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
世界史
一、什么是世界史?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
二、世界历史的分期
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 1500年: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
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
世界现代史:1900年至20世纪末。该世纪既是千年之交的世纪,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
上古史(第一单元)----中古史(第二单元)-----近代史(三至六单元)-----现代史(七至八单元)-----当代史(第九单元)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标要求: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
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一、探源---人类文明的产生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文明是什么?
试试看:请你给文明下个定义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定居生活
2、文明的产生
早期城市
ding'ju'sheng
农耕畜牧
社会分工;产品交换和贸易
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产品的出现
私有制的产生
阶级
(奴隶主和奴隶)
阶级矛盾
部落战争
国家机器的诞生:
政府、军队、监狱等等
国家
文字
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生产力
提高
文明产生
最根本--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3、文明在哪里产生
读图指出文明最初诞生的地区
美索不达米亚(西亚的两河流域)(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之间)、古埃及(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之间)、古印度(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之间)、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希腊(欧洲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地区)(公元前800年——公元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huan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
古代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特点?
中纬度、北温带、大多邻近于大河流域,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二、品味——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结合上图分析古代文明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又可分为那些类型?
特点:大多邻近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文明之间相对孤立、区域分散,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类型:海洋文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
1、西亚—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小亚细亚东部(土耳其境内)亚美尼亚高原,缓慢地经过南部平原。在离入海口约190公里处汇合,注入波斯湾。两河带来的巨量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大平原。把一片干早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
古巴比伦文明成就(约公元前18世纪):
政治:
文化:
1.由分裂到统一
君主专制制度
2.《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现在收藏于巴黎卢浮宫。……石柱中部用楔形文字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法典共有正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和审判制度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
作用:宣传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4.数学: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
1.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2.文学作品: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3.传说:洪水和方舟传说
楔形文字
【研讨提升】《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现存法国卢浮宫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
颁行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
施行同态复仇法
明显的阶级歧视
神权主义色彩浓厚
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原因(自然地理环境): 尼罗河流域南有高原,北邻地中海,西靠沙漠,东接阿拉伯半岛。
全年干旱少雨。水源完全要靠尼罗河。
政治上: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法老具有至上的权威)
文化上:
文学: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
文字:象形文字;
历法: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建筑:金字塔;
数学: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
书写材料:纸莎草是古埃及主要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世界第一部太阳历
太阳神——阿蒙·拉
埃及生活在太阳之下,几乎有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太阳照射之下,埃及每年大约有一两天下雨,其余时间都阳光充足,如果太阳消失了,埃及人觉得一定不正常。埃及人依靠太阳为生,当太阳升起光明就出现,新的一天开始;当太阳落下,万物死去。他们意识到,从他们文明的一开始,他们就热爱太阳,有两件事情真正地影响埃及人,太阳和尼罗河。
拉神头戴两片羽毛,手持一根权杖。他象征着男人的气概,公羊和雌鹅是他的神兽。
阅读材料,说一说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长期统一、政权比较稳固、航行便利、生活惬意等
3、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为地理概念,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领土,未曾以之为国名。
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古印度文明成就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兴起
地理环境
政治
文化成就
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公元前3千纪,古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中的中心舞台
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1、宗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文学作品: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3、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记值的方法
4、在天文、历法、医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种姓制度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背景
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
特点
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社会等级结构
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
刹帝利:主要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
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在社会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影响
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料: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观察古希腊地形图,比较希腊与前几个地区地形,指出古希腊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环境对古希腊的影响。
资
源
不
足
不适合农耕
多山地、少平原
有必要
三面环水、海岸曲折多良港、地中海气候
海外贸易频繁
海外殖民活动
商品经济发达
航海与海军发展
有能力
三洲要冲
汲取亚非文明成果
创造自己独特文明
社会环境宽松自由
思想观念平等互利
4.巴尔干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代希腊文明
材料二: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一: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问题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并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四:
实质:奴隶制民主政治
进步性: ①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
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取得了灿烂的精神文化成就。
③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局限性:①少数人的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
②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根据下面图片及教材分析雅典民主的特点及实质?
特点:
实质:
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至
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辉煌之文化
文学:创作出优美的神话 、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
历史: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 是西方“史学之父 ”;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
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合作探究: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多山
多港湾
少平原
民主政治
瑰宝:悲、喜剧
奠基:历史哲学
君主专制
传说:洪水,方舟最早文字和史诗
尼罗河定期泛滥
法老至上
修建金字塔
最早太阳历
水源充足,洪水泛滥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
决定因素
≠
人类早期各个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孕育的。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此外,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会从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影响。
合作探究: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思考: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吗?
不具有;
原因: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是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古希腊民主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生产方式,即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或根本原因是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材料一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 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 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 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黑格尔与梁启超是怎样论证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影响。
海洋文明:濒海居民(海洋民族)面向大海,形成开拓、自由、 冒险的民族性格,发展工商业和民主制度如古代希腊人;
大河文明(农耕文明):大陆居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封闭、依赖的民族性格,发展农耕经济为主,形成专制制度,如四大农耕文明古国。
.归纳早期文明的主要成就
古代文明
地域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
前3100年左右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1.创立象形文字,生产主要书写材 纸莎草 2.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3.建造金字塔(体现法老至上权威,包含数学知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巴比伦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
前2900年至前 18世纪
汉谟拉比基本统一 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1.创立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2.创作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诞生洪水与方舟传说 3.60 进位制
印度文明
印度河、恒河流域
前6世纪至前4 世纪
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希腊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岛
前8世纪至前5世纪
1.城邦文明 2.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
文学、历史、哲学
独立发展 多元特征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绝无优劣之分。”
三、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文明是平等的,
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
文明是包容的,
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三、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课堂小结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结合上图分析古代文明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又可分为那些类型?
共同特点:大多邻近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文明之间相对孤立、区域分散;
类型:海洋文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
古代文明的特点: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