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三大改造
教学设计
课题
5
三大改造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法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过程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
重点
三大改造的方式
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哪届会议上通过的?
(3)请简要介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导入新课
大家听说过“三大改造”吧?知道具体指哪三方面的改造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充满激情的历史。
学生齐读诗歌,体悟情感。
倾听,思考
渲染气氛,放松学生心情。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2.明确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3.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材料分析:
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91%。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
教师总结: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
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请列举农业改造的措施。
教师总结:农业生产合作社
请归纳农业改造的目的、原则和成就。
教师总结:自愿互利原则,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出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图片,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教师总结: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归纳手工业改造的成果。
目标导学二:公私合营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解放后为什么资本家还能剥削工人?——工厂是资本家的,资本家说了算。
(2)怎么消灭剥削呢?——把工厂变为国家的。
(3)用什么手段将资本家的工厂变成国家的?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措施是什么?
(5)什么是公私合营?
教师总结:
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结果如何?
教师总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赎买政策。1954年起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材料分析:
1916年出生于江芬无锡,父亲荣德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民族资本家,因主要投资面粉加工业和棉纺织业上,有“面粉纱布大王”之称。1937年,荣毅仁进入其父开办之企业系统。
1956年,荣毅仁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完成公私合营改造。
1979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荣毅仁创办“中国中际信托投资公司”借中国改革开放春风,他运用荣氏经营家法,呼风唤雨,得心应手,荣毅仁与国家共赢。
1993年一1998年,荣般仁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结合教材分析:(1)请列举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的伟大创举。
请归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意义。
教师提示:请从国家、工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社会等角度来分析。
知识拓展: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
国有。
分析思考: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教师总结:到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都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的优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上被消灭了,农民的小生产私有制也基本上被改造了,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阅读两则材料,分析如:农业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利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使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学生总结:农业生产合作社
学生归纳: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学生分析并回答,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手工业劳动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问题,并回答问题,如:通过赎买实现公私合营
学生归纳: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分析材料,尝试回答,如: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学生归纳如:国家: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学生阅读知识,分析理解,尝试回答,如: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生产关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明确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读和小组交流,初步感知本节主要内容,便
于下面教师进行讲解。
通过两则材料的分析,自然而然的引出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及相关措施,使知识呈现顺其自然,也使知识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公私合营,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熟悉,此处借助教材,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问题,加深理解。
通过典型的材料——红色资本家的分析,使学生真切的体验当时的社会背景,使知识深入浅出,跃然眼前。
知识拓展环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通过对三大改造实质的分析,升华主题,突破难点。
复习巩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
(
)
①当时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②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③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④农民承包后实行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在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伟大的创举是
(
)
A.实现农业合作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
D.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5.三大改造指的是( )?
A.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对农业、交通运输业、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东北、华北和沿海工业基地进行改造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以组为单位交流。
通过复习巩固环境,检测本节课的教与学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大改造,了解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措施及意义,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板书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