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下 第四单元 2.2消化和吸收(2)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七下 第四单元 2.2消化和吸收(2)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07 20:1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消化和吸收(2)
七年级 生物
知识回顾
食道
小肠


肛门
口腔
大肠
消化道
唾液腺
肝脏
内含胃腺
内含肠腺
消化腺
胰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
知识回顾
{D7AC3CCA-C797-4891-BE02-D94E43425B78}消化腺
消化液
作用于消化道的部位
所含的消化酶
唾液腺
唾液
口腔
唾液淀粉酶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肠腺
肠液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胰腺
胰液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肝脏(最大)
胆汁
小肠
不含消化酶
美味的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中是如何被消化的?
学习目标
01
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02
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03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探究实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麦芽糖。
食物的消化过程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食物的消化过程
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资料分析:斯帕兰札尼实验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这样,肉块就可以不受胃的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以流入笼内。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
胃壁能够蠕动,将嚼碎的食物进一步磨烂,并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物理性消化
胃中的胃液通过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化学性消化
食物的消化过程
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
1、加入清水的试管中,水油分层。说明水对脂肪的消化没有作用
2、加入胆汁的试管中,出现乳化现象。说明胆汁中虽然没有消化酶,却可以乳化脂肪,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物理性消化),从而增加小肠中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进而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化学性消化)
食物的消化过程
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
脂肪在小肠进行消化,除此之外,小肠中还有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吗?
胆汁
肠液
胰液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在小肠内完全消化,小肠是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食物的消化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麦芽糖
甘油和脂肪酸
葡萄糖
氨基酸
多肽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肠液、胰液(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
消化酶的参与
胆汁(无酶,乳化脂肪)
解读消化曲线图
思考:
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图中哪条曲线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过程?
2、D是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含有哪些消化液?
消化道
营养物质未被消化的百分比
Z
解读消化曲线图
思维过程:
1、D段三条曲线都在下降,说明三种营养物质都在消化,可以推出D是小肠;D中的消化液就是肠液、胰液和胆汁;
2、D是小肠,根据消化道的顺序可以判断出C是胃,曲线Z首先在C胃开始消化,说明Z是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3、曲线X首先在A口腔消化,后又在小肠消化,说明X是淀粉的消化过程;
4、曲线Y首先在小肠开始消化,说明Y是脂肪的消化过程。
消化道
营养物质未被消化的百分比
Z
小肠

淀粉
脂肪
营养物质的吸收
淀粉、蛋白质、脂肪
需消化后被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吸收部位示意图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场所
小肠有哪些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呢?
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资料分析:无肠的孩子
14岁的陈帆(化名)因病造成大部分小肠坏死,医生不得不将坏死的小肠全部切除,最后仅剩下了88厘米,而小肠的长度应该在5-6米左右。手术后的陈帆身体每况愈下,四肢无力,面黄肌瘦。
陈帆的身体为什么每况愈下?说明了什么?
小肠的长度很长
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人体小肠大约长6米,直径约3厘米,可计算出小肠的外表面积大约是0.67平方米,而小肠的内表面积有200平方米以上。
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内壁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皱襞
小肠绒毛
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毛细血管壁
小肠绒毛壁
一层上皮细胞
食物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被构成小肠绒毛壁的一层上皮细胞所吸收,然后运送到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1、小肠长,5—6米
2、小肠绒毛和皱襞
利于消化和吸收
4、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和消化酶
(利于消化)
3、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等都是
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利于吸收)
课堂小结
食物消化的过程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淀粉
口腔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
葡萄糖
蛋白质

胃蛋白酶
多肽
小肠
氨基酸
胆汁
脂肪
脂肪小颗粒
甘油
脂肪酸
小肠
小肠
长度、皱襞、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消化液丰富
课堂反馈
1.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要经过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 ②蛋白质开始被消化??
③脂肪开始被消化?? ④淀粉开始被消化.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2.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的分泌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3.大米中的淀粉在体内最终被分解成哪种成分才能被吸收( )
A.水 B.葡萄糖 C.氨基酸 D.甘油
C
D
B
课堂反馈
4.下列有关消化的叙述中,不同于其他三种方式的是( )
A.牙齿咀嚼磨碎食物,使食物的体积变小
B.舌搅拌食物与唾液混合,使其中的一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胃分泌胃液与食物混合,使其中的蛋白质转变为多肽
D.小肠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使食物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
5.下列食物中,需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的物质是( )
A.纯净水 B.鸡肉 C.碘盐 D.维生素A
6.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
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④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B
B
课堂反馈
7.下列消化器官没有吸收功能的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D.食道
8.我们吃馒头时感觉越嚼越甜,这是因为( )
A.淀粉在口腔内被牙齿分解成了葡萄糖
B.淀粉在口腔内被牙齿分解成了麦芽糖
C.淀粉在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
D.淀粉在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
D
C
B
9.有些对胃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通常都是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这样做的好处是( )
A.病人用药时,容易吞咽 B.能减缓药物对胃的刺激
C.保证药物全部进入小肠 D.抑制药物的吸收和药效
课堂反馈
如下图: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⑴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消化。
⑵从图中看出,甲、乙、丙最终在______(填字母)中被彻底消化分解,其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从消化类型上分析较其他两种不同的是______。
⑶图中A是________,能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含有的消化酶是________,能将_________消化成____________。
小肠

口腔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D
肠液
胰液
胆汁
胆汁
口腔
唾液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课后作业
1、教材P31练习第3题
2、拓展作业:利用所学知识,模拟小医生的角色,对下列情况进行分析
(1)李大爷因长期酗酒,造成严重胃溃疡,切除了大半个胃。请你给他提出建议,他在以后的饮食中应该注意什么?
(2)患有肝炎的人,为什么怕吃油腻大的食物?
(3)经常吃零食有什么危害?
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