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津中学11-1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地理章节检测卷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津中学11-1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地理章节检测卷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1-02 21: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津中学11—1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地理章节检测卷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试题为标准化试题。
2.每小题2分,共10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3.在答题卡内请用2B铅笔将各题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污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1、为使“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应选择下列地形中最合适的是
A.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发电 B.灌溉 C.防洪 D.抗旱
3、我国跨四种干湿地区和四种温带带的省区是
A. 陕西 B.甘肃 C.西藏 D.四川
4、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5、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6、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7、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8、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横断山区 D.青藏高原
9、我国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B.冬季炎热多雨,夏季高温多雨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寒冷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10、风“吹来”的高原是指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11、有关京杭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北沟通了六大水系,纵贯七大省市 B.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C.京杭运河的年运输量仅次于珠江 D.京杭运河全长1600千米
12、夏季我国南方数省普降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寒潮影响频繁 B.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C.地形复杂多样 D.冬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13、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珠江 B.雅鲁藏布江 C.额尔齐斯河 D.澜沧江
1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A.1/3 B.3/4 C.2/3 D.1/2
15、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和盆地分别是
A.华北平原、柴达木盆地 B.华北平原、吐鲁番盆地
C.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四川盆地
16、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丰水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B.都受热量影响,夏季气温高
C.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内流河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都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
17、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生长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雨热同期,有利于动植物生长 B.地形复杂多样
C.面积广大,气候复杂多样 D.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
18、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19、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形的影响;②纬度位置的影响;③冬季风的影响;④海陆位置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21、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极其非富,但90%集中在
A.宜宾至宜昌 B.源头至宜宾 C.宜昌至湖口 D.三峡段
2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①1月O℃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读右图,完成23—24小题。
23、关于图中的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第二大河
B.③处至④处之间形成了“地上河”
C.③处是其中下游的分界点
D.①②之间的河段流经一、二级阶梯分界处水能丰富
24、关于图中的地形说法正确的是
A.山脉A以南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B.山脉B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C.山脉F是我国的三级阶梯界线之一 D.山脉G以东的地区水资源丰富,不缺水
25、下列不是山区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A.崩塌 B.滑坡 C.沙尘暴 D.泥石流
26、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地区的初夏景象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珠江流域 D.黄土高原地区
27、如果你从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去,沿途看到的地表植被会有怎样的变化
A.森林—草原—荒漠 B.森林—荒漠—草原 C.荒漠—草原—森林 D.荒漠—森林—草原
28、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经过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2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A.偏北风  B.偏东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30、暑假期间,杭州的李芳邀请吐鲁番的吴丽、哈尔滨的张静和拉萨的顾兰在杭州参加夏令营活动,下面的谈话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A.李芳说:“我们这里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
B.吴丽说:“葡萄干是我家乡的特产,它是在晾房内风干而成的。”
C.张静说:“别看我家乡冬天比这儿冷很多,这时的气温可不比这儿低多少。”
D.顾兰说:“我家乡位于世界屋脊上,明早我要和在家的妈妈同时看日出。”
31、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2、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夏季南北温差都很大 B.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冬季我国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D.夏季最热的地区在海南岛
33、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A.水能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结冰期 D.流量小
34、在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
A.黄河 B.珠江 C.淮河 D.京杭运河
35、我国大部分人口,耕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第一,二级阶梯上的高原 B.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
C.第三级阶梯上的平原和丘陵 D.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
36、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四川盆地
37、下图是长江、珠江、松花江和黄河四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图,属于珠江的是
A. B. ( http: / / www. / ) C. D. ( http: / / www. / )
38、“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 …”这些描绘我国大江大河的诗歌,表明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这与自然环境的哪方面有关
A.我国的地势特点 B.我国的位置特点 C.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39、“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大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是《长江之歌》的歌词,这里的“雪山、大海”是指
A.巴颜喀拉山、渤海 B.唐古拉山、渤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巴颜喀拉山、东海
40、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和最大的淡水湖是
A.洞庭湖和鄱阳湖 B.鄱阳湖和洞庭湖 C.鄱阳湖和青海湖 D.青海湖和鄱阳湖
41、我国最主要的降水类型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42、我国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有关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维护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大力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
B.我国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我国山区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所以只能发展木材加工业和采矿业。
D.山地坡度较大,耕种会有利于保持水土而不流失,改善山区的环境。
43、“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句中提到的秦腔属于下列哪一地区的民俗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44、寒假期间,张红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张红一家旅行的路线最可能是
A.从上海到乌鲁木齐 B.从香港到成都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45、位于天山山脉两侧的地形名称是
A.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 B.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
46、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47、黄河干流所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
48、“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大地苍茫如锦绣,宝藏开采待新民。”是指
A.蒙古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内蒙古高原 B.彝族分布比较集中的云贵高原
C.回族分布比较集中的黄土高原 D.藏族分布比较集中的青藏高原
49、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大体相同,但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是因为
A.纬度位置的差异 B.海陆位置的差异 C.地形的差异 D.人口密度的差异
50、下列城市中,降水量最多,雨季最长的是
A.沈阳  B.香港  C.上海  D.北京
参考答案:
1——5:BCBAD 6——10:BADCB 11——15:BBCCC 16——20:CCCBA
21——25:BCDBC 26——30:AACDD 31——35:ABADC 36——40:CCACD
41——45:AACDB 46——50:DBDBB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O-----------------O----------------- 密----------------- O----------------- 封 ----------------- O------------------ 线------------------O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