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钩玄提要
1.?高一前半期以学习写作记叙文为主,这后半期以学习写作议论文为主。写作议论文要注意什么,我们先读一篇文章,请同学们畅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
2.?指名朗读范文《挤》。
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还是有的,时间如此,我们的潜力亦如此,我们有必要学好“挤”这门艺术。
坚持不懈是“挤”出成果的前提,我们的潜能好比牙膏,挤一下松一下是永远挤不出来的,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坚持中,司马光用十五年编《资治通鉴》,坚持中,李时珍用二十多年著《本草纲目》,坚持中,曹雪芹用一生写《红楼梦》……试想,若他们没有那种坚持不懈,“挤”时间,“挤”精力,“挤”心血的精神,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会留下他们不朽的著作吗?他们的才能发挥得这样极致吗?可见,要学好“挤”,必须先练就坚持不懈的精神。
方法是“挤”的最重要的成分,试想,若我们紧捏着牙膏尾坚持不懈,牙膏能出来吗?所以,“挤”也要有正确的方法,“挤”出潜力需要我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向自己的兴趣爱好方面发展,鲁迅弃医从文,歌德弃律师从文,洪秀全投笔从戎,正因为鲁迅,歌德对文学的热爱,向正确的方向“挤”,用正确的手段“挤”,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才更如火如荼,欧洲的狂飙突进运动才更疯狂。
积聚是“挤”出的重要保证,如果一支牙膏用光了,再凭你怎么坚持不懈地挤,正确地挤,也不会挤出什么的,所以,要想“挤”出货,就必须马不停蹄地积蓄,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访民间,查资料,十多年如一日的积聚着史学知识,终于,在最后得以喷薄而出,一“挤”就是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李白将中华经典烂熟于心,他的脑中积聚着整个中华文化的精华,结果“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一“挤”就“挤”出“太白诗仙”的称号……倘若没有平日的积聚,谁能凭空成就盛名盛事?所以,要“挤”就要先积聚。
有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有了正确的方法,再加上积聚着的精神物质财富,“挤”才会是一个完整而完美的过程。
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厚积与坚持不懈,终有一日,我们也会胸有成竹,“挤”出自己的世界,“挤”出自己的成就,“挤”出自己的价值。
让我们坚持不懈吧,在积聚中完成自己“挤”的使命。
3.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
议论文是指以论点、论据、论证构成清晰的论证结构的文章。它的主要特点,一是论说三要素完备,突出;二是论证结构严密;三是语言合乎议论语体,准确、概括、逻辑性强。
①论说三要素要完备突出。?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应该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的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论点最好在文章的开头,用具体的一句话,用判断句式摆出来。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选用论据要注意典型性、新颖性、表述要精练、简要。议论文要以理服人,就必须分析说理,把问题展开、论透,也就是要充分论证。论证要合乎逻辑,严密有力。为此就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②论证结构要严密,逻辑性强。?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
③议论文的语言:准确、鲜明、概括、逻辑性强。
准确:议论文一般是用逻辑推理来阐明事理和观点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选用词语时,要求准确。
鲜明:一是论点的表述要鲜明,二是爱憎分明,鲜明的感彩贯穿在行文当中。
概括:语言的概括性越强,它所说明的道理的普遍意义也就越大。
严密的逻辑性:判断准确,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这是议论文语言的本质特点。
二、导入课题
我们了解了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议论文的立论问题,特别是新材料作文。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作文,以立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句则为其裨将,字则为其兵卒,材料则为其器械,当使兵随将转。”同样,我们写一篇议论文,一定要先立意,选取好的立论角度,学习并掌握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才能写出富有新意和深意的文章,可见议论文的立论多么重要。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立论是议论文的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先立论。所以学习写议论文,学习立论是第一步。
那么如何确定立论的角度呢?
看一幅图(人脸花瓶双关图),提问:你看到的是一幅什么图画?(这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花瓶或者是两个人的脸。)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即使同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角度不同,看待事物的结果就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要发现事物的丰富性就要多角度观察,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培养多角度思维,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
三、分析探究
1.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练习。请同学们把手拿出来,仔细看看,也可以与同桌握握手,然后各小组讨论一下,并说说你根据手产生的观点看法。
各小组同学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
2.我们是从哪些角度来思考的呢?
小结:可从“形状”“动作”“功用”等不同角度立论。
3.那么如果不是像手这样具体的事物,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呢?
例如:滥竽充数的故事。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责备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
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小结:这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主要有三种形式: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和侧向思维。
4.总结,对一个事物或材料思考主要角度有:??
①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②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③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④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四、重点突破?
对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那么我们如何确立一个自己的论点呢??
1.做到准确分析,正确立论?
示例:找出下面这则材料的关键句,然后依此确立一个论点。?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涛小说》)?
关键句:其人自护其短。?????
论点:不可自护其短。?
2.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示例:请认真阅读这则材料,自选角度立论写作。
一个母亲严格要求儿子,望子成龙心切,儿子质问母亲:“你望子成龙,你是龙母吗?”
写作导引:材料涉及人物只有母亲、儿子两个,事情也很简单,没有多少侧面可供分析,但我们可以找出如下角度:?
母亲:对下一代必须严格要求。?
儿子:教不学,儿之错;压力过重,会产生逆反心理。?
儿子与母亲:望子成龙,首先母亲要做龙母;成龙成凤关键靠自己。?
以上从三个角度针对问题得出五个论点都是准确的。但对比分析哪个更为深刻?(最后两个)特别是“望子成龙,首先母亲要做龙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对待子女的态度出现两种偏向:一是溺爱,二是望子成龙,但教育不科学,共同反映一个问题:为人父母素质不高。这个论点发出了时代的强烈呼唤。所以立论除了要做到正确以外,还要做到有针对性,提出有深度的富有现实意义的论点。?
3.做到论点新颖,富有时代感?
示例:根据下述材料立论,并比较哪种论点新颖。?
曹操在征讨张绣的途中,为避免扰民,严明军纪,特别命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结果曹操自己的马受惊窜入田地,践坏了一大块麦田。一件小事由于曹操自己的军令变成了非常棘手的问题。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如果不罚,何以服众?”说完就要自刎。幸亏郭嘉引用《春秋》之义,以法不加于尊,给曹操找了台阶。但曹操还是用剑割自己的头发掷于地上,这就是著名的割发代首。?
参考立论:赞扬曹操言必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员问责岂能“割发代首”??
上述材料的立论中,第一种立论是一种从众的平平之论,第二种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贵于新”,立意新颖是我们作文成功的杠杆,是使思想内容深刻隽永的关键。有些材料或命题往往既可以从正面去理解,也可以从侧面去思考,甚至还可反其意而用之。议论文的新意往往在逆向思维中出现。逆向思维的作文一般分两种类型,一种就是对一般的常用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提出不同的看法,如眼见未必为实,损人未必利己。另一种类型是针对某一文章的某一具体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小结:立论应遵循准确立论、深刻立论、新颖立论等原则。?
4.如何选择最佳角度
示例:根据下面材料,作多角度立意后选择最佳角度最佳论点训练。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回。他当时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夺过书稿,给他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还与儒勒?凡尔纳签订了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
这则材料叙述时没有一定的中心,属于开发性材料,分析材料中人物、人物关系、故事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结论:
角度 立论
凡尔纳 成功在于不懈努力
妻子 鼓励给人信心促人成功
赫哲尔 从事一项事业需要胆识
凡尔纳与赫哲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凡尔纳与赫哲尔 伟人背后总有无名英雄
分析:以上立意都是正确的,下一步就是选取最佳立意。总体分析可以得出,1、2、4、5立论比较一般,很多人都容易选这几个角度来写,3立论深刻新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小结:一个题目或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原因在于: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对内容都是熟悉的;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有些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角度地多向立意。
写作应选取的角度是:题目或训练要求限定的角度;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具有新颖性的角度;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
5.方法点拨:立论遵循下列要求:?
(1)立论的切口要小。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以小见大。?
(2)立论要符合实际。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可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表达的观点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
(3)立论要新颖别致。立论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而不是脱离客观实际的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是对材料的新颖看法,而不是为了阐明“另类独见”。求新的途径主要有:A、角度新,学会避免人云亦云的角度;B、思想新,主要着眼于提供对于事物中肯的见解和认识;C、境界新,变旧识为新知,使老论题有新意,使立论深刻、新颖、独特。?
五、迁移运用
1.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你能想到几个观点?
提示思考角度:
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
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
从水的作用引申角度: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2.下面是流沙河的《理想》(课本74页),分析这几节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理想的。
提示:理想的人生意义;理想的历史意义;理想的人格意义;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几乎每句都可以自成论点)。
3.秋日的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水虽然仅没及胸部,离地面却有二三米,上不去,只好高呼救命。一个路人将他救起,他对路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者离开了,并将他的话当作了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他在气象学方面的知识如此丰富赞叹不已,有人却不以为然,说他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听到了这个故事,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最佳角度: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就是说,仰望星空,纵使可能掉进坑里,但仰望者已有智慧的所得与希望;而只埋头俗事不知仰望星空求取真知的人,纵使躺在大地的坑中不会跌到,但他已是永远陷在坑中,不会有发展的智慧和希望。
4.“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请从不同角度阐述这句话。
提示角度:言行必须一致;善言者务必善行;言必信者为贤;行先于言;善言不如善行;人以善行为贤;行大于言;贤者善行慎言;言传不如身教;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夸夸其谈者必败。
5.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课本75页)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六、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年有365个日子。有的人过了365天;有的人只过1天,重复365次。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分析:找主体及其特征。
主体是“有的人”和“有的人”,即两类人:
第一类人,?365个日子过了365天的人,他们的特征是每一天是变化的;
第二类人,?365个日子只过了1天的人,他们的特征每一天是不变的。
参考角度:
第一类人:
否定角度:不稳定、浮躁……
肯定角度:多姿多彩、日新月异……
第二类人:
否定角度:机械重复、单调、单一……
肯定角度:坚守、平凡、平淡……
参考立意:平凡之路不平凡;平淡同样美丽;甘于平淡生活因新意而精彩……
参考标题:《单调却不平凡》《平凡之路不平凡》《平淡同样美丽》《多变活出精彩》《活出变化的精彩》《日新月异让生活过得有意义》《平平淡淡让生活过得有意义》《追寻生命的无限》《形式可如故,吾心必常新》《用执守点燃生命》《用生命的高度延展生命的长度》《让重复为人性浮华松绑》《改变,从心开始》……