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学画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京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八册《中国画——学画大熊猫》是“造型 表现”领域中的一课。
设计理念:本课是“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中国画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本册教材中的《中国画——学画猫头鹰》和《中国画——学画大熊猫》都是运用中国画的绘画技法表现动物题材,与前一册教材的《中国画——学画青蛙》一课,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有密切的关系。旨在通过用中国画技法表现大熊猫,继续体验、学习墨的浓淡、干湿变化,丰富学生的国画知识,使他们感受笔墨造型的乐趣。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笔用墨表现动物能力,加深对绘画语言的了解,提高作品表现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游戏,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做好他们的引导者、合作者,充分围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程标准模式,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课堂上找到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复习墨的浓淡、干湿等中国画的绘画语言。
技能:初步运用中锋、侧锋和墨的干湿、浓淡表现出大熊猫的不同形态,并能适当添加环境构成一幅画。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探究活动以及运用墨的浓淡、干湿变化表现,初步掌握大熊猫的绘画方法,加深对传统绘画技法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墨的浓淡干湿,丰富学生的绘画技法,提高学生的笔墨表现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墨的浓淡、干湿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
湿墨笔中水分的控制及熊猫的不同形态。
教学准备:
教具:PPT课件、白板、范画、吴作人《熊猫》数字微喷、
国画工具材料(笔墨纸砚)
学具:国画工具材料(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小玩具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一种动物憨态可掬,是世界上比较珍贵的物种,你能猜到是什么动物吗?
生:……
师:对了,是可爱的大熊猫。
(摆放毛绒玩具熊猫)
师: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你对大熊猫了解多少呢?
生1:……
生2:……
生3:……
(适时奖励)
师:你们的知识储备真丰富,老师这儿也有一些关于大熊猫的资料。
二、知识小积累
简介大熊猫
大熊猫,属于_é??è?????_、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_??????_”,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课件出示大熊猫知识及图片)
过渡语:这么可爱的大熊猫,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会不会更传神,更可爱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国画——学画大熊猫》。
板书课题:中国画——学画大熊猫(粘贴大熊猫简笔画)
三、创作小关键
1、观看思考
师:老师这儿有一段大熊猫的视频,想与大家分享,请大家在观看的时候思考如下问题:
(1)大熊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大熊猫身体由几部分组成?
请你用一个字形容大熊猫的体型特征?
现在请观看视频,课件播放视频《大熊猫的日常生活》。
仔细观察并思考:
大熊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
师:你的感受跟老师的不谋而合,同时它还是爬树高手、竹林隐士。(适时奖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大熊猫的外形相貌动态等特征,并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创作积累经验。)
(2)谁来说说大熊猫身体由几部分组成?
生:……
师:你回答得很完整。
(适时奖励)
(3)老师最喜欢爱思考的同学,请你用一个字形容大熊猫的体型特征?
生:……
师:你用“ ”字很贴切,足以体现熊猫胖墩墩的特点。(适时奖励)
师:结合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把大熊猫的形体特征概括为,
头圆尾短、黑白分明、体型肥圆、八字黑眼。
(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大熊猫的体态特征,加深情感体验。)
过渡语:生活中的大熊猫如此可爱,画家笔下的它们又如何呢?请大家欣赏吴作人先生的作品《节不可撼》及《熊猫》。
2、欣赏分析
课件展示画家吴作人的作品《节不可撼》和数字微喷《熊猫》,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师:这两幅作品画了哪些内容?
生:……
师:你们分析得真详细!(适时奖励)
师:画家是怎样运笔用墨表现大熊猫的四肢五官和体态的?
请仔细看,这两幅作品都用中锋淡墨画出大熊猫的轮廓,侧锋浓墨画出眼、四肢。
师:吴作人先生的作品,其题目与画面内容紧密联系,都点明了画面主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学习画家表现方法,体会笔墨变化与情趣之美,感知环境与立意的关系。)
过渡语:可爱的大熊猫让我们心生喜爱,精美的国画小品更让人流连不已,那么应当怎样安排绘画步骤?
3、明确步骤
请看,课件展示大熊猫作画步骤。
师:现在我们一起总结步骤。
你想画的大熊猫,它在什么环境下干什么,以及其在画面中的位置。
这为第一步:立意构思
板书:构思
用中锋淡墨勾画头、躯干外形。
为第二步:把握动态
板书:动态
用侧锋浓墨点睛、耳等五官,大笔侧锋浓墨表现四肢。
为第三步:完善细节
板书:细节
添加山石、竹林等。
为第四步:添画背景
板书:背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画大熊猫的基本步骤,为进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过渡语:根据步骤老师已经创作了一幅大熊猫国画小品。
(适时展示大熊猫国画小品)
4、感受技法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作品,你认为哪个步骤最难表现?
生:……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
(适时奖励)
师:熊猫的动态充分体现了它的可爱,国画中如何运笔用墨体现这一点呢,请大家跟我一起回忆运笔用墨。
师生复习墨色的调和中侧锋运笔。
中国画用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而决定这五种墨色的关键是墨中水的比例。
师:运笔有中侧锋。
中锋运笔:中锋运笔要执笔端正,笔管垂直于纸面,笔锋在墨线的中间,用笔的力量要均匀,进而画出流畅的线条,其效果圆浑稳重。多用于勾画物体的外轮廓。
侧锋运笔:侧锋运笔需将笔倾斜,使笔锋偏于墨线的一侧,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侧锋运笔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由于侧锋运笔是使用毛笔的侧部,故可以画出粗壮的笔触。
师:同学们,用你们明亮的双眼观察老师如何运笔用墨表现大熊猫的动态及细节。
(2)教师示范引领(配乐《高山流水》):
把握动态时控制好笔中水分,中锋淡墨运笔勾画外形,注意起笔稳、收笔顿。
完善细节时要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切记不要均匀用墨,这样表现出的线条呆板,墨块僵硬,毫无生机可言。
过渡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大家知道创作一幅好的大熊猫国画小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注意运笔用墨。
四、动手小实践
师:现在老师把时间交给你们,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要求:用中国画技法画一只大熊猫,适当添加环境,突出动态表现大熊猫的特征,运笔用墨恰当。
师:请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卫生。
(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琵琶相》)
展评小看台
引导学生从构图立意、运笔用墨等方面自评、互评。
师:同学们,老师观察发现在绘画过程中,你们都很细心,很专心!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感想?
生1:……
生2:……
师:你们说出了自己的体会,这有助于你们的创作。(适时奖励)
师:现在请三位同学谈谈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生1:……
生2:……
生3:……
师:这三位同学都能从墨色运笔构图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生动的评价,美术语言很丰富!(适时奖励)
老师适时评价。
师:老师认为你们的作品都不失为一幅优秀作品,线条拙朴,墨色生动,画面有趣。你们真的很棒!(适时奖励)
六、拓展小动画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创作了自己满意的大熊猫作品,已经掌握了中国画大熊猫的最基本步骤和技法。其实有很多动画片也是以中国画形式呈现的,请大家欣赏动画片《开心熊猫》,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
课件播放动画片《开心熊猫》视频。
师: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希望大家热爱中国画,将来能继以传承!
下课,请大家整理好国画工具材料,还教室一个整洁的空间。
七、板书小设计
中国画——学画大熊猫
构思 动态 细节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