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5 16:2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Shuohe
课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设计者设计意图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活动,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的记叙文比较熟悉,容易把握课文内容,尤其是对名人有强烈的兴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闻先生的革命精神。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如果教师教学得法,学生学有所获,就能使他们效仿闻先生的做法,以其优秀的品质作为学习的榜样,力争做一名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三、教材分析和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教学难点: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了解课文的写法。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情况,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疑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最后一次演讲》视频片断;《七子之歌》;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闻一多先生的文学常识;预习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邹韬奋同志在鲁迅先生的追悼大会上做了一个最简短的发言:许多人是不战而屈,而先生是战而不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战而不屈的人物,他就是闻一多先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学生臧克家为纪念自己的老师而写的一篇文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出示课题)
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请学生介绍闻一多及作者臧克家。学生介绍后,教师出示搜集的图片资料作一补充。
介绍作家从名、时、地、作、评。五个方面介绍。
臧克家与闻一多不仅是师生关系,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闻一多在给臧克家的信中写到: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他们俩相知相交之深。闻一多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默读思考“说”和“做”这两种行为
在闻一多先生身上是如何体现的?(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读)
板书:
学者:做了再说
革命家
:说了就做
做了不说
言行一致
分析人物形象,感受闻一多先生高贵的人格:
自由朗读课文
3—6
段,补充这样一个句式,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的学者,我从———体会到的。
(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学者——闻一多
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废寝忘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治学严谨、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
跳读8—18小节,用一两个四字短语,概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革命家?
革命家——闻一多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么?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说话定要讲个痛快!”
“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在爱国人士李公仆同志被杀害之后,特务要暗杀的下一个对象就是闻一多,有人劝他躲一躲,但闻先生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毅然参加了为纪念李公仆所开的追悼大会,在会场上,面对特务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闻一多拍案而起,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
观看《最后一次演讲》视频。



么?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对于闻一多的死,惊动了全国: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毛泽东
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周恩来
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冰心
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朱自清
诗人最主要的天赋就是爱,爱他的祖国
,爱他的民族。
我手写我心:
示例一: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文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一多画像》
示例二:
写写写,写出累累硕果,做做做,做出惊天伟业;
说说说,说得痛痛快快,行行行,行的人中高标。
北京青年挽闻一多先生联: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文中是怎么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的?点拨: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学者和革命家是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的表现。你觉得两个阶段,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一致吗?为什么?
点拨:不一致:前期他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目不窥园,无声无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一致: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3、探究了闻一多先生这位英雄,我们会等到怎么样的启示呢?
点拨: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4、人们很崇拜明星,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是否应该去追随?假如我校要设置闻一多先生的雕像,请设计高度概括闻一多先生精神的话。
点拨: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拓展延伸
1.
?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我们今后的生活中怎样对待说和做呢?
??点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讷于言而敏于行”,“言行一致”,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闻一多不论做学问,还是做人都值得我学习,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座灯塔,将指引我们前行。
?2.欣赏歌曲〈〈七子之歌〉〉
 199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的日子里,当时大家都在传唱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
澳门》,因为这首歌充分表达了澳门被侵略者强占后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体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歌,再次感受闻一多先生真挚的爱国情怀!
作业:课外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诗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篇十分精粹的散文,饱含激情,富有诗意,虽然其时代离学生较远,但其内容不是很难,只要学生多读,教师稍作点拨,还是能理解的。因此,我尽可能地创设情境,通过看视频,朗读,合作探究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并以文本为媒介,让学生触摸人物灵魂,感知人物精神内涵,进而内化为自身素养。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设计,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目的。?
注重以人为本,体现新课标理念。
?
?
?
根据新课标理念设计三维教学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激情导入,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
?
根据图像解读人物,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
?
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探究性学习能相互启迪,共享成功的喜悦。
?
?
媒体容量大,直观性强,易调动学生,受到感染。
?
?
?
?
?
?
?
?
?
我手写我心
,既加深了对闻先生的认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
?
学以致用
?
加深对闻先生的认知,也为学习追星埋伏笔。
?
学习文章的精彩写法。
?
?
?
?
?
学生爱唱歌。此环节能更进一步让学生再次感受闻先生的爱国情怀。
?
?
板书突出闻先生的爱国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