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 乙烯
【预习目标】
能说出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能写出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能说出乙烯的物理性质
【预习问题】
一、苯是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 首先发现的,与乙烯一样是一种重要的 _______,其产品在今天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广泛。
二、苯
㈠苯的物理性质
1. 色、有特殊气味的有 的 。
2.比水 , 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3.沸点是80.1℃(易 );
熔点是5.5℃(苯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
㈡苯分子结构
1.苯的分子式为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或
2、分析苯分子的结构特点,推测苯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㈢苯的化学性质
苯的化学性质与烯烃有很大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1.苯的氧化反应:
苯在空气中燃烧:(方程式) _________
现象:
[思考]你能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取代反应
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溴苯是 色 体,密度比水 。
[思考]比较烷烃和苯跟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条件有何不同?
3.苯的加成反应
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氢气、氯气等发生加成反应。苯在金属镍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芳香烃
概念:含 的烃,如甲苯(苯的同系物)、二甲苯等。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乙烯的来源和用途;能写出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能说出乙烯的物理性质能写出乙烯典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 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1、来源:从________中获得乙烯,已成为目前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
2、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价值:________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点燃
(想一想)由实验现象可知,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与烷烃具有相同的性质?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可能具有不同于烷烃的性质?
推测: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小结) 烯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写一写)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
(讨论一下)已知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615KJ/mol)小于碳碳单键的键能(348KJ/mol)的2倍,同时双键中两个键的键能也不相等。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1)燃烧:(被____氧化)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_________________氧化,生成__________。
2、加成反应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乙烯还能与H2、Cl2、HCl、H2O(H-OH)等发生加成反应,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聚反应
实践活动 乙烯的催熟:
【当堂检测】
1、在1.01×105Pa、150℃条件下,某烃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烃可能是( )
A.CH4 B.C2H6 C.C2H4 D.C2H2
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最好的方法是(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 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 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3、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B. 能在空气中燃烧
C. 能使溴水退色
D. 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4、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 CH3CH3 B. CH3CHCl2
C. CH3CH2OH D. CH3CH2Br
【答案】 BC、B 、B 、 AC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冒出黑烟
C.乙烯可作香蕉等果实的催熟剂
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2、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再与氯气彻底取代,两个过程共用氯气( )
A.1mol B.4mol C.5mol D.6mol
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四氯化碳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黄绿色消失
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答案】D、C、C、C
临清一中 王珍
实验探究临清一中------ 化学------- 耿立娟
第三章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检验方法及其主要性质和用途;
二、预习内容
阅读课本71页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性和植物性事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3-3,分别找出果糖和蔗糖的同分异构体。
3.观察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简单说说两者的差异。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一).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实验3-5] (见下表)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实验3-6] (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
C12H22O11 +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蔗糖
C12H22O11 +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麦芽糖
(C6H10O5)n + n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或纤维素)
2.油脂的水解反应
阅读课本P73三、四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1)酸性条件
_________ + ________
(2)碱性条件——皂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3)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_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说出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知道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学习重难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其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二、学习过程
一、探究性学习
1.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也是糖,但你知道淀粉、纤维素也是糖吗?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
2.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3.酯和脂是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
4.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排出体外?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实验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葡萄糖+新制Cu(OH)2
淀粉+碘酒
蛋白质+浓HNO3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光亮的银镜
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3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严格地说,淀粉遇到I2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IO等不变色。
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
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蛋白质变黄色
(2)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严格地说,浓HNO3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
以上两条,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实验3—6]蔗糖的水解反应(注意其水解过程)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释: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2.糖类的水解反应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3.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2)油脂+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甘油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吸湿性强,常用作护肤剂。
油脂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
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四、糖类、蛋白质、油脂的存在和用途(学生自学为主)
(1)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
葡萄糖和果糖
(2)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蔗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淀粉
纤维素
2.油脂的主要应用
(1)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油脂中的碳链含 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油脂肪
(2)油脂的主要用途——食用
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放出热量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
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
(1)氨基酸的种类
氨基酸
(2)蛋白质的存在
(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4)酶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
作为催化剂,酶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4.科学视野——生命的化学起源
导致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是在有水和无机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①简单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聚合物;②以第一阶段产生的单体合成有序的生物聚合物;③对第二阶段形成的生物聚合物进行自我复制。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把NaOH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2.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方法是( )
A.加浓硝酸微热 B.浸入水中看是否溶解
C.加碘水看是否变蓝 D.在火上灼烧闻气味
3.小张用白纸和无色溶液给表弟写了一封“无字”信,表弟接到信拆开一看觉得很愕然,但沉思一下便明白小张的意思。经过用另一溶液简单处理后,表弟看到了一封有颜色的信,并很快写了回信。小张和表弟所用的溶液分别可能是( )
A.前者是紫色石蕊试液,后者是稀盐酸 B.前者是NaOH稀溶液,后者是酚酞
C.前者是浓硫酸,后者是紫色石蕊试液 D.前者是米汤,后者是碘酒
4.果糖之所以称为单糖,理由是( )
A.糖类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糖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易溶于水且比蔗糖甜的糖
5.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取少量淀粉和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碱液中和酸性 ④加入新制Cu(OH)2 ⑤加入少量稀硫酸 ⑥再加热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④⑤③②
6.将蔗糖放入试管中,加水和稀硫酸振荡,水浴加热5分钟,取水解液3ml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后没有看到砖红色物质出现,这是因为( )
A.加热时间不够 B.蔗糖纯度不够
C. Cu(OH)2的量不足 D.水解液未用碱液中和
7.将淀粉和淀粉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半透膜)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浓HNO3(微热)作用,其现象是( )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 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黑色、无现象 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8.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1)甲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2)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3)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
结论:淀粉水解完全。
上述3个方案操作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上述3个方案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答案:
1.D 2.D 3.BD 4.B 5.C 6.D 7.C
8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当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后,加碘水溶液变蓝色有两种情况:①淀粉完全没有水解;②淀粉部分水解。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之结论。
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亦错误。淀粉水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淀粉溶液中的H2SO4,然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本方案中无银镜现象出现是因为溶液pH<7,故该溶液中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水解完全或部分水解。
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学会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学会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质。
{学习重点}
1.乙酸的酸性
2.乙酸的酯化反应
{学习难点}
乙酸酯化反应的实质。
课本预习:
一、乙酸
1. 分子结构
乙酸的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叫做 。
2. 物理性质
乙酸俗称 ,有 气味的 色液体。沸点 ,熔点 。当温度低于其熔点时,乙酸能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 ,乙酸易溶于 ,普通食醋中含有 的乙酸。
3.化学性质
⑴酸性
①乙酸在水中可以电离产生氢离子,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能与活泼金属、碱等物质反应。
②根据课本P70“科学探究”,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⑵酯化反应
观察[实验3-4]
写出化学方程式:
酯化反应是指:
思考:
①如何配制反应混合物?
②实验中浓H2SO4起什么作用?
③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由羧酸提供?怎样解释“酒是陈的香”这句古语?
④酯化反应还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型?
⑤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⑥导管口为何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
[小结]
酸性
酯化反应
练习:
1.钠与下列物质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①H2O;②CH3COOH;③CH3CH2OH。试推断这三种物质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从难到易的顺序)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2.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 )
①石蕊 ②乙醇 ③乙醛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
3.下列是有关生活中对醋酸的应用,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 ( )
A.醋酸溶液可一定程度上治疗手足癣 B.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
C.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 D.用醋烹饪鱼,可除去鱼的腥味
4.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种 B 、2种 C、3 种 D 、4种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明确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3、学会乙醇的化学性质。
4、了解乙醇的应用。
{学习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
{学习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
【连线已知】
1. 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你知道乙醇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2.什么是无水酒精?如何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怎样从工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
3.在酒类饮品中几乎都含有不等量的乙醇,某白酒标签上注有“380”字样,
试说明其含义。
【解读课文】
1、烃的衍生物: 。以前学过的 等就属于烃的衍生物。
2、官能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 。
乙醇:
1. 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 色,有 味的液体。俗称 ,密度比水 ,沸点比水 , 挥发。能与水 。
【思考】:为什么用完酒精灯后要盖上灯帽?
2.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为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 或 , 乙醇可看作乙烷分子中 被 取代后的产物。
3.乙醇化学性质
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实验3-2] 观察现象,并完成表格。
物质项目 水 乙醇
金属钠的变化
气体燃烧现象
检验产物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此可见乙醇具有与乙烷不同的化学特性,这是因为 。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 ,说明 。
⑵乙醇的氧化反应
燃烧: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为什么乙醇被称为“绿色能源”?
催化氧化: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将其插入盛有少量乙醇的小烧杯中,反复进行几次,可发现铜丝受热后表面因被_______而变_____色,放入乙醇中后又变为____色,同时在试管中产生_______气味的_______。
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反应中铜丝的作用为___________。工业上就是利用上述原理制取乙醛。
与酸性KMnO4溶液或K2Cr2O7溶液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最终被______为________。交通警察判断某驾驶员酒后驾车的依据是: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使检测仪中的溶液由____色变为_____色。
4.乙醇的用途:
。
【课后研讨】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
2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小论文《乙醇的功与过、是与非!》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课时 苯
【预习目标】
记住苯的物理性质
能说出苯的特殊结构
能说出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预习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
色、 气味液体,密度比水 , 溶于水, 毒,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1℃易挥发,熔点:5.5℃,若用 冷却,可凝结成 色 体
2、苯分子的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凯库勒式)
3、苯的化学性质:⑴可燃性: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⑵苯的取代反应:①苯与液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溴苯是一种 色 状液体,密度比水 , 溶于水
②苯与硝酸的反应:反应方程式:
硝基苯是一种 色 状液体,有 气味, 毒,密度比水 , 溶于水。
⑶苯的加成反应
在镍催化下,与氢气加成:
反应方程式:
【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
(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
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课始检测】 (1)烷烃 、烯烃燃烧的现象?
(2)烷烃 、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
【科学史话】仔细阅读科学史话”(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回答苯分子应该具有怎样的结构?
【探究问题1】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 苯是饱和烃吗?_______
(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_____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交替形式
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探究问题2】
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重要化学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
【动手实验】教材第69页实验3-1
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
【归纳小结】
实验 现象 结论
水
溴水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思考与交流】(1)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
(2)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
【注意】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键
【归纳小结】
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 C6H6 结构式: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或_________
注意:凯库勒式不科学,但仍被使用。
2、结构特点(1)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为____________结构
(2)苯环上的碳碳键是_____________之间的独特的键(六个键完全相同)
【自主学习1】
阅读教材并结合上述实验,归纳苯的物理性质。
二、苯的物理性质:苯通常是 、 气味的 毒
体, 溶于水,密度比水 , 熔点为5.5℃ ,沸点80.1℃, 易挥发。
【思考】 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这种特殊结构决定它的特殊性质是怎样的?
【归纳整理】
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观察实验填写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
【注意】苯________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能或不能)
2苯的取代反应
苯与液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①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溴水不与苯发生反应
②只引入____个溴原子,即只发生单取代反应
③产物为_______,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能溶解溴,溴苯溶解了溴时呈褐色
苯与硝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混合时,要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并不断振荡。
③浓H2SO4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硝基苯是无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毒。
【知识拓展】
苯的磺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3、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苯的用途: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苯也常用于有机溶剂
【自主学习2】
教材“资料卡片”,知道什么叫芳香烃?查阅资料了解其性质。
教材第“科学视野”,了解四氟乙烯的功能。
【当堂检测】:
1、将苯加入溴水中,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 )
A.加成反应 B.萃取作用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
2、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加成为环己烷
3、下列关于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6个碳原子彼此连接成为一个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
B、苯环中含有3个C-C单键,3个C=C双键
C、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介于C-C和C=C之间
D、苯分子中各个键角都为120o
4下列关于苯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发生取代反应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能发生加成反应 D 能燃烧
【答案】B、D、B、B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
A.?三氯甲烷 B.?酒精 C.?苯 D.?CCl4
2.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 B.甲烷 C.?乙烷 D.?乙烯
3、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4、能够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
A、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对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答案】B、D、AD、B
临清一中 王珍学校:临清一中 学科:化学 编写人:高泽岭 审稿人:高泽岭
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第一课时
一、预习目标
(1)甲烷的分子结构
(2)认识甲烷的性质、重要用途
二、预习内容
1.甲烷的分子结构
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其空间结构为_ ________。
甲烷分子中有 个 键,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成键的特征 。
2.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 色、 味的 ,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3.甲烷的化学性质
通常状况下,甲烷的性质 ,与强氧化剂如________、强酸、强碱等均 发生化学反应.
(1)燃烧(氧化反应):甲烷燃烧时,火焰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取代反应 教材科学探究的实验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光照的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② ;
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种氯代产物中, 为气体, 、 、 为液体,且它们均 溶于水.
取代反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甲烷的用途: 。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
2、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并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4、了解甲烷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重点
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
甲烷与卤素的取代反应
二、学习过程
一、甲烷的结构: 通过全体学生的探究练习引入甲烷的结构。
甲烷的分子式:CH4
甲烷的电子式:
电子式:
[探究问题1] :甲烷分子的真实空间构型可能有哪几种结构呢?
结构决定性质,甲烷的分子结构决定其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1. 甲烷的物理性质
[探究问题2]由甲烷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你能否求出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呢?
2. 甲烷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3]把甲烷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
⑴甲烷的氧化反应
【实验】:点燃甲烷,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分别用干燥小烧杯和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
⑵.甲烷的取代反应
【演示实验】:P53科学探究,观察发生的现象。[由现象讨论后得出结论]
化学式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常温状态
名称(俗名)
溶解性
用途
【知识拓展】
3.甲烷的受热分解: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至10000C,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CH4 C + 2H2
氢气是合成氨和合成汽油等工业的原料;炭黑是橡胶和染料的工业原料。
【自我测试】
1下列关于甲烷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烷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
B.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为正四边形结构
D.CH2C1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都不反应
B.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点燃前不必验纯
C.甲烷与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12、CHCl3、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
D.甲烷的四种有机氯代产物都难溶于水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B.有机物只含有碳、氢两元素
C.有机物不但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而且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
D.烃是指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0的有机物
4.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的致冷剂。试判断二氟甲烷的结构有 ( )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5.甲烷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事实说明 ( )
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B.甲烷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甲烷气体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6.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有机取代产物是
①CH3Cl、②CH2C12、③CHCl3、④CCl4, ( )
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①②③的混合物 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
7.(多选)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8.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6月17日,我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的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可燃冰”在广州亮相。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水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H20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
9.(多选)下列气体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其生成物既可使无水CuS04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
A.CO B.CH4 C.H2 D.H2S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
【自我测试】
1、C 2、B 3、C 4、D 5、B 6、D 7、CD 8、B 9、BD学校:临清一中 学科:化学 编写人:高泽岭 审稿人:高泽岭
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第二课时
一、预习目标
⑴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及性质规律
⑵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二、预习内容
1.烷烃的概念:烷烃又叫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是碳原子间都以______键结合成_______,碳原子上剩余价键全部跟___________相结合.
2.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n≥1)
3.烷烃的性质
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呈规律性的变化.如常温下其状态由 变到 又变到_______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__________。
烷烃的化学性质:通常 ,空气中能________,光照下能与____________反应.
4.烷烃的命名
碳原子在十以内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数在十以上,以 代表,如________________。
5.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1)我们把结构___________,在分子组成上相差_______________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2)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但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 例 定 义 分子式 组成结构 性 质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
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
重点: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难点: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二、学习过程
一:烷烃:
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知识拓展】
使用正、异、新的命名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碳原子数增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多。怎么办?
三: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命名步骤:
①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②把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依次编号
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③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直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取代基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1.烷烃的物理性质:
(2)烷烃的可燃性
CnH2n+2+O2 → nCO2+(n+1)H2O
【自我测试】
1.下列烷烃,常温下呈气态的是 ( )
A.戊烷 B.丁烷 C.庚烷 D.十二烷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含量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C.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3.(多选)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 ( )
A.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可以与Cl2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
C.可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下列有关饱和链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③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
A.①②③ B.只有① C.①② D.只有③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关系
B.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D.组成元素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6.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看作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改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空气和燃气的进气量都减小B.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石油气进入量
C.两种气体的进入量都增大 D.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液化石油气进入量
7.(多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烷烃的同系物可用通式CnH2n+2表示 B.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
C.同系物的物理性质相同 D.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一定不相似
8.1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可以与多少摩尔Cl2发生取代反应 ( )
A.4 mol B.8 mol C.2 mol D.6 mol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具有同一通式的物质属于同系物
D.分子中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是烃类
10.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它的分子结构与烷烃相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硅烷的分子通式可表示为SinH2n+2
B.硅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
C.相同条件下,甲硅烷的密度小于甲烷
D.硅甲烷与乙硅烷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0
11.(多选)下列化学式仅代表一种物质的是 ( )
A.CH4 B.C3H8 C.C4H10 D.C5H12
12.某种烷烃11 g完全燃烧时,需要28 L氧气(标准状况下),该烷烃是( )
A.C5Hl2 B.C4H10 C.C3H8 D.C2H6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
【自我测试】
1、B 2、C 3、CD 4、C 5、D 6、B 7、CD 8、D 9、B 10、C 11、AB 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