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7
折线统计图
练习二十六
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依次连接起来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图的意义:
用两种不同颜色(或形式)的折线表示不同数量的折线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不同
相同
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有统计名称,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数据,绘制时按数据多少描出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各点,每相邻的年份之间间隔要相等……
单式折线统计图用一条折线表示一组数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数量的多少,以及增减变化的趋势。
复式折线统计图用两条折线表示两组数据,有图例说明;不仅能表示各组数据各自的增减变化情况,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教科书第108-110页练习二十六)
1.
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0
26
32
47
68
83
20
26
32
47
68
83
(1)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是多少?
答: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是47人。
(2)李阳所在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排第2位,
李阳是哪个年级的?
答:李阳是五年级的。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答案不唯一。
四年级喜欢科普读物的人数比三年级多多少人?
答:四年级喜欢科普读物的人数比三年级
多15人。
47?32=15(人)
2.
下面是我国农村居民2005—2011年年人均收入情况统计图。
(1)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从图上可知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答案不唯一。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06年增加了多少元?
答: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
2006年增加了553元。
4140?3587=553(元)
3.
调查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近视的情况,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在方格纸上绘制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自己调查一下,并完成折线统计图吧。
“
”
4.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答:一年之中,甲、乙两地平均气温都是先升
后降,且都在7月份达到最高温度。
4.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生长温度
为7-10℃,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答:根据观察可得到这种植物适合在甲地种植。
4.
(3)小明住在乙地,他们一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
甲地旅游,你认为应该作哪些准备?
10月份,甲地的平均气温是17.5℃,乙地的平均气温是24.8℃,小明去甲地游玩,可以带比平时稍厚的衣物。
答案不唯一。
5.
下面是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
计表。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1)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
高变化,你能得出什
么结论?
通过比较发现该地区7-15岁的男、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缓,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2)把你的身高与平均
值做比较,你有什
么想法?
6.
记录你自己零用钱的收入、支出情况,并将你的统计结果分别用统计表、折线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你对自己有什么建议?
7.
小组讨论:下面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五年级学生“五一”度假方式统计如下。
(2)民主路小学学生“五一”参加旅游人数统计如下。
8.
在报纸、杂志或图书上找出一些折线统计图(包括复式的),贴在下面。
(1)说一说统计图表达的意思。
(2)可以用其他形式的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吗?为什么?
9.
小组合作调查一项你们感兴趣的事例,用统计表、统计图将统计的结果呈现出来,并说一说你能从数据中发现什么。
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连接两点的线段越陡,说明数量增减变化越大。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