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学习关键词:以小见大 叙议结合 语言特点 精神品质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
(3)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pèi()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2)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zé(),鞠躬尽cuì)。
(3)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tiē()决不放松。
3.根据例句仿写句子,句式保持一致。
例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仿写:
4.文学常识填空。
(1)叶圣陶,作家、编辑家、 ,有“ ”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童话集《 》等。?
(2)《左传》是一部记载 (朝代)历史的史学名著, 家经典之一。其中说不朽有三种,即 、立功、立言。?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shū,于是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zhuó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垦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修润() 生shū() 商zhuó()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文中画线处的文字可替换为成语“ ”。?
(4)从文段中,可看出叶圣陶先生具有 、 、 的品质。?
6.某校以“探寻安徽杰出人物”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某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安徽大地上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璀璨的人物, 【甲】他们如群星一般,驱散了中国乃至安徽的黑暗,带来了新的曙光,【乙】人类文化史和人类的历史过程,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今天,我们隔着历史的光景回看那些创造的结晶、艺术的经典,伟人巨作,依然清晰。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
②【乙】处画线句中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2)你作为学校代表去邀请本地某大学历史系的张教授本周五下午两点来校作关于安徽杰出人物及其事迹的讲座,你会怎么说?
(3)张教授在介绍安徽杰出人物时,在大屏幕上呈现了一道杰出武将与其成就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只填选项)
杰出武将
周 瑜
吕 蒙
戚继光
成 就
C
A
B
A.白衣渡江 B.南征倭寇 C.联刘抗曹
(4)听完讲座后,同学们准备到附近的历史博物馆参观,以便了解更多安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请你根据示意图,告诉同学们行走路线。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到结尾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7.说说下面的语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却用不少笔墨写叶圣陶先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主张,请说明原因。
9.作者说“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下面几句话就比较拖沓,请修改,使之简洁合理。
吃完晚饭之后,我们全家老少都坐在我们家的电视机前看电视里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正看得起劲的时候,妈妈突然大声地叫我们去放鞭炮。
拓展阅读[分值:19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老舍先生
汪曾祺
①北京东城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上,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④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北京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做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做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⑥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有删改)
10.阅读选文第①~④段,说说老舍先生有哪些生活情趣。(4分)
11.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5分)
(1)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上,微仰着头,意态悠远。(从人物描写的角度)(3分)
(2)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分)
12.本文记叙的是老舍先生的事迹,在第④段却写了齐白石老人的逸事,其作用是什么?(4分)
13.第⑤段写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其兴奋的原因有哪些?(6分)
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本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再加以简单的议论,呈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14.请你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人物,表现他(她)的特点。(100字左右)
第四单元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学习关键词:以小见大 叙议结合 语言特点 精神品质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譬(p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
(3)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zhui)又别(biè)扭。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pèi(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2)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zé(则),鞠躬尽cuì(瘁)。
(3)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tiē(帖)决不放松。
3.根据例句仿写句子,句式保持一致。
例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仿写:示例:凡是读过毛主席诗词的,无不为其雄健豪迈的气魄所鼓舞。
4.文学常识填空。
(1)叶圣陶,作家、编辑家、 教育家 ,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倪焕之 》、童话集《 稻草人 》等。?
(2)《左传》是一部记载 春秋 (朝代)历史的史学名著, 儒 家经典之一。其中说不朽有三种,即 立德 、立功、立言。?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shū,于是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zhuó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垦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修润(rùn) 生shū(疏) 商zhuó(酌)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垦切 ”,正确写法是“ 恳切 ”。?
(3)文中画线处的文字可替换为成语“ 不耻下问 ”。?
(4)从文段中,可看出叶圣陶先生具有 待人厚 、 谦逊 、 诚恳 的品质。?
6.某校以“探寻安徽杰出人物”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某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安徽大地上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璀璨的人物, 【甲】他们如群星一般,驱散了中国乃至安徽的黑暗,带来了新的曙光,【乙】人类文化史和人类的历史过程,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今天,我们隔着历史的光景回看那些创造的结晶、艺术的经典,伟人巨作,依然清晰。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将“中国”与“安徽”互换位置 。?
②【乙】处画线句中用词不当,应将“ 过程 ”改为“ 进程 ”。?
(2)你作为学校代表去邀请本地某大学历史系的张教授本周五下午两点来校作关于安徽杰出人物及其事迹的讲座,你会怎么说?
张教授,您好!我是××学校的学生,我代表学校邀请您于本周五下午两点到我校作关于安徽杰出人物及其事迹的讲座,不知您是否有时间参加?我们期盼您的到来。
(3)张教授在介绍安徽杰出人物时,在大屏幕上呈现了一道杰出武将与其成就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只填选项)
杰出武将
周 瑜
吕 蒙
戚继光
成 就
C
A
B
A.白衣渡江 B.南征倭寇 C.联刘抗曹
(4)听完讲座后,同学们准备到附近的历史博物馆参观,以便了解更多安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请你根据示意图,告诉同学们行走路线。
示例:从学校出发,沿正北方向走到十字路口。再向西走到岔路口,然后沿西北方向走,就能到达历史博物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到结尾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7.说说下面的语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承上启下。第一句承接上文,总结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行;第二句引出下文,突出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特点。
8.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却用不少笔墨写叶圣陶先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主张,请说明原因。
通过写这些主张表现出叶圣陶先生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人物形象更真切丰满。
9.作者说“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下面几句话就比较拖沓,请修改,使之简洁合理。
吃完晚饭之后,我们全家老少都坐在我们家的电视机前看电视里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正看得起劲的时候,妈妈突然大声地叫我们去放鞭炮。
晚饭后,我们全家都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正看得起劲,妈妈突然大声地叫我们去放鞭炮。
拓展阅读[分值:19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老舍先生
汪曾祺
①北京东城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上,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④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北京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做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做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⑥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有删改)
10.阅读选文第①~④段,说说老舍先生有哪些生活情趣。(4分)
①爱花成性;②待客文雅有礼;③摆杏闻香;④喜好藏画。(每点1分,共4分)
11.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5分)
(1)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上,微仰着头,意态悠远。(从人物描写的角度)(3分)
运用神态(动作)描写,(1分)刻画出老舍先生在花丛中的神情姿态,表现了他爱花成性、富有生活情趣。(2分)
(2)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分)
“彬彬有礼”形容老舍先生待客文雅而有礼貌,不仅亲切地与客人握手,还亲自为客人倒茶,表现了老舍先生的礼节周到。(2分)
12.本文记叙的是老舍先生的事迹,在第④段却写了齐白石老人的逸事,其作用是什么?(4分)
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1分)写出了老舍先生对齐白石老人的真正的关怀,表现了老舍先生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使老舍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3分)
13.第⑤段写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其兴奋的原因有哪些?(6分)
①因为盲艺人精彩的演唱而兴奋;②因为自己的做法可以改善这些盲艺人的生活而兴奋;③想到组织的演唱可能会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可以保护民间技艺(或:组织的表演可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让盲艺人的“玩意儿”绝了)而兴奋。(每点2分,共6分)
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本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再加以简单的议论,呈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14.请你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人物,表现他(她)的特点。(100字左右)
【片段示例】
卢姨退休后应聘了社区网络管理员一职。日常采集的信息要录入微机,但她一点电脑基础都没有。于是,她从最基础的拼音打字开始学起,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能熟练地操作了。她说:“虽然工资不多,但我从中学到了新的知识。”由此可见,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肯用功,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