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盏
茶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两位诗人说到的都是哪条河?你知道这条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吗?
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
七下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温故知新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魏蜀吴
宋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南朝
北魏
齐
梁
陈
北朝
隋
根据朝代更替示意图及课本知识说说
隋朝重新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
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条件包括
①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交融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大运河的开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
A
建康
南京
长安
西安
长
江
河
黄
渤
海
东
海
海
南
北
周
陈
隋
隋灭陈路线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隋灭陈,
南北重归统一。
一、隋的统一
建立:
统一:
意义: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知识归纳
时 间
垦田数额
隋初
1900多万顷
隋盛时
5500多万顷
表2:隋朝垦田表
时 间
户 数
人口表
隋文帝即位(581年)
500万
3000万
隋炀帝即位(604年)
800万
5500万
表1:隋朝户籍、人口表
一、隋的统一
表3:隋朝官仓
仓名
所在地(今)
设置时间
太仓
陕西西安
?
黎阳仓
河南浚县
583年
常平仓
河南三门峡市
583年
广通仓
陕西华县
583年
河阳仓
河南孟县
583年
含嘉仓
河南洛阳
606年
兴洛仓
河南巩县
606年
观察表1、2、3中数据,归纳其表现。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一、隋的统一
表1-3数据及相关史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隋朝的繁盛
一、隋的统一
阅读课本,归纳隋朝的主要统治措施。
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 “开皇之治” 。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值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结合课本及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归纳其概况。
目的:
时间:
三点:
四段:
五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时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
洛阳
余杭
涿郡
永
济
渠
通
济
渠
邗沟
江南河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南至余杭(今杭州)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开通大运河的影响。
材料研读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二: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 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唐】杜佑《通典》卷一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消极:徭役繁重,加重了人民负担。
二、开通大运河
现在的大运河还有哪些功能?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想一想,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研读
航运、防洪灌溉、南水北调、旅游观光。
京杭大运河
传承运河文明,保护大运河,发展运河
沿岸城市文化特色等。
材料三: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4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二、开通大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根据材料说说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这种官吏选拔制度由地方政府进行,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两晋南北朝沿用,至隋文帝废止,行之四百年。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诗》
只注重门第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文帝:
隋炀帝:
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知识归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根据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对比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说说科举制度创立的影响?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官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也推到了教育的发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选官制度
选官依据
用官方法
影响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
权贵垄断官吏选拔
科举制度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
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
夏商周
世袭制
血缘等级
古代选官制度
两汉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两汉
察举制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品德
门第
才学
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说说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三: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科举制度对欧美文官制度建设有深远影响。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文帝:
隋炀帝:
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度的影响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制度一大变革;
(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
(3)扩大了官吏选官范围,有才学的人参政;
(4)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5)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
(6)对欧美文官制度建设有深远影响。
知识归纳
四、隋朝的灭亡
盏
茶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两位诗人都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这样评价准确吗?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不准确
四、隋朝的灭亡
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材料一: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材料二:《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隋炀帝——杨广
四、隋朝的灭亡
隋宫
唐·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
(开凿运河,营建东都洛阳)
多次巡游江南;
三次征辽东
拓展迁移
能力提升
对比秦、隋两朝的治乱兴亡,探究两朝的相似之处,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比较项
秦朝
隋朝
统治时间
统一意义
政治制度
伟大工程
灭亡原因
对后朝
的影响
二世而亡(15年)
二世而亡(37年)
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第一次实现统一。
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300多年的的分裂割据局面,再次实现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度
长城、灵渠
大运河
暴政
暴政
为继之而来的西汉王朝提供借鉴,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及后来汉武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
为继之而来的唐朝提供借鉴,唐朝前期几位君主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得民心者得天下
施仁政
成由勤俭败由奢
持勤俭
从秦、隋两朝灭亡得到的启示
能力提升
拓展迁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
总结拓展
总结
统一
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建树
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618年,隋炀帝的暴政导致隋朝灭亡。
灭亡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中考真题演练
1.(2020·山东青岛·9)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C.开创了“开元盛世”
B.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2020·湖北宜昌·29)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这条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隋文帝统治时期 D.隋炀帝统治时期
【D】
【D】
中考真题演练
3.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保障了两朝的长治久安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推动了对外文化的交流
4.“张公出,丝路兴,文明传。……大业(年号)始,东都建,运河开。”材料中的“丝路”与“运河”都促进了
A.南北交通的发展 B.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西汉的大一统
【C】
【B】
中考真题演练
5.(2020·湖南邵阳·5)科举制度实行了1300年(606-1905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明清两朝,不少有特殊成就的人未能通过科举考试, 如宋应星、李时珍、曹雪芹等。对该材料解读错误的是,科举制
A.创立于隋朝,废止于清朝末年
B.在历史上曾经推广到世界各国
C.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性
D.为政府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埋没了其他方面的特殊人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