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延安》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回延安》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共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5 13:5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回延安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学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重点)
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容。(难点)
3.感受作者抒发的浓郁的故乡亲情,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重点)




































































































作者名片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出版有诗集《放歌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
写作背景:

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信天游,广泛流行于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是陕北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在山西则被称为“山曲”,而在内蒙古又被叫作“爬山调”。
信天游的唱词一般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5个小节的主要内容。




































































































(1)回延安——抒写久别之情——激动、喜悦
(2)忆延安——追忆战斗生活——感激、怀念
(3)话延安——描绘热闹场景——真挚、兴奋
(4)观延安——记录崭新面貌——欣喜、豪迈
(5)祝延安——歌颂光辉历史
憧憬美好征程——赞美、热爱
(1)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
(2)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语调,突出喜悦、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注意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
朗读全诗提示
1.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乡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深入探究
按照“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观延安——祝延安”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1)直接抒发内心感受的句子:_____________
(2)通过语言描写来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
(3)通过动作描写来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
(4)通过场景描写来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
2、在诗歌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在朗读中体会这些句子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要求:先独立思考五分钟,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
3、了解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
兴——先从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物。
作用:委婉含蓄,寓意深远,文已尽而意有余。
1)“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山水以及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以“ 羊羔吃奶”起兴,比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
比兴手法
4、从修辞角度品味诗句
示例: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欢聚一堂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的热烈场面。




































































































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参考答案: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揭示了“我”和“延安”的关系。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重回故地的无限欣喜之情,好像延安一切都有了生命,都在欢迎自己回家。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延安的巨大的喜人的变化。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延安的浓厚感情和对延安旧貌换新颜的由衷歌颂。
5、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根据下面的提示深入体会,完成练习。
1.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试选两三个诗节做简要分析。
2.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
1.文中第六诗节和第七诗节中“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带”“来”“怀”字字押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高亢悠远,充满了韵律美。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中“几回回”是陕西方言,表示一回又一回,数量多。下文“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中的“白生生”是陕西方言,表示很白。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课堂小结
诗人采用“信天游”这一民歌形式记下回延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重游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和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