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评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评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6 18:3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考向多视角同步训练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能力提优测评卷)
题号


评卷人
总分
得分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四川南充中考,10)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复兴号”投入运行,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山东舰”航母交付使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功收官我国工业化起步于
(
)
A.三大改造
B.“十三五”规划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2.(2020独家原创试题)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
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
A.注重沿海的建设和发展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强调国民经济要稳步协调发展
D.超计划完成建设任务
3.(2019山东潍坊诸城期中,6)1953年到1957年底,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这说明新中国
(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生产增长有限
C.增强了工业基础和实力
D.轻工业生产高增长
4.(2020福建三明十二中第一次月考,7)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  )
5.(2020湖南湘潭中考,9)申纪兰代表参加了建国以来全部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列符合她第一次参只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历的是
(  )
A.听到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B.参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C.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D.激动于习近平阐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6.(2020独家原创试题)国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的办法是
(
)
A.实行合作化
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和平赎买
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7.(2020内蒙古霍林郭勒五中6月月考,10)苏州东山人沈莱舟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民族品牌“恒源祥”。他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段话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
A.农业合作化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国有企业改革
8.(2019江苏连云港海州期末改编,12)毛泽东在《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曾写道:“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以下能支持这一论断的是
(
)
①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实现
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2020黑龙江大庆中考,2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0.(2020独家原创试题)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53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随后,交通、邮电、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也都开展“全民大办”,把“大跃进”运动推向了高潮。这反映了我国当时
(
)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各条战线得到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改变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11.(2019广西梧州中考,9)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2.在某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他受到批判,林彪江青集团诬蔑他为叛徒、内奸、工贼’。”文中的“他”指的是
(
)
A.刘少奇
B.贺龙
C.彭德怀
D.周恩来
13.(2020山东德州中考,12)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某些旧报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
(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14.(2020甘肃天水中考,8)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邱少云
15.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和众多先进人物一起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他们三人的先进事迹出现在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
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共40分)
16.(2020云南个日市第二中学期中,21)(14分)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2)材料二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2分)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制定了什么计划?
(1分)请列举该计划的两例成就。(2分)
材料三
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进行。
(3)依据所学指出,三大改造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的改造?(3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3分)
17.(2019河南洛阳洛宁期中,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三
1954年,在某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理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2分)
(2)请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4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分)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3分)
18.(14分)八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请你也参加进来。
【制度确立】
(1)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4分)
【探索失误】
(2)图4中的“总路线”提出于何时?“总路线”提出后不久,我国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4分)
(3)图5中的“文化大革命”是否“好”?请说出理由。(4分)
【活动总结】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
能力提优测试卷
选择题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D
C
C
C
B
C
B
B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D
A
D
B
D
1.D
依据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我国工业化起步于“一五”计划,D项符合题意。
2.C
根据材料“经济建设”“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并结合所学可知,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强调国民经济要稳步协调发展。答案选C项。
3.C
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题干材料所体现的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说明新中国增强了工业基础和实力。故选C。
4.C
结合教材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生产出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故选择C项。
5.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项正确。
6.C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故选择C项。
7.B
联系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故选择B项。
8.B
由题干信息“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判断“今年”是19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
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我国并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9.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C。
10.D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千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故选择D项。
11.D
根据题干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
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择D项。
12.A
本题的切入点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他”“诬蔑他为叛徒、内奸、工贼’”。联系所学可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
的冤案。故选择A项。
13.D
根据所学可知,“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故选D
14.B
根据题干信息“优秀县委书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故选B。
15.D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先进人物,故选择D项
16.【答案】:(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的成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实现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汉长江大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任意两个即可)
(3)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开国大典(或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实现工业化。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成就根据所学回答即可。(3)结合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17.【答案】:(1)实行“一五”计划。
(2)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理想,党和政府实行了“一五”计划。(2)结合所学知识,任意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即可。(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8.【答案】:(1)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不好。“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巨大的损失。
(4)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等。(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根据图片下方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幅图片反映了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考查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结合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巨大的损失。故“文化大革命”不好。
(4)开放性问题,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