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册
五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出现错误。
难点分析
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学生对长方体、方体特征的切实掌握、对面与棱关系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视频通过动画演示长方体展开过程,加深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的理解。视频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可以使学生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
加强了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交流收获。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观看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微视频,那么看了视频后,你都学到了什么呢?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随机板书)
预设学生的回答:
①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这是一个长方体,已知长、宽、高,能结合它说说怎么求表面积吗?(生互动:先分别求出相对面的面积,再将这三组面相加。同意我的说法吗?大家还有补充吗?)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他的方法很新颖,将六个面分成了两组,先求出前面、上面和右面这一组面的面积,再×2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很简便。
③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棱长×棱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能×6?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解疑答惑。
师:同学们不仅收获很多,还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老师收集了同学们经过讨论后比较集中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这是哪个组的问题?(学生谈问题)
预设学生的质疑:(用白板标注分类)
①还有其他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吗?
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到底是求几个面?
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1.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梳理一下,哪些问题可以归为一类?(分类,圈“方法”、“应用”、“变化”)
2.师:我们今天先来研究这两个问题,先研究第一个,以昨天的作业为例,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哪些不同的方法,你怎么想的呢?(小组交流,学生汇报。)
3.哪个组愿将你们不同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
生:①6×3×2+6×5×2+3×5×2。先分别求出相对面的面积,再将这三组面相加。(同意吗?还有不同方法吗?)
②(6×3+6×5+3×5)×2。先求出前面、上面和右面这三个面的面积,再×2。
③还可以六个面都算出来,再相加。(最基本的方法,保险,但需要加6次,比较麻烦。)求表面积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哪是你最喜欢的方法,为什么?
小结:
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根据面的特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都算出了多少?
在作业中我还发现了这样情况,他们出现了什么问题?给他们提个醒。
(小组讨论指出)。
那正方体的表面积呢?是怎么做的?
上台写
生:3×3求的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所以再×6。
应用:
师: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我们可以快速准确的求出它们的表面积。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
生活中需要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情况很多。比如我们都做了一个长方体的纸盒,举起来,好,老师也做了一个,出示ppt,是用它折出来的吗?
那么制作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大的纸板呢?(ppt)
1.①至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最少”的意思,不能再少,再少就不能围成这个长方体)
②
实际是求什么?(表面积)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量几次呢?
三次,长宽高。
长大约5.5cm、宽3.8cm、高2cm。
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求出它的表面积,只列出算式
(3)学生上台指图说,
互动(教师简单小结手势)
2.我们还做了正方体,做它至少需要多少纸?
就是求它的表面积,还需要测量几次?棱长3.2cm。
学生举着正方体互相说表面积的求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解决问题。
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积呢?(学生举例)
大家说的这些例子都是求六个面的面积吗?
不全是。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例子,讨论一下应该求哪些面的面积?
学生上台说、分类。
相同情况的连起来。
我们就来解决一个问题。
1.(手提袋)至少需要多少纸?
就是求长方体5个面的面积?
怎样想?怎样算呢?
列出算式。
上大黑板。
直接算:出5个面
间接算,用六个面减去没有的上面。
2.(饼干盒)求在饼干盒四周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是求几个面?没有哪两个面?有不同方法吗?怎么想的?
直接算:出四个相同的面,底面的边长都是相等的,先求一个面,再求4个面
展开算:
看成一个长方形,长是20×4,宽是10
3.那如果粉刷教室的墙壁,要求粉刷的面积,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要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呢?(小组合作:教室的长、宽、高以及黑板、门窗的面积。)老师现把这些数据给你。出示完整的一题,全班列式解答。刷墙,底面不用刷,就是求5个面的面,还要再去掉教室和门窗的面积。
做了这三道题,你有什么新想法吗?
师:是啊,在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的利用所学知识。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学习,不仅懂得了数学知识,还能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仅能独立思考,还能和同伴分享,这样学习你快乐吗?
小结
根据评价练习的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对圆锥的各部分组成及特征记忆清楚、准确。
个别学生对本课细节把握不好。如最后粉刷教室的问题,学生在学生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门窗的面积的实际情况。
3、不足:个别学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培养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