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2《说和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2《说和做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5 16: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材分析?
???学习本文,在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基础上,应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深入领会他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和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
二、教法分析?
???
本文语言生动凝练,感情充沛,可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透过细节描写,感受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提升目标:学习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深情朗诵《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首诗写于1925年,在1999年由我国著名音乐人李海鹰改编谱曲,于澳门回归之际广为传唱,唱出了中国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你们知道《七子之歌》的原作者是谁吗?
(教师视学生回答,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缅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板书课题)?
(二)基础知识学习
1.学生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闻一多,本名家,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有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都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后,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胜利不剃去,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后在“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入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藏克家(1905~2004)是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又被称为“农民诗人”,是闻一多的学生。创作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丰、影响之大,被认为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自己最好的挽歌。
2.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小黑板展示)

qiè
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标
锲而不舍

xuè
qián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jiǒng
dǒu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三)研读课文
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明确: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对比写法。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目的是什么??(引用原文)?
明确:三件事例:《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明确: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
“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4、?"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是什么意思??
??
明确:“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5、闻一多向古代典籍钻探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他想吃尽、消化尽......文化史"?"他要给我们......文化药方"?
6、“?"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该怎样理解??
明确:“望闻问切"是拟人,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
?意思是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7、?“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怎样的研究态度和精神??
?
明确:专心致志的研究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后半部分是仅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吗??
明确:不仅是写?“说”。而是把?“说”和“做”糅合起来写。?
正如课文所写: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2,探究革命家方面,学习爱国精神?
??(这一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
①?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目的是什么???
②?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
??起稿政治传单?勇敢无畏?
革命家方面?
(2)??群众大会演讲?大骂特务
不怕牺牲?
(说→做)????
(3)?参加示威游行??言行一致?
目的:争取民主?
3、文中哪些内容分别说明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明确: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及在群众大会上演讲等内容说明他是”口的巨人”;”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等内容说明他是”行的高标”。?
(三)问题研讨
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
明确: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
?
?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
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
明确: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
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3、学者和革命家是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的表现。你觉得两个阶段,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
明确:不同:前期他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目不窥园,无声无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相同: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4、我们要学习他怎样的精神??
明确: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
五、拓展延伸:?
?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六、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匪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七、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3、阅读闻一多先生的《红烛》与《死水》。
八、板书设计
说和做
??????????????????????????????臧克家
?学者:
革命家:
《唐诗杂论》????起草政治传单
《楚辞校补》
群众大会演说
《古典新义》??
参加游行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