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土地改革
教学设计
课题
3
土地改革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法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纵向联系历史知识的认识和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理解基本国情是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认识到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
土地改革的背景、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最可爱的人”是在歌颂谁?
(2)中国出后抗美援朝的原因有哪些?
(3)抗美援朝胜利有什么意义?
(4)为什么抗美援朝能取得胜利?
导入新课
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纲领:秦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宋——“均贫富,等贵贱”;明末——“均田免粮”;清代——《天朝田亩制度》。这些材料反映出农民斗争的愿望是什么?
关于这方面,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我们一起来探究:土地改革。
学生齐读诗歌,体悟情感。
倾听,思考
渲染气氛,放松学生心情。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过程;
2.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出示土地人口比例示意图,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1)诗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民犹饿死。
农民辛勤劳作却极度贫穷,原因何在?“农民犹饿死”的根源是什么?
请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教师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为了把广大农民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也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归纳:土地改革的时间、地点、内容、特点及具体做法。
教师总结:特点: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具体做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
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
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出示土地改革法图片,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教师提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比较分析:与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
教师总结:注意保护富农经济,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房屋,保护民族工商业等。
请总结土地改革的结果。
目标导学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教师总结:这样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史料再现:
材料一: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材料二:“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
小组讨论:(1)结合上面的几则材料,你能归纳出土地改革的意义吗?
教师总结: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以史为鉴: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
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发展。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观看比例图,分析如:地主坐享其成,农民劳而无获。
地主收取高额的地租剥削压榨农民。
学生列举如: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学生归纳如:时间:1950—1952年底基本完成……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学生观看图片,结合教材分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学生总结: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学生阅读信的内容,分析并回答,如: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学生分析,如: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并在政治上实行中立富农的政策……
学生阅读两则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如: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明确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读和小组交流,初步感知本节主要内容,便
于下面教师进行讲解。
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时,通过土地及人口比例示意图,使学生形象生动的展示出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引出土地改革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做法等知识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图片,使学生看到广大农民的兴奋之情,渲染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辽宁农民土地改革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当时农民的心情,从而引出土地改革的时把土地分给农民的原因等知识。
通过两则历史材料,自然的引出土地改革的意义,使知识深入浅出。
以史为鉴,即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复习巩固
1.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镇压了反革命
2.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施的主要区域是
(
)
A.老解放区
B.国统区
C.新解放区
D.少数民族地区
4.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0%,据此可以得出结论是
(
)
①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②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③土地改革加速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④土地改革使富农失去了土地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想像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了房屋?
D.农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以组为单位交流。
通过复习巩固环境,检测本节课的教与学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土地改革,了解了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历史意义,我们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板书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