2.“西气东输”
一、甲烷的结构: 通过全体学生的探究练习引入甲烷的结构。
甲烷的分子式:CH4 甲烷的电子式: 电子式:
[探究问题1] :甲烷分子的真实空间构型可能有哪几种结构呢?(学生讨论)
生:讨论结果是可能有两种结构——平面正方形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
师:究竟甲烷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呢?请看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实物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球棍模型
【过渡】:结构决定性质,甲烷的分子结构决定其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
二、甲烷的性质
1. 甲烷的物理性质【动画模拟】池沼中有沼气
师:由动画请思考:沼气(主要充分是甲烷)有什么物理性质呢?
生:甲烷是无色、无臭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
[探究问题2]由甲烷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你能否求出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呢?(学生练习计算)
生:密度是0.717g/L(标准状况)
师:由甲烷的化学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成键情况解析,你能否预测甲烷的化学性质如何呢?
[探究实验3]把甲烷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
【动画模拟】甲烷通过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动画。
2.甲烷的化学性质:
⑴甲烷的氧化反应
【实验】:点燃甲烷,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分别用干燥小烧杯和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
【生观察】:干燥的小烧杯内有无色液体生成,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石灰水变浑浊。
师:从燃烧产物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你能否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呢?
生:可以证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师:请大家观察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我们以前的学习有什么不同呢?什么原因呢?
生:观察、思考后回答:方程式中间用“→”(箭头)而不是用“==”(等号),这主要因为有机物参加的化学反应往往比较复杂,多有副反应发生,故不用等号。
⑵.甲烷的取代反应
【演示实验】:P53科学探究,观察发生的现象。[由现象讨论后得出结论]
【生观察】:没有光照的试管不变化;光照后的试管壁上出现油滴,试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颜色略微变浅。(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石蕊变红。)
师:说明CH4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壁上出现油滴,说明反应中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动画模拟】:学生观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教学动画
CH4的四种氯的取代产物都有什么性质呢?请填写下表?
化学式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常温状态
名称(俗名)
溶解性
用途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比较表
取代反应 置换反应
可与化合物发生取代,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 反应物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反应能否进行受催化剂、温度、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或非金属活动顺序。
分步取代,很多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一般单向进行
【知识拓展】
3.甲烷的受热分解: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至10000C,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CH4 C + 2H2
氢气是合成氨和合成汽油等工业的原料;炭黑是橡胶和染料的工业原料。
【例题剖析】
[例1]甲烷分子是以C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 )
A.CH3Cl只代表一种物质 B.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
C.CHCl3只代表一种物质 D.CCl4是非极性分子
【例2】氯仿可作局部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气体——光气(COCl2):
2CHCl3+O22COCl2+2HCl
(1)上列反应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下同)
A.属于取代反应 B.不属于取代反应
(2)为防止事故发生,在使用前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NaOH(aq) B.AgNO3(aq)
C.HCl(aq) D.水
E.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F.湿润的无色酚酞试纸
【例3】若要使0.500 mol CH4完全和Cl2发生取代反应,且生成的四种氯代物的物质的量相同,试求所需Cl2的物质的量。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开始了对有机物的学习,认识到甲烷的正四面体立体结构和它的几个重要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受热分解反应,学习中重点应对甲烷和Cl2的取代反应加以理解,当然也要树立结构和性质紧密相关的观点。
布置作业:P57 T1---T3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查阅资料了解西气东输的有关知识,认识甲烷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调查沼气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了解我国沼气的使用历史和现状.
3.用橡皮泥、木棒等代用品制作甲烷等常见烷烃的简易模型。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空间模型的认识,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简单方法。
21世纪教育网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学会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学会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质。
{教学重点}
1.乙酸的酸性
2.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
乙酸酯化反应的实质。
{教学教程}
[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乙醇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的性质,知道它是酒的主要成分,那你又是否知道:为什么酒的年份越长味道就越香?厨师烧鱼时加醋并加点酒,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鲜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够知道其中的奥妙。
[板书]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讲述] 俗话说:“百姓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说到的醋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酸,所以乙酸又叫醋酸。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展示] 无水乙酸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和气味)。
[板书](一)、物理性质
1.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3.沸点:117.9℃ 熔点:16.6℃
[讲述] 当温度低于16.6℃时无水乙酸易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过渡]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乙酸的一些外观特征,那么乙酸分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
[展示] 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 (二)、分子组成与结构
化学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讲述]乙酸可以看作是甲基和羧基组成的。
[过渡] 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小实验来研究一下乙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板书] (三)、化学性质
[师]根据初中已学知识,大家说说乙酸有什么性质?
[生]弱酸性
[师]根据下列药品,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确有酸性
药品:镁条、NaOH溶液、Na2CO3粉末、乙酸溶液、酚酞
[实验一] 乙酸与镁的反应
实验步骤:向一支盛有少量乙酸的试管里加入一小段镁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乙酸能跟活泼金属作用,具有酸性。
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COOH + Mg == Mg(CH3COO)2+H2↑
[实验二] 乙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实验步骤:向一盛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里,加入约3mL乙酸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试管里有无色、无味的气泡生成
实验结论:乙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CO2↑+ H2O
[实验三]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实验步骤:先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滴酚酞,再逐滴加入乙酸
实验现象:红色褪去
实验结论:乙酸具有酸性
化学方程式:CH3COOH + NaOH = CH3COONa +H2O
[归纳] 通过前面几个小实验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活泼金属、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乙酸的酸性比硫酸、盐酸等的酸性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强。
[观看“除去水垢”漫画,说出其中的道理。]
[投影]乙酸除去水垢的原理:
2CH3COOH + CaCO3 = (CH3COO)2 Ca +H2O+CO2↑
[板书] 1﹑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酸性强弱:H2SO4 > CH3COOH > H2CO3
[过渡] 乙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什么其他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 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实验步骤:在试管里先加入3mL无水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mL浓硫酸和2mL无水乙酸。然后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min。同时将导管通到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注意产物的气味。
实验现象:有不溶于水,具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
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讲述] 通过实验得出: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可以发生反应,实验中生成的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板书] 2﹑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讨论]
不加热反应能够发生么?加热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有利于收集乙酸乙酯。)
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和脱水剂、吸水剂)
3、为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 (a.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b.使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分层)
4.长导管有何作用?(导气和冷凝)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防止倒吸)
5.在酯化反应中乙酸和乙醇有几种可能的断键方式?如何确定实际发生的是哪种断键方式?
[投影]两种可能的断键情况
[动画演示]利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验证酯化反应的实质
[板书] 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羟基上的)
[过渡]性质决定用途,乙酸具有酸性,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用途。
[板书] ( 四)乙酸的重要用途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喷漆溶剂、香料、染料、医药以及农药等。同时,乙酸是食醋的重要成分,也可用于杀菌消毒。
[随堂练习]
[课后思考题] 以乙烯和水为主要原料如何制得乙酸乙酯?试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记住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明确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3、学会乙醇的化学性质。
4、了解乙醇的应用。
{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填词游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资料〕杜康酒的由来
(多媒体)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推进新课
〔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看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时,要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测其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
〈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
(多媒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比水轻,沸点78.5℃,熔点-117.3℃,易挥发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
〔演示实验3-2〕乙醇与钠的反应
〔演示实验3-3〕乙醇的催化氧化
(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
(多媒体)实验3-2的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
实验3-3的现象:(1)铜丝有酒精灯上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
(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师〕由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金属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
〔点拨〕煤油是多种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金属钠不能置换出烃中的氢,说明C—H不活泼
(多媒体)(视频)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观察)
(多媒体)二.乙醇的组成的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师〕乙醇分子中含的-OH基团,称为羟基.由于羟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质不同于乙烷。 (多媒体)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乙醇与钠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动画)乙醇与钠的反应时化学键的变化
(投影给出乙醇的结构式,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反应分析乙醇分子中的断键位置)
〔师〕乙醇与钠的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类反应
〔投影〕钠与乙醇、钠与水的反应的比较
结论: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多媒体)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C2H5OH+3O2 2CO2+3H2O
(想一想)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的有机物一定是烃呢
(多媒体)(2)乙醇和催化氧化:
(多媒体)探究反应机理
〔师〕乙醇在铜或银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其反应机理
(多媒体)(3)乙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成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多媒体)〔一则常识〕司机酒后驾车容易肇事,因此,交通法规禁止酒后驾车.
怎样判断呢 用酒精检测仪
K2Cr2O7 Cr2(SO4)3
(橙色) (绿色)
〔师〕乙醇除以上化学性质之外,还有其他化学性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深入学习。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同学们根据乙醇的性质讨论乙醇的用途.(学生活动)
〔师〕乙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像这些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多媒体)烃的衍生物概述
何谓”烃的衍生物” 何谓”官能团”?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官能团
(小结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性质以幻灯片形式投影出来)
〔练一练〕1.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B)
A.CuSO4·5H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
2.乙醇的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
当乙醇与钠反应时, ① 键断裂;
当乙醇与氧化反应,(Cu作催化剂)时,
①③ 键断裂.
3.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均为( C )
A.硫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课后作业〕课本P76 习题 1、2、3、10
点燃
酒精点燃
①
⑤①
④
②①
③①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
(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
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课始检测】 (1)烷烃 、烯烃燃烧的现象?
(2)烷烃 、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
【导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探究问题1】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 苯是饱和烃吗?
(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___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__交替形式
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板书】苯的分子式: 凯库勒结构式: 结构简式:
【探究问题2】
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重要化学性质 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
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教材第69页实验3-1
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
【提问】实验现象是?
【归纳小结】
实验 现象 结论
水 分层 苯不溶于水
溴水 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萃取)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思考与交流】(1)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
(2)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
【强调】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归纳小结】
[板书]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_______或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
注意:凯库勒式不科学,但仍被使用。
2、结构特点
(1)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0
(2)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六个键完全相同)
【自主学习1】通过实验结合预习请说出苯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苯的物理性质. 无色、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1℃易挥发,熔点:5.5℃
【思考】 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请预测这种特殊结构决定它的特殊性质是怎样的?
[板书]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演示实验】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苯在酒精灯上引燃。
【提问】现象是?
火焰明亮,伴有大量浓烟。
【思考】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
含碳量高
【思考与交流】你能写出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
【注意】苯不能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演示实验】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并回答问题
[板书]2、苯的取代反应
苯与液溴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 ①反应条件纯液溴、催化剂,即溴水不与苯发生反应
②只引入1溴原子,即只发生单取代反应
③产物为溴苯,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能溶解溴,溴苯溶解了溴时呈褐色
【动画模拟】观看动画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2)苯与硝酸反的取代反应:
注意:①.反应条件:50-60℃ 水浴加热
②混合时,要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振荡。
③浓H2SO4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④硝基苯是无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毒。
【知识拓展】
苯的磺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板书】3、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苯的用途: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苯也常用于有机溶剂
【自主学习2】
教材“资料卡片”,知道什么叫芳香烃?查阅资料了解其性质。
教材第“科学视野”,了解四氟乙烯的功能。
【当堂检测】:
1、将苯加入溴水中,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 )
A.加成反应 B.萃取作用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
2、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加成为环己烷
3、下列关于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6个碳原子彼此连接成为一个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
B、苯环中含有3个C-C单键,3个C=C双键
C、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介于C-C和C=C之间
D、苯分子中各个键角都为120o
4下列关于苯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发生取代反应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能发生加成反应 D 能燃烧
【答案】B、D、B、B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
A.?三氯甲烷 B.?酒精 C.?苯 D.?CCl4
2.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 B.甲烷 C.?乙烷 D.?乙烯
3、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4、能够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
A、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对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答案】B、D、AD、B
临清一中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