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2课《腊八粥》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2课《腊八粥》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5 10: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第2课《腊八粥》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áo
zhōu
tián


zi
tūn
yàn
tāng
chí
guàn
shū
jiǎo
bàn
nóng
chóu
shēn

rǎn
gāng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匙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给多音字注音。
(1)蕃蕃咽(
)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
(2)球场遇到劲(
)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
(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
)养牛群。
(4)塞(
)外并不闭塞(
)。
四、选词填空。(不重复)
偶然
恍然
依然
竟然
截然
毅然
1).已是三月,天气(
)很冷,真奇怪。
2).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陈(
)拆掉了新建的房子。
3).谁都没有料到,他(
)会做出这种事情。
4).在科学领域里,“(
)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5).有时,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
)大悟。
6).我没想到两位老师的观点(
)不同。
五、词语美容院。(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
)感觉
一(
)赤枣
一(
)锅铲
一(
)栗子
一(
)粥
一(
)烟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过春节了,孩子们很快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用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

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和______两件事情,写得详细的是_______,写得简略的是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
母亲那碗腊八粥(节选)
徐学平
①儿时的记忆中,每当迈进了腊月的门槛,母亲便开始扳着手指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
②我小的时候,乡村还是比较贫困的,粥可谓是庄户人家的主食了。那年头,稠粥是不敢奢望的,生活不宽裕的家庭,因为舍不得多放米,有时稀得能照出人影儿。只有富裕点的人家,那粥才浓些,是真正的大米粥,人们就夸张地说成“竖勺子不倒”了。这粥,最好喝的当然还得数腊八粥,但除了过腊八节,寻常的日子里更是难得吃上一顿的。
③据老辈人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牵牛过一座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过上了好日子,为了铭记当年被财主关进房子忍饥挨饿的
痛苦经历,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④传说故事在小孩子心中总是神奇的,因此,在清晰地记下了这个美好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年那月腊八粥的诱人甜香。
⑤每到腊月初八,母亲就会早早起床熬腊八粥。腊八粥的食材是很丰富的,除了可以选用豌豆、黄豆、红豆、绿豆、高粱等粮食作物之外,还可加入青菜、茨菇、荸荠、红枣、白果等蔬菜和干果。听母亲说,据“腊八”一词中的“八”字,一般在配料时都是以凑齐八样为宜,搭配可随各人喜好而定。
⑥熬腊八粥是很费时的,但母亲却总是很有耐心。她先将豆油在锅里烧热,再放进葱花和盐爆锅,然后逐步加入水和配料,待锅烧开后才会放点菜叶进去搅匀。其中,花生米是母亲用菜刀在面板上挨个切成碎块的,喝着母亲的腊八粥,每当嚼到里面的花生米时,感觉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
⑦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腊月正是呵气成雾、滴水成冰的季节,每当从被窝里钻出来,浑身早已冻得发抖。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厉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每当嚼到里面细碎的花生米时,感觉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一边品尝着香稠的美味,一边称赞着母亲的厨艺。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待到额头上、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时,那心窝里就别提有多温暖了!
⑧冬去春来,物换星移,近三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如今,腊八粥也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虽然现在城市粥店里腊八粥的用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选文有改动)
1.第⑦段中的加点词“敞开腮帮子”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
2.第③段中插叙有关腊八粥的传说故事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面的句子。
每当迈进了腊月的门槛,母亲便开始扳着手指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小时候的腊八粥相比,现在城市粥店里的腊八粥用料又多又好,可为什么作者“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描述一下,过腊八节,一家人吃腊八粥时你所经历的情景。(重点写出腊八粥的特点和吃腊八粥的感受)(不少于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内阅读。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搅和——(

浓稠——(

松劲——(

资格——(

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3.(1)八儿看到煮腊八粥的时候是什么表现?突出了他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儿知道吃粥的时间后有什么表现?写出了八儿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熬粥
甜腻
栗子
吞咽
汤匙
灌输
搅拌
浓稠
深褐
染缸
二、shi
钥匙
chí
汤匙
áo
熬药
āo
熬白菜
sāi
瓶塞
sài
塞北

堵塞
quān
圆圈
juàn
羊圈
juān
圈起来
三、yān
yàn
jìng
jìn
quān
juàn
sài

四、依然
毅然
竟然
偶然
恍然
截然
五、种





六、过春节了,孩子们多么快乐啊!
这怎能不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呢?
路边的小树扭动着腰,乐呵呵的。
七、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八、等粥
喝粥
等粥
喝粥
通过写熬制腊八粥的过程,表现出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场景,突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九、1.“我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2.①交代了腊八节的来历,丰富了文章内容;②表现了朱元璋珍惜好生活、不忘苦日子(忆苦思甜)的情怀,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的情感。
3.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母亲扳着手指计算日子的情景,表现了母亲对一家人的关爱之情。
4.①小时候生活贫困,难得吃上一顿腊八粥,因此感到味道特别香甜;而现在条件好了,食物丰富,腊八粥不再稀罕,因此吃不出当年的味道。②小时候的腊八粥是母亲用一双巧手辛苦熬制出来的,凝聚着母亲的拳拳爱子之情,而吃城市粥店里的腊八粥感受不到母亲的那份浓情,因此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5.示例: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生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溢满了整个土屋。我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黏黏的、滑滑的,口齿留香。
十、1.搅拌
浓密
放松
资历
2.夸张
拟人
3.八儿看到煮腊八粥的时候“喜得快要发疯了”,突出了他迫不及待想吃腊八粥的心理。
八儿的妈妈告诉他可以吃粥的时间,八儿说“那我饿了!”,做出要哭的样子,写出了八儿苦苦等待而不得的着急的心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