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05 07:5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杭州市七县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地理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分选择题I、选择题Ⅱ、非选择题三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图一、图二是两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图二相比,图一( )
①内容更简略 ②比例尺较大
③实际面积较小 ④图幅面积较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X半岛与Y半岛( )
A. 白色人种为主 B. 分属不同大洲
C. 气候类型相同 D. 地处消亡边界
图一是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图二是美术生小D给图一区域画的地形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小D绘制地形素描图时,其所在的位置最接近(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图中悬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24米 B. 29米 C. 49米 D. 59米
图一为利比亚地理位置图,图二为利比亚西南部的一处绿洲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5. 利比亚位于( )
①东半球 ②北半球
③中纬度 ④黑海南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绿洲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地方性
西葫芦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光照强度要求适中。据2020年某月报道,北半球某国有人种出了历史上最大的西葫芦,重约91千克。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国最有可能是( )
A. 英国 B. 埃及 C. 新西兰 D. 加拿大
8. 报道时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完成下面小题。
9. 从太平洋驶往长城站的中国船只在穿越德雷克海峡时( )
A 顺风顺水 B. 逆风逆水
C. 风逆水 D. 逆风顺水
10. 大多绕行南美的船只多选择麦哲伦海峡通行是因为( )
①距离短 ②海水深 ③水域宽 ④风浪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示意东欧平原上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灰色区域表示的地形类型及其形成作用分别是( )
①洼地 ②丘陵 ③流水侵蚀 ④冰川沉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图中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有( )
A. ab B. ad C. be D. cd
下表为南极洲与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大洲 南极洲 甲 乙 丙 丁
总面积(104km2) 1400 1797 3020 4400 1016
大陆海岸线(km) 24700 28700 30500 69900 37900
平均海拔(m) 2350 600 750 950 340
13. 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主要是由于( )
A. 板块碰撞,地壳隆起 B. 火山活动,岩浆喷出
C. 气候寒冷,冰盖深厚 D. 大气稀薄,光照强烈
14. 甲、乙、丙、丁四大洲( )
A. 甲大洲城市化水平 B. 乙大洲经济较为发达
C. 丙大洲气候南北对称 D. 丁大洲海岸线最曲折
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20世纪中叶,图中甲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完成下面小题。
15. 形成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水汽由( )
A. 西风从太平洋带来 B. 东南风从太平洋带来
C. 西风从大西洋带来 D. 东南风从大西洋带来
16. 甲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技术先进 D. 市场广阔
近几十年来中亚的咸海面积不断萎缩。下左图显示1977年咸海水域,右图显示2014年咸海水域。完成下面小题。
17. 获取海面积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GPS B. RS C. GIS D. BDS
18. 咸海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围湖造田 ②大量取用湖水灌溉
③入湖河水减少 ④蒸发加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目前,巴西的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巴西利用某种生物原料的独特优势,1975年就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燃料替代方案“国家乙醇燃料计划”。下图为2015年巴西发电量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9. a、b、c、d分别是( )
A 水电、火电、风电、核电 B. 核电、水电、火电、风电
C. 风电、核电、水电、火电 D. 火电、风电、核电、水电
20. 巴西制造乙醇燃料的生物原料最可能是( )
A. 小麦 B. 水稻 C. 甘蔗 D. 甜菜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某个月气温距平是指当月气温距多年该月平均气温值。下图示意2015年4月太平洋某海域表面温度距平分布(单位:℃)和洋流分布较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 )
①气温较低 ②沿岸降水较多
③洋流势力较弱 ④渔业资源较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图一为非洲大陆南部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图二为图一中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关于图一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一月份等温线 ②为七月份等温线
③等温线a的数值为15 ④等温线b的走向受地形影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3. 乞力马扎罗山( )
A. 同一自然带北坡上限较高 B. 北坡纬度低自然带更丰富
C. 南坡为迎风坡故雪线较低 D. 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
地峡是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较大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陆域地带。下图中S岛东侧的当地民众每年6至8月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荒。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属于地峡的是( )
A. M B. N C. O D. P
25. 赤道以北S岛东侧居民选择6至8月烧荒的原因是位于(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北风迎风侧,风力较大
B. 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东北风迎风侧,风力较大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西南风背风侧,晴天多
D. 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西南风背风侧,晴天多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札幌是北海道岛上一座以雪而著称的旅游城市因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各式各样的生鱼片是札幌的风味美食之一。下图为北海道岛及周边海域略图,图中甲乙两地间公路长100.7公里,行车时间58分钟,札幌与丙地间公路长66.7公里,行车时间57分钟。
(1)札幌多降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夏”或“冬)季,来自_____________(填气压中心名称)的_____________(填风向)风经过日本海后受地形抬升。
(2)简析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从地形角度解释图中两段公路的行车速度差异。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鲁尔区19世纪上半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曾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大量工人失业,工业污染严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寻求新发展,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转型,2001年鲁尔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欧洲的“文化首都”。
材料二鲁尔区及周边地区略图
(1)指出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的自然资源优势。
(2)从水系、水文的角度分别说明图示区域水运便利的原因。
(3)简述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西哥是世界上火山地震灾害非常多的国家之一北京时间2020年6月23日23时49分,墨西哥西南部发生7.4级大地震。
材料二图一是墨西哥略图,图额为图一中甲城市降水资料。
(1)说明墨西哥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墨西哥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填“南”或北”)部和_____________(填地形类型)上。从气候角度简析原因。
(3)描述甲城市降水特征,并解释原因。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一为澳大利亚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图二为图一所示河流流域的主要农业生产模式,因天然降水不足,为改善灌溉水源条件,当地在河流上大量修建水库。该河流流域是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墨尔本是澳大利亚东南部重要的羊毛、谷物输出港。
(1)简述墨累达令河流域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2)分析墨尔本成为澳大利亚东南部重要的羊毛谷物输出港的原因。
(3)说明当地在河流上大量修建水库对河流入海口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杭州市七县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地理试题卷(解析版)
考生须知:
1.本卷分选择题I、选择题Ⅱ、非选择题三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图一、图二是两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图二相比,图一( )
①内容更简略 ②比例尺较大
③实际面积较小 ④图幅面积较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X半岛与Y半岛( )
A. 白色人种为主 B. 分属不同大洲
C. 气候类型相同 D. 地处消亡边界
【答案】1. C 2.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两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一南北方向纬度差为2°多,图二南北方向纬度差大约为20°,相比之下,图一表示的经纬度范围要明显小于图二,表明图一的实际面积较小,比例尺较大,内容更详细,故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本题选C。
【2题详解】
X半岛为西奈半岛,Y半岛为印度半岛。两个半岛均以白色人种为主,故A正确;两个半岛都属于亚洲,故B错误;西奈半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C错误;西奈半岛位于生长边界,印度半岛北部为消亡边界,故D错误。故本题选A。
【点睛】西奈半岛位于亚洲,但是属于埃及,所以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
图一是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图二是美术生小D给图一区域画的地形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小D绘制地形素描图时,其所在的位置最接近(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图中悬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24米 B. 29米 C. 49米 D. 59米
【答案】3. B 4. B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二可知,小D绘制地形素描图时,其所在的位置面对山谷的谷口,位于河流的下游,其左侧对着山脊和悬崖,对应图一中的②位置。故选B。
【4题详解】
图中悬崖处共有5条等高线穿过,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该图等高距为5米,由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可知陡崖高度取值范围为[20,30),A、B处于这一范围之内。该题要求选择最大相对高度,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图的判读,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图一为利比亚地理位置图,图二为利比亚西南部的一处绿洲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5. 利比亚位于( )
①东半球 ②北半球
③中纬度 ④黑海南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绿洲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地方性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利比亚大部分位于12°E-24°E,北回归线至30°N之间,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到180°,北半球的范围为赤道以北,因此利比亚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地中海的南岸。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绿洲分布于沙漠地带,沙漠局部地区由于有高山冰雪融水等的补给形成绿洲,其分布不符合地带性规律,是一种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半球位置的判断及地方性分异规律,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西葫芦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光照强度要求适中。据2020年某月报道,北半球某国有人种出了历史上最大的西葫芦,重约91千克。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国最有可能是( )
A. 英国 B. 埃及 C. 新西兰 D. 加拿大
8. 报道时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答案】7. A 8.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埃及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温度过高,故B错误;新西兰位于南半球,故C错误;加拿大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故D错误;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光照适中,故A正确。故本题选A。
【8题详解】
“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光照强度要求适中”,应该为夏季,所以收获期应该在秋季,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各月降水均匀。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完成下面小题。
9. 从太平洋驶往长城站的中国船只在穿越德雷克海峡时( )
A. 顺风顺水 B. 逆风逆水
C. 风逆水 D. 逆风顺水
10. 大多绕行南美的船只多选择麦哲伦海峡通行是因为( )
①距离短 ②海水深 ③水域宽 ④风浪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盛行西北风,从太平洋驶往长城站的中国船只在穿越德雷克海峡时受到南半球西风带的影响,顺风;受到西风漂流的影响,顺水。故选A。
【10题详解】
麦哲伦海峡的位置偏北,绕行距离短;纬度较低,受西风带的影响较小。①④正确。海水深度比德雷克海峡浅,水域较狭窄,②③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气压带和风带、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下图示意东欧平原上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灰色区域表示的地形类型及其形成作用分别是( )
①洼地 ②丘陵 ③流水侵蚀 ④冰川沉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图中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有( )
A. ab B. ad C. be D. cd
【答案】11. D 12. B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结合图例可知,灰色部分为200-500米的地形,属于丘陵地形,东欧平原的丘陵是冰碛物堆积而成。②④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由已学知识可知,在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现象。根据湖泊和山脉可知,图中a和d为从低纬流向高纬,B正确。故选B。
【点睛】考察凌汛的发生条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河段有结冰期,二是该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
下表为南极洲与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大洲 南极洲 甲 乙 丙 丁
总面积(104km2) 1400 1797 3020 4400 1016
大陆海岸线(km) 24700 28700 30500 69900 37900
平均海拔(m) 2350 600 750 950 340
13. 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主要是由于( )
A. 板块碰撞,地壳隆起 B. 火山活动,岩浆喷出
C. 气候寒冷,冰盖深厚 D. 大气稀薄,光照强烈
14. 甲、乙、丙、丁四大洲( )
A. 甲大洲城市化水平 B. 乙大洲经济较发达
C. 丙大洲气候南北对称 D. 丁大洲海岸线最曲折
【答案】13. C 14. D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南极洲气候寒冷,冰盖深厚,平均厚度为2000米,导致南极洲成为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故本题选C。
【14题详解】
亚洲面积最大,故丙为亚洲;非洲面积第二大,故乙为非洲;欧洲平均海拔最低,故丁为欧洲;因此甲为南美洲。四个大洲中,城市化水平最高是欧洲,即丁,故A错误;乙为非洲,经济比较落后,故B错误;丙为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南北对称的是非洲,故C错误;丁为欧洲,多半岛、海湾和岛屿,海岸线最曲折,故D正确。故本题选D。
【点睛】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由赤道向南北两侧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20世纪中叶,图中甲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完成下面小题。
15. 形成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水汽由( )
A. 西风从太平洋带来 B. 东南风从太平洋带来
C. 西风从大西洋带来 D. 东南风从大西洋带来
16. 甲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技术先进 D. 市场广阔
【答案】15. D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美国西海岸有高大的落基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本土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美国本土中部为平原,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东南风,携带暖湿气流可以长驱北上,带来充沛的降水。故选D。
【16题详解】
由等降水量线可知,甲地降水量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A正确,B错误。与原棉花带相比,甲地经济水平较低,技术不发达,C错误。人口分布较少,市场较狭小,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美国的气候及农业生产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近几十年来中亚的咸海面积不断萎缩。下左图显示1977年咸海水域,右图显示2014年咸海水域。完成下面小题。
17. 获取海面积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GPS B. RS C. GIS D. BDS
18. 咸海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围湖造田 ②大量取用湖水灌溉
③入湖河水减少 ④蒸发加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7. B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获取咸海面积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遥感,简称RS。故选B。
【18题详解】
咸海为内陆湖,咸水湖,不能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咸水湖周围不能围湖造田,①②错误。咸海萎缩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引入入湖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随全球变暖,蒸发加剧等。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咸海萎缩的原因,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目前,巴西的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巴西利用某种生物原料的独特优势,1975年就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燃料替代方案“国家乙醇燃料计划”。下图为2015年巴西发电量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9. a、b、c、d分别是( )
A. 水电、火电、风电、核电 B. 核电、水电、火电、风电
C. 风电、核电、水电、火电 D. 火电、风电、核电、水电
20. 巴西制造乙醇燃料的生物原料最可能是( )
A. 小麦 B. 水稻 C. 甘蔗 D. 甜菜
【答案】19. A 20. C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巴西的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由此推测,巴西发电量占比最大的应该是可再生能源,核电、火电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D错误;巴西降水多,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是当今世界装机容量第二大的水电站,所以占比最大的a为水电,不是风电,故A正确,C错误。故本题选A。
【20题详解】
巴西地处热带地区,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小麦为旱作农作物,甜菜是喜温凉的农作物,都不适宜在巴西大面积种植,故AD错误;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巴西产量较少,故B错误;巴西水热充足,适宜甘蔗的生长,且甘蔗是制造乙醇燃料的重要生物原料,故C正确。故本题选C。
【点睛】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某个月气温距平是指当月气温距多年该月平均气温的值。下图示意2015年4月太平洋某海域表面温度距平分布(单位:℃)和洋流分布较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 )
①气温较低 ②沿岸降水较多
③洋流势力较弱 ④渔业资源较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中海域表面温度等距平线分布及数值可知,南美洲西海岸地区海水温度距平为正值,高于多年平均值,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此时南美洲西海岸地区降水增多,秘鲁寒流势力减弱,上升流减弱,营养物质减少,渔业资源减少。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
图一为非洲大陆南部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图二为图一中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关于图一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一月份等温线 ②为七月份等温线
③等温线a的数值为15 ④等温线b的走向受地形影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3. 乞力马扎罗山( )
A. 同一自然带北坡上限较高 B. 北坡纬度低自然带更丰富
C. 南坡为迎风坡故雪线较低 D. 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观察图中等温线,可知陆地气温较高,季节为夏季,南半球夏季应对应一月份,①正确,②错误。图中相邻等温线数值相差5,a处地处南非高原,海拔高,气温偏低,等温线a的数值应为20,③错误。等温线b的走向是受到山地地形的影响,④正确。故选B。
23题详解】
由图可知,乞力马扎罗山同一自然带南坡上限较高,A错误。北坡自然带数量少于南坡,B错误。南坡雪线较低,原因是南坡受东南信风影响,降水较多,C正确。南坡基带为热带雨林带,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气温的影响因素、山地垂直带谱完整性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地峡是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较大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陆域地带。下图中S岛东侧的当地民众每年6至8月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荒。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属于地峡的是( )
A. M B. N C. O D. P
25. 赤道以北S岛东侧居民选择6至8月烧荒的原因是位于(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北风迎风侧,风力较大
B. 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东北风迎风侧,风力较大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西南风背风侧,晴天多
D. 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西南风背风侧,晴天多
【答案】24. B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地峡是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较大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陆域地带。由图可以判断,N处为地峡。故选B。
【25题详解】
赤道以北S岛东侧居民选择6至8月烧荒,原因是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该地区地区西南风背风侧,降水少,晴天多,利于烧荒。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札幌是北海道岛上一座以雪而著称的旅游城市因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各式各样的生鱼片是札幌的风味美食之一。下图为北海道岛及周边海域略图,图中甲乙两地间公路长100.7公里,行车时间58分钟,札幌与丙地间公路长66.7公里,行车时间57分钟。
(1)札幌多降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夏”或“冬)季,来自_____________(填气压中心名称)的_____________(填风向)风经过日本海后受地形抬升。
(2)简析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原因。
(3)从地形角度解释图中两段公路的行车速度差异。
【答案】(1)冬;亚洲高压;西北风。
(2)寒暖流交汇处;大陆架较广阔;河流带来营养物质多。
(3)甲乙间比札幌与丙地间行车速度快。甲乙两地间公路处沿海平原,札幌与丙地间公路处山地(丘陵),甲乙两地间公路地势起伏小(或札幌与丙地间公路地势起伏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日本的气候、渔场、地形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详解】(1)由图中河流分布可以判断,札幌位于岛屿西侧,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盛行西北风,其源地为亚洲高压,西北风越过日本海后水汽增加,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雪。
(2)北海道渔场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食物,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3)由材料可知,“图中甲乙两地间公路长100.7公里,行车时间58分钟,札幌与丙地间公路长66.7公里,行车时间57分钟”。这主要地形因素导致的。由图可知,甲乙之间的公路主要沿着海岸线分布,地处平原,行车速度快;而札幌与丙地间处于山地丘陵区,地势起伏大,行车速度较慢。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鲁尔区19世纪上半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曾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大量工人失业,工业污染严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寻求新发展,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转型,2001年鲁尔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欧洲的“文化首都”。
材料二鲁尔区及周边地区略图
(1)指出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的自然资源优势。
(2)从水系、水文的角度分别说明图示区域水运便利的原因。
(3)简述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靠近铁矿产区;水源充沛。
(2)水系:河网密度大;天然河网有运河相连;水文: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流速慢;含沙量小。
(3)发展高新技术(新兴)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航运条件,产业调整措施等。
【详解】(1)本题考查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就钢铁工业来说,自然资源包括原料铁矿石,燃料煤炭,和水资源。据图可知,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距离铁矿石产地比较近;有河流经过,水源丰富。
(2)本题考查航运的影响因素。水系:河网密度大且天然河网有运河相连,通航里程长;水文:流量大,含沙量小,航道水深,利于航运;流速慢,水流平稳;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3)本题考查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鲁尔区原来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调整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新兴)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西哥是世界上火山地震灾害非常多的国家之一北京时间2020年6月23日23时49分,墨西哥西南部发生7.4级大地震。
材料二图一是墨西哥略图,图额为图一中甲城市降水资料。
(1)说明墨西哥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墨西哥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填“南”或北”)部和_____________(填地形类型)上。从气候角度简析原因。
(3)描述甲城市降水特征,并解释原因。
【答案】(1)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频繁。
(2)南;高原;南部降水较多,高原气候较凉爽。
(3)特征:年降水量大;季节变化大,集中于6-10月。原因:夏半年,(北移的)信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气温高,对流旺盛;暖流增湿;冬半年受南移的副热带高压控制。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候的成因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详解】(1)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为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墨西哥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2)由图可知,墨西哥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和高原地区。原因是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小,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影响较大,因此降水较多;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较凉爽,适宜人的居住。
(3)由图可知,甲城市年降水量较大,集中在6-10月。原因是6-10月气压带风带北移,甲城市位于陆地东岸,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影响,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而11月-次年5月,气压带风带南移,甲城市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降水少。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一为澳大利亚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图二为图一所示河流流域的主要农业生产模式,因天然降水不足,为改善灌溉水源条件,当地在河流上大量修建水库。该河流流域是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墨尔本是澳大利亚东南部重要的羊毛、谷物输出港。
(1)简述墨累达令河流域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2)分析墨尔本成为澳大利亚东南部重要的羊毛谷物输出港的原因。
(3)说明当地在河流上大量修建水库对河流入海口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利于恢复土壤肥力,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市场适应性强;农民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
(2)羊毛小麦产量大,品质高,离港口近,且有铁路相连,小麦羊毛适合铁路、海运运输。
(3)入海口处径流量减少,导致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加剧土地盐碱化。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澳大利亚东南部混合农业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详解】(1)由右图可知,该农业生产模式小麦种植与牧羊农忙时节相互错开,有利于农民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羊粪肥田等措施减少化肥等的使用,使农田形成一个良性农业生态系统;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对市场的适应性好。
(2)由图可知,墨尔本为港口,有多条铁路与东南部地区相连接,运输便利,利于出口;东南部为混合农业区,小麦、羊毛产量大,品质高;混合农业区与墨尔本相距较近,运输距离短,使墨尔本成为澳大利亚东南部重要的羊毛谷物输出港。
(3)河流上大量修建水库拦截径流,使入海径流减少,入海口处泥沙沉积量减少,从而引起湿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倒灌、海岸侵蚀后退等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