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老山界 课后作业——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老山界 课后作业——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5 13: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老山界陆定一
学习关键词:写作顺序 景物描写 红军精神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攀()谈  欺侮()   骨lu()
蜷()缩 guàn()输 dū()促
酣()然入梦  苛()捐杂税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军阀 道歉 惊皇 刺入饥骨
篱笆 皮倦 笨重 悬涯峭壁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山界”是“越城岭”的土名,文题用土名,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B.《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文中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
C.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经历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D.“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句中加点的词语分别是连词、介词和副词。
4.本文是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的,请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完成填空。
(1)时间顺序:下午才动身—天色已晚了—  —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  —下午两点多钟—一直到宿营地?
(2)地点顺序:山沟—瑶民家—  —“之”字形山路—一尺来宽的山路上—  —山顶?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chù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ju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chù()立  咀jué()  呜咽()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细切”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
(4)请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被动句。
6.学校举办以“缅怀革命烈士,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一 补写长征对联】请根据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补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行长征甘洒热血
下联:  ?
(2)【活动二 朗读长征诗歌】老师要求同学们朗读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请根据朗读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划出朗读停顿。(标2处)
  红军/不怕/远征难
②朗读这首诗歌,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轻快  B.舒缓  C.激昂  D.紧张
(3)【活动三 弘扬长征精神】你的同学张晓明认为,时代在发展,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今天再提长征精神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听到他的言论后,你会怎么劝说他?
(4)【活动四 修改征文启事】活动结束后,七年级(1)班决定编辑活动专刊。下面是刘涛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一则征文启事,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征文启事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革命传统教育的认识,本班特征集主题为“缅怀革命烈士,传承革命精神”的征文活动,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征文以回顾革命历史、抒写烈士事迹、表达体验感受为主要内容。体裁不限,600字左右。稿件投至班级信箱,请注明“征稿”字样。
2021年4月15日
七年级(1)班班委会
①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
②征文启事的内容不完整,应补充:  。?
③征文启事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到“明天一早登山”,回答下面的问题。
7.“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中的“奇观”指什么?
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9.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来红军的喊声、笑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拓展阅读[分值:19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七根火柴(节选)
王愿坚
①卢进勇看着这场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②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③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
④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⑤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⑥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⑦那同志用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⑧“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⑨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⑩“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
(有删改)
10.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为什么无名战士却数了很长时间?(4分)
11.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
12.无名战士牺牲时,作者写卢进勇“眼睛模糊了”“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既说“模糊”,又说“清晰”,是否矛盾?(5分)
13.文章结尾处写卢进勇“以一种异样的声调”数火柴有什么作用?(6分)
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本文从不同视角描绘了老山界山势的特点,如:写“之”字形山路上的火把,先写从山脚向上望的情景,接着写走到“之”字拐的路上向上、向下看的情景,最后再写红军战士在“之”字形路上睡觉被冻醒后的所见。这样,老山界的“高”和“险”就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而红军战士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也得以展现。
14.请你从不同的视角来描写一下“秋日的清晨”。(150字左右)
6 老山界陆定一
学习关键词:写作顺序 景物描写 红军精神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攀(pān)谈  欺侮(wǔ)   骨lu(碌)
蜷(quán)缩 guàn(灌)输 dū(督)促
酣(hān)然入梦  苛(kē)捐杂税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军阀 道歉 惊皇 刺入饥骨
篱笆 皮倦 笨重 悬涯峭壁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老山界”是“越城岭”的土名,文题用土名,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B.《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文中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
C.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经历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D.“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句中加点的词语分别是连词、介词和副词。
【解析】“才”是副词,“比”是介词。
4.本文是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的,请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完成填空。
(1)时间顺序:下午才动身—天色已晚了— 天黑了 —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 黎明的时候 —下午两点多钟—一直到宿营地?
(2)地点顺序:山沟—瑶民家— 山脚下 —“之”字形山路—一尺来宽的山路上— 雷公岩 —山顶?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chù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ju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chù(矗)立  咀jué(嚼)  呜咽(yè)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奔弛 ”,正确写法是“ 奔驰 ”。?
(3)“细切”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形容声音细微急促 。?
(4)请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被动句。
这山谷被四围的山包围得像一口井。
6.学校举办以“缅怀革命烈士,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一 补写长征对联】请根据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补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行长征甘洒热血
下联: 示例:为革命何惧牺牲 ?
(2)【活动二 朗读长征诗歌】老师要求同学们朗读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请根据朗读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划出朗读停顿。(标2处)
  红军/不怕/远征难
②朗读这首诗歌,应采用的语调是 (C)
A.轻快  B.舒缓  C.激昂  D.紧张
(3)【活动三 弘扬长征精神】你的同学张晓明认为,时代在发展,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今天再提长征精神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听到他的言论后,你会怎么劝说他?
示例:张晓明,尽管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永远适应时代的需要。学习长征精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使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广大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言之有理即可)
(4)【活动四 修改征文启事】活动结束后,七年级(1)班决定编辑活动专刊。下面是刘涛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一则征文启事,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征文启事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革命传统教育的认识,本班特征集主题为“缅怀革命烈士,传承革命精神”的征文活动,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征文以回顾革命历史、抒写烈士事迹、表达体验感受为主要内容。体裁不限,600字左右。稿件投至班级信箱,请注明“征稿”字样。
2021年4月15日
七年级(1)班班委会
①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征集”改为“举办(或:举行)” 。?
②征文启事的内容不完整,应补充: 征稿的截止日期 。?
③征文启事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 。?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到“明天一早登山”,回答下面的问题。
7.“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中的“奇观”指什么?
“奇观”指人举的火把、夜空星光、高山阴影交织在一起而组成的瑰丽、壮观的景象。
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陡峭和高峻,并写出火把之多,表明队伍之庞大。
9.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来红军的喊声、笑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险阻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拓展阅读[分值:19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七根火柴(节选)
王愿坚
①卢进勇看着这场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②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③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
④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⑤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⑥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⑦那同志用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⑧“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⑨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⑩“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
(有删改)
10.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为什么无名战士却数了很长时间?(4分)
一方面是因为无名战士生命垂危,体力衰竭,没有更多的力气;(2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无名战士无比珍视这七根火柴,并把对它的处置当作他牺牲前最重要的一件事。(2分)
11.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
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2分)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无名战士牺牲前心系集体的感人场面,表现了他强烈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2分)
12.无名战士牺牲时,作者写卢进勇“眼睛模糊了”“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既说“模糊”,又说“清晰”,是否矛盾?(5分)
不矛盾。(1分)“模糊”是实写,卢进勇因战友的牺牲而悲痛流泪,所以眼睛模糊了。(2分)“清晰”则是虚写,在这里,“手”已经成为一种烈士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鼓舞、激励着卢进勇,所以它是无比清晰的。(2分)
13.文章结尾处写卢进勇“以一种异样的声调”数火柴有什么作用?(6分)
①突出强调了火柴的意义与价值;②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和纯洁心灵;③饱含着卢进勇对牺牲战友的无限哀思和对其伟大人格、高尚情操的崇高敬意。(每点2分,共6分)
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本文从不同视角描绘了老山界山势的特点,如:写“之”字形山路上的火把,先写从山脚向上望的情景,接着写走到“之”字拐的路上向上、向下看的情景,最后再写红军战士在“之”字形路上睡觉被冻醒后的所见。这样,老山界的“高”和“险”就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而红军战士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也得以展现。
14.请你从不同的视角来描写一下“秋日的清晨”。(150字左右)
【片段示例】
秋日的清晨,晨雾像一条乳白色的玉带,漂浮在我的腰间,我顿时感到如同身在云间,飘飘欲仙。从浓雾中走出,东方已泛出层层红晕。小草和野花上缀满露珠,在微微颤动,连蜘蛛网上都满是露珠,在朝霞掩映下,像一条嵌着珍珠的彩色丝绸,炫目而迷人。没过多久,太阳出来,万物恢复原有的模样,还是那么生机勃勃。难得的风和日丽,难得的晴空万里!若不是地上的些许落叶,我怎会想到,现在早已过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