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1.了解特区的形成,掌握经济特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2.了解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知道对外开放的格局
3.知道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体会机遇与挑战并存。
学习目标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开始的时间?在哪两个省份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国家为什么率先在这四个地方设立经济特区?
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1979年的深圳
有一座城市是“一夜崛起”!
有一种速度叫“深圳速度”!
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阅读课本P45“知识拓展”,了解“特区”一词的由来,结合以下材料,思考: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材料三: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结合课本P45“课后活动”,小组讨论: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3.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沿海开放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
3、内地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
沿海城市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北海
广州
湛江
福州
温州
宁波
南通
连云港
青岛
烟台
秦皇岛
大连
上海
天津
大秦烟波广青天
南北江海温福连
(1984年)
14个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环渤海地区
(1985)4个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
1988年,(
)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
)开发区建立。
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邓小平
海南岛
上海浦东
沿江城市
岳阳
重庆
九江
武汉
芜湖
内地省会城市
兰州
乌鲁木齐
西宁
银川
成都
昆明
南宁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西安
太原
呼和浩特
哈尔滨
长春
贵阳
沿边城市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满洲里
黑河
东兴
珲春
内
地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
内地
乌鲁木齐
拉萨
西宁
银川
成都
昆明
贵阳
南宁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西安
太原
呼和浩特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济南
石家庄
南京
杭州
兰州
南通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汕头
厦门
深圳
珠海
海南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长三角
环渤海
浦东
内地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形成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对外开放格局
1、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时间:
3、影响: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影响:
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中国加入WTO究竟有利还是不利?
(网友:煤炭工人)中国加入WTO是一件好事当然对我们有利。
(网友:纺织工人)中国加入WTO是对我们很有利的!
(网友:汽车工人和农民兄弟)中国加入WTO对我们来说
简直是雪上加霜,生意难做啊!
如果你也是网友之一,你将如何跟帖?
请联系现实阐述你的理由.
WTO
对加入WTO的评价
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等。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机遇与挑战并存
前提不同:
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后果不同:
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亚投行
“一带一路”
G20峰会
金砖会议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随堂训练
1.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
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
城市是
(
)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B
2.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D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中美建交
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
4.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
(
)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5.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D
B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下列两图所示地区采取的同步开放举措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置特别行政区
C、成立自由贸易区
D、开辟经济开放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