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5 10:0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单元检测(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
left4191001.青藏公路为西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这一场面出现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西藏和平解放期间
C.土地改革时期
D.西藏民主改革时期
2.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长江江面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这座大桥修建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3.某大学中国法制史研究组要召开一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研讨会,他们涉及的法律文献是( )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学习教材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时,应正确掌握的知识要点是( )
①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④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⑤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C.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进行土地改革
C.引导农民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实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7.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的时代背景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1590675344805D.进行三大改造
52387520764508.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出现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9.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确定的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积极、稳妥地进行三大改造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0.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口号、标语、宣传画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下列图片内容应出现在( )
9048750A.土地改革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1.一封电报,电文很简单:“王、张、江、姚已人笼。”“笼”就是监狱的意思这是北京人自行创造的“暗语”。这一“暗语”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九一三事件”
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
D.粉碎“四人帮”
12.“铁人”王进喜是下列哪个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 )
A.电子工业
B.钢铁工业
C.石油工业
D.航天工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0分,共20分)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起步。在“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化的起步]
材料一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35.5%。
材料二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1)材料一 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什么状况? (1分)
(2)材料二 体现的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说出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两项重工业成就。(3 分)
(3)材料二与材料一是什么关系? (1分)
[公有制的确立]
材料三 三大改造的过程中,一个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4)材料三这段话反映了这个资本家对社会主义改造持什么态度? (1 分)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什么阶段。(1分)
[当代的辉煌成就]
1181100462915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喜迎中共十九大的图片。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6)上面的图片说明了什么?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有何感想? (3 分)
14.“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班同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围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主题进行的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既有许多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并把几个严重失误列举出来: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找出了以下三张
3695700236220center293370left264795图片:

请将三张图片的英文字母代号与代表严重失误史实的序号对号人座,填于下表空格中。(3 分)
序号
1
2
3
图片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通过对“③‘文化大革命’”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5 分)
(3)通过对这个主题的探究,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失误。请你说说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2 分)
参考答案:
1.A解析:“一五”计划实施后,交通运榆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等。
2.A解析:为了改变我国工 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于1953-1957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长江大桥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重要成就,故选A项。
3.D解析:1954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含有②的选项不正确,排除即可。
5.C解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目的是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6.A解析: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通过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农民参加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参加的是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故A项符合题意。
7.D解析: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根据题干中“1954年”“交给了国家”等信息判断,D项正确。
8.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对比明显,公有经济成分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这种情况最早出现于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9.A解析:1956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A项正确。
10.C解析:第一、第三幅图片 宣传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大跃进”运动;第二、第四幅图片反映的是典型的浮夸风。四幅图片都出现在“大跃进”运动时期。
11.D解析:题中的“王、张、江、姚”分别指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已入笼”指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故选D项。
12.C解析:在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铁人”。由此可知应选C项。
13.(1)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
(2)“一五”计划时期。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任举两例即可)
(3)因果关系。
(4)拥护与支持的态度。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说明我国工业化发展迅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显著。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14.
(1)①B②C③A
(2)我们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要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等。(言之有理即可)
(3)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