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上册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4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上册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4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5 09:2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苏轼
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向东奔流,滚滚浪涛把千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冲洗尽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的乱石插入天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同千万堆白雪。江山美丽如画,那一时期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美丽的小乔才嫁给他,雄姿勃发。手拿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被烧成灰烬。我在想象中游历了一番故国(三国)的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长出了白发。人的一生真象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词牌名
题目
1.衍生于诗,独立于“词”
2.词,于我国宋代形成颠峰
3.词有“词牌”,就是词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和长短
4.词常常分前后两部分,称“前片”“后片”或者“上阕”“下阕”
词是隋唐兴起的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等。
怀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人事
抒一己之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观眼前之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渲染了环境气氛。
观眼前之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写景
壮美
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人事
抒一己之怀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小乔初嫁,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刻画下的周瑜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叱咤风云
年轻得意
英俊潇洒
从容闲雅
指挥若定
足智多谋
思历史人事
小乔初嫁,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写人
风流
风流人物
“一时多少豪杰”,词人为什么只写周瑜?对周瑜形象的刻画又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神宗时,王安石执政推行新法,意见相左,刚入仕途的苏轼自请离京先后到杭州、密州、湖州等地任职,后因诗文中有讽刺新法的内容,以“诋毁新法”罪入狱一百多天,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 后经多方营救出狱,后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哲宗继位后,反对新法的旧派司马光执政,重用苏轼,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后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离京任杭州、颍州、扬州等地知府,后变法派又得势,苏轼被一贬再贬,58岁的苏轼被流放惠州、儋州;
徽宗继位后,被赦免内迁,死于回常州的途中,时年65岁。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仕途坎坷
{F5AB1C69-6EDB-4FF4-983F-18BD219EF322}人物
周瑜
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婚姻
幸福美满
三十丧妻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通过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 “赞扬”的同时又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待罪黄州、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对比之中,哀叹自我。仰慕英雄,怀古伤己。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黄州、惠州、儋州,州州
失意
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人事
抒一己之怀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小乔初嫁,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抒一己之怀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
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苏轼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
词人抹倒周瑜乃至人间、人生,指出功名、功业、人生虚妄不实的一面,意在破除对功业、人生的过度执著,借佛老之说,从“难建功业、理想幻灭”之痛中超脱出来,维持心灵的平衡,既避免了屈原式的蹈江自杀,也避免了魏晋名士式的放诞。
“一尊还酹江月”更表现出词人寄情山水,借山水寻求超脱的行为。
这些恰好体现出苏轼身陷困境自求超脱的人生态度。如此说来,并不见得消极、灰暗。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与全词的格调是相符的。
人生短暂,江月永恒;
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抒一己之怀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
抒怀
旷达
壮美之景,风流之人,旷达之怀。
拓展:苏轼还有哪些作品体现出他深陷困境自求超脱的人生态度?是如何体现的?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身陷困境总能通过谈禅论道、变换视点、寄情山水等方式自慰自解,获得心灵的平衡,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蓄积再度崛起的力量。
小结:“风格就是人本身”,是内在自我的显现,是创作主体自我人生态度的表露。苏轼身陷困境自求超脱的人生态度必将在其词作中显露出来,从而使其词也带上旷达的色彩。诚如王国维所言: “东坡之词旷。”该词中的“人间如梦”等语即是具体体现,这是我们阅读苏东坡的一些词时特别要注意的。
笔力雄健,场面宏大,
气势磅礴,意境开阔。
豪放词
俞文豹《吹剑录》中有这样一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日:“ 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苏东坡豪放词的风格可见一斑。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